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少年的书架:《呼啸山庄》

作者:顾奕俊 发布时间:2022-04-13 15:11:46

本期“少年的书架”的分享人是来自建德市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的汪欣怡同学,她分享的是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让我们来听听汪欣怡同学的阅读感想吧!


【我读故我在】


在荒原上听风呼啸


这是第三次翻开《呼啸山庄》了,越读越有味。其中蕴含的饱满感情只有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才能爆发。

读时心中微颤,仿佛是被人扼住咽喉,只得稍稍喘息;读完却觉酣畅,仿佛只身站在荒原的边缘,听风呼啸而过,那虬枝盘曲的荆棘枯木,在狂风中扭曲,编织出一出出荒诞的悲剧,但读者仍能在黑暗荒芜之中看见丝丝人性的微光。

这是我最喜欢的外国小说,没有之一。也许是钟情于那永远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爱情吧—— 毛姆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着,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让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围观”那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抑或是“时代悲剧”,乃至“社会悲剧”。因为“旁观”,所以更加“清楚”—— 于爱情,于自我。一如在平面的“悲剧”白描上,细细染上了一层阴影,使之更加立体。

这份疯狂而野性的爱情,也注定只能存在于那样的荒原上。从那场黑暗中抽离,世界或许会显得更加明亮。

艾米莉·勃朗特用冷静的笔调,借洛克乌德、艾伦·丁恩之口,剖开了那场尘封在“安宁的土地”下的两代人的“三角恋”。概括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他爱她,她也爱他,她却抛弃了他,嫁给了另一个他,最后他成功复仇”的狗血爱情故事,但削皮见骨,《呼啸山庄》其实表达了两种爱情观,折射了人性的矛盾。

有人说,书中两代人的爱情,实际上实现了由“原始爱”到“文明爱”的跨越。虽然这种说法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呼啸山庄》的确以爱情的微小切口洞悉、呈现了那一个时代。

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是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一种特殊反抗,这既是贯穿于小说始终的一条线,又是整个故事的精髓。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希斯克利夫是恶的象征,但同时“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作者在引导着读者去发现人性的更多棱、更多面。

《呼啸山庄》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书”,一位从未谈过恋爱又英年早逝的女性—— 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仅凭自己的想象力,就奏出了如此狂热的爱情名曲,用她那黑暗的魔幻般的笔触,营造出一片虚幻离奇却又无比真实动人的荒原。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本经典好书,它让我多了一个角度去体察世界,窥探面纱下的爱情。

这是《呼啸山庄》,在山庄上顽强生存的为数极少的那些树,永远要受呼啸劲风的挫折和摧残,或扭曲折断,或茁壮生长。希望你也能从这本书中发现另一个侧面的人生。


【经典摘抄】


1.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存在。

2.生活是一串串的快乐时光,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3.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看到一个天堂。

4.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树林中的叶子,当冬季改变树木的时候,随之就会改变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却像地下恒久不变的岩石……我爱的就是希斯克利夫!他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的一部分。

5.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


【一起来分享】


感谢汪欣怡同学的妙文,小编在此也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将自己喜欢的好书同书友们分享,一起来充实丰富“少年的书架”,欢迎大家来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