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如果回到古代,你能和古人交流吗?

作者:摘星 发布时间:2022-04-16 12:26:21

今天,“穿越”已经不再是个新鲜题材。然而在我们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电视剧和小说的同时,你有没有思考过——如果真的“穿越”回古代,我能和古人交流吗?


#01

要是能重来,我“听不懂”李白


当今天的我们背诵起古老的诗篇:“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咦,等等,怎么好像不太押韵

恭喜你,你已经发现了,时间在汉字发音上留下的痕迹,我们说的话,和古人不一样。

截屏2022-04-16 下午12_12_10.png


早在明代,我国的学者就发现了这一点。

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陈第(明)

“时间和地域都有差别,那么汉字和发音的变化也就是必然的了”。不论是考虑时间的纵深,还是空间的广袤,人们的语言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即使是两代人之间的语言,也会存在细微的差别。而年代越久远,这样的差别就越大,所以当我们“穿越”回古代,恐怕没办法成为光芒万丈的主角。更遑论与李白杜甫吟诗作对,而是要被根本听不懂的中古汉语,折腾得一头雾水啦!


#02

汉字,古老汉语的钥匙


那么,有没有办法在“穿越”前做好准备?提前知道古代的中国人,使用的是什么语言呢?

这就得靠语言学家化身为福尔摩斯,在古代文献以及现代语言中寻找蛛丝马迹,对古代语言进行重构了。


截屏2022-04-16 下午12_14_25.png


这个过程有一个听上去很厉害的术语——「构拟」。

不过幸好,从先秦时期起,古人已经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文献资料,比如《切韵》和《广韵》这两本韵书。《经典释文》这样用于解释古书音义的教材,据此,我们能够直接推导出,中古汉语(即隋唐时期的汉语)的面貌,这下和李白的交流,总算是有了底气。

什么,你觉得中古汉语还不够?那么以中古汉语为跳板,我们也能一窥先秦时期上古汉语的风采。而汉字,就是一个突破口。

在上古时期,汉字中的形声字要远远多于今天的数量,比如“弋”和“代”。这两个字仅有一个偏旁之差,上古时期就应该有语音上的联系。这么看来,汉字可以说是古代汉语的一把钥匙,文字留下的典籍让我们得以考证,而字形间的关系又让我们能够推导。


#03

遥远的欧洲有一群人

也在琢磨这点事


当然,研究语言变迁的可绝不仅仅有中国人,全世界的语言学家早都意识到了语言的变化。以欧洲为例,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但丁就是其中之一。

截屏2022-04-16 下午12_15_49.png

“我敢说,如果古时候的帕维亚居民现在起死回生的话,他们说的话会跟现在帕维亚居民所说的不一样。”

——但丁(意大利)


但丁通过观察,认为有些语言同出一源,只是因为时间的推移和族群的迁徙变成了不同的语言。再比如从公元9世纪开始,欧洲的学者们纷纷发现欧洲到西南亚这一带的众多语言可能都是“一家人”,诸如梵语、希腊语、 拉丁语、斯拉夫语、凯尔特语、日耳曼语……它们在语音上都有着整齐的对应关系,可以从一种语言,通过对应的规则推导出另一种语言。最符合科学原则的假说认为,它们都是同一个“祖先”的不同后代,这个“祖先”叫“原始印欧语”,语言学家正是通过这些对应规则顺藤摸瓜倒推出“祖先”的面貌。


而且这种语言的变化,始终存在,从未停止。科学家研究了英国女王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致辞,发现女王的元音发音在这三十年间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两种英语方言。可以想象,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她的口音必然又发生了不少变化。


#04

还原语言

就是还原生活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语言的故事,也许现在你要问了:既然我们并不能“穿越”回古代,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如此煞费苦心,还原出那个时代人的语言呢?

科学本身就是一个解释现象的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构拟的原始语言,知道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构拟出的农作物和家畜的名称,可以让我们了解数千年前先民的农牧业;

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重构当时的生态情况;

原始语言中出现的食物加工手段、烹调方法、纺织技术,可以让我们想象先民的日常生活;

我们甚至可以构拟出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


通过历史语言学这把钥匙,一整个灿烂的史前世界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通过“原始印欧语”,发现印欧人的厨艺多种多样,他们已经懂得了酿造啤酒,也掌握了纺织技术。

始印欧人的精神生活也很充实,如果你对希腊神话、北欧神话或者印度教的传说感兴趣。

你不会后悔学习原始印欧语,因为很多神的名字都可以构拟到原始印欧语里,语言的证据是不会骗人的。

人类也许能通过各种手段消灭一种语言,但没有人能改变语言的自然发展。人类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难免在语言上留下蛛丝马迹,而我们可以从中推演出,一幅幅美丽壮阔的历史图景。


截屏2022-04-16 下午12_17_15.pn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