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蟑螂,何止是“小”强

作者:默默 发布时间:2012-01-07 16:26:29

它是曼妙的“香娘子“,它是“着赤衣,状如美女“的“髻“,它是“灶神“。摇身一变,它又成了“偷油婆“、“黄贼“、“灶马子“。这些都是我们给它的名字,其实这些自相矛盾的诨名远远不能体现它身上纠结的诸多矛盾。它诞生于恐龙之前,它又不为人知;它散播病菌,它又是一味良药;它让一些人作呕,它又让另一些人垂涎;有人视之为魔鬼,唯恐避之不及、杀之不尽,有人视之为宠物,恨不得不离不弃、同床共枕…它是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昆虫。这就是蟑螂,现在更多的人喜欢叫它“小强“。其实,“小强“不是一般的强,它也是地球上最强悍的生物之一。

确切的讲,蟑螂不是一种,而是一类昆虫,它是蜚蠊目几千种昆虫的俗称。我们熟悉的,不过是这几千种蟑螂中的几种,比如美洲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和德国小蠊。

如果要追溯起蟑螂的身世,那就要比给它们分类起名字的人类久远的多了。人们曾经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煤矿中发现过一块琥珀,里面包裹着一只蟑螂,经过测定,这块琥珀形成于3亿年前的石炭纪。事实上,蟑螂是地球上产生的最早的一批有翅膀的昆虫。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几亿年来,蟑螂的外形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不管是这块恐龙诞生前琥珀中的蟑螂,还是辽西热河化石群里趴在中华龙鸟身边的蟑螂,直到山东临朐山旺化石群里陪伴着东方祖熊的蟑螂,都与现在的蟑螂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任何古生物知识的你一眼就能认出来,那就是“小强“。

可以说,蟑螂在我们地球表面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目睹了恐龙的出现、繁盛,目睹了白垩纪的大灭绝,目睹了冰川的来了又回,目睹了第一个猿人的站立,目睹了第一次的钻木星火,目睹了核爆的火球,可以肯定的是,它还会目睹更多的事情,甚至可能目睹人类的灭亡。这是一种“成功“的生物,如同其他诸如蓝藻、老鼠一样的“成功“生物一样,蟑螂同样拥有它自己的“成功秘籍“。

同其他“成功“的生物一样,蟑螂拥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雌蟑螂一生只会*一到两次,然后将精子储存起来慢慢使用。一只雌蟑螂一生可以繁育数万个后代。它用特殊的分泌物将卵块包裹起来,这些分泌物干燥后变成棕色的硬壳,称为“卵鞘“。这些看起来像小豆子一样的卵鞘抗高温,耐干燥,一般的杀虫剂也奈何不了它。于是乎每当人们使用各种武器剿灭蟑螂,初看上去战果颇丰,不多时一拨小蟑螂又迅速滋生起来,这就是卵鞘的作用。某些蟑螂,比如美洲大蠊,还有一手绝技,那就是“孤雌生殖“。在生存条件险恶,无法完成*的时候,它们的雌虫也会产下可以孵化的卵,当然,这些没有爸爸的蟑螂,也都是雌性的。

数量庞大的蟑螂大军决不挑食,在野外,它们吃动物尸体、粪便、各种新鲜或者腐烂的植物;在人类的空间里,它们几乎吃我们产生的一切垃圾——从残羹剩饭、书籍衣物、头发、肥皂乃至电缆电线和破旧的老唱片。蟑螂是所有昆虫中唯一拥有“沙囊“的一类,这个神似鸟类“嗉囊“一样的结构可以让它们磨碎一切坚硬的食物。它们虽然不挑食,但是也有偏好,蟑螂偏好脂肪类食物,“偷油婆“绝非浪得虚名。

吃嘛嘛香的蟑螂,身体自然也是“倍儿棒“。蟑螂身体富含脂肪(这也是它喜好油脂的原因),这使得它可以一个月不进食而安然无恙。这些小虫看上去很不起眼,德国小蠊成虫只有一厘米多一点,号称大块头的美洲大蠊最大不过七、八个厘米长。其实,它们并非一直这么小,前面提到的3亿年前的蟑螂,个头就大得很,足有几十厘米长。亿万年的演化使得蟑螂明白,只有变小,才能变强大。小而扁平的身躯,让它们可以从容的栖身于任何角落,不管是岩石缝隙还是故纸堆和暖气片里。说起它们的运动能力,那真是小而强,蟑螂是六条腿的奔跑专家,据有的科学家测算,它们每秒可以跑过50倍身长的距离,而且他们平衡能力极强,可以在崎岖不平的表面奔跑如飞。如果蟑螂拥有跟刘翔一样的“身高“,它的110米栏的成绩大概是——秒!难怪很多研究仿生的科学家都把蟑螂作为最佳运动模型,漫步火星的六个轮子的火星车,就借鉴了许多蟑螂的经验。

它们不仅身体强健,感觉也异常灵敏。蟑螂的视力中等,它们有一对复眼和一对单眼,那对单眼主要用来感知光线,是它们的夜视镜。它们最为灵敏的感官,是触觉。蟑螂拥有两条各有100多节的触角,每节触角上都有若干感觉毛,身后还有一对各19节的尾须,每一节上也有11条特别敏感的感觉毛。只要有些许的气流运动,这些感觉毛就可以感知,所以,你想从背后偷袭它们,是徒劳的。它的触角还是良好的化学感受器,不仅可以“闻“到食物和水的气息,还可以闻到同类的“信息素“来彼此交流。蟑螂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在人类的标准下看上去甚至十分简陋——说它们没头脑一点不为过。它们的脑,只是整条神经上许多膨大的神经节中的一个,断了头的蟑螂,还能存活一个星期以上,无头雌蟑螂甚至还会顺利产卵,只是由于无法进食进水,最终饥渴而死。

毫无疑问,随着人类文明的繁荣,蟑螂的好日子也跟着来了。在生产力不甚发达的先秦时代,人们所能生产出来的粮食甚至不能果腹,留给蟑螂的部分也更加少得可怜了,《左氏春秋》里记载“蜚不为灾,亦不书也“。也就是说,蟑螂,那时候还是不值得一提的小虫。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丰富,特别是全球贸易的盛行,给蟑螂在人类居所的繁盛创造了前提。原本属于区域性分布的蟑螂跟随着*香料、中国瓷器和非洲黑奴一起走遍了世界。原本属于蟑螂生存禁区的广大的温带地区,温暖的人类居所也使得蟑螂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原本在野外作清洁工的蟑螂,发现人类的居所里有更多的“垃圾“需要打扫,也正是由于它们时常出入各种隐蔽阴暗的角落,身上不可避免的携带了诸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诸多致病菌。然而与老鼠不同,蟑螂从未造成过大规模的传染病疫情,因为虽然它们会沾染细菌,但是这些细菌从来不会在其身体内繁殖扩增。其实,我们平常饭前不仔细洗手,产生的效果,同蟑螂污染一样严重。

有人说蟑螂肮脏,这就大错特错了。前面我们说过,蟑螂的感觉,主要靠触角、尾须和遍布全身的细小的感觉毛,保持这些感觉毛的清洁,对蟑螂来说十分重要,如同我们要擦亮眼睛一样。事实上,它们把一天中除去觅食、*的时间,都用来清洁身体,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蟑螂,就一定不会忽略它们仔细的把长长的触角一节一节的用口清理的场面。

我们对蟑螂的不良印象,多数源自我们的“不厚道“。蟑螂从不主动打扰人类,在阴暗的角落默默做着清洁工作。在中医眼中,它是药材,“咸,寒,有小毒。入肝经。破血逐淤,续筋接骨“;在热带鱼饲养者眼中,它是鱼食,可以让热带鱼体色鲜艳;在蟑螂爱好者眼中,它是宠物,它们低调、安静,从不会咬你;在工程专家眼中,它们是最好的运动模型,它们的触角给了无线电专家许多启示;然而在大多数人眼中,只因为它们时常出现在清理垃圾的第一线,就把它们同垃圾划上了等号,这能算得上“厚道“么?

还好,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为蟑螂奔走呼号了,比如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的林金盾教授,研究蟑螂16年,宣称“它不脏,它是我兄弟!“。再比如云南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所长李树楠先生,45年如一日研究蟑螂的药用价值,让它为人类健康服务。

只要肯用心了解,破除成见,“遇见蟑螂“,我们当然“不怕不怕啦“,它们只不过是一种古老而低调的小虫而已。

BOX1 蟑螂的种类

蟑螂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各种昆虫的俗称。蜚蠊目下辖蜚蠊科(Blattidae)、光蠊科(Epilampridae)、地鳖科(Polyphagidae)和折翅蠊科(Blaberidae)等23科。按照不同的分类系统,有700-7000种的纪录。我国有记录16科240多种。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野外,与人类比邻而居的主要是黑褐大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德国小蠊、日本大蠊、蔗蠊等少数几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蟑螂名字前面的地理名称并不是它们的原产地,现存多数伴人而居的蟑螂都起源于非洲北部,它们是随着腓尼基人的航船传播到欧洲进而遍布世界的。

BOX2 蟑螂的繁殖能力

我国南方常见的美洲大蠊,一只雌虫在它一年左右的繁殖期中可以产下70多枚卵鞘,平均每个卵鞘内含有16粒卵,可以孵化出大约13只若虫。考虑到这些卵自产下到孵化到成熟,只需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可以产生下一代,这样的繁殖速度是相当可观的。北方常见的德国小蠊,它的雌虫一生产卵鞘4-10个,平均每个卵鞘可以孵化出40只若虫,2个月,德国 小蠊就可以完成从虫卵到可以繁殖的成虫的生活史。雌蟑螂会妥善照看它们的卵鞘,美洲大蠊会把卵鞘掩藏好,而德国小蠊则会将卵鞘带在腹部直至孵化。

 

(作者:瘦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