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程,我的发现,我的梦
美国,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外国”。可不,好莱坞大片、美剧、Lady GaGa,还有各种各样的“听说”……要是问这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估计谁都能说出点什么——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亲自去“视察”过。
今年(注:2011年)夏天,中学生天地杂志社吹响了“2011·发现美国”夏令营的集结号,来自各地的23位同学和本刊的两位编辑一起,飞往美国。21天,从洛杉矶、旧金山到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在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里欢笑奔跑、惊声尖叫,在当地的学校上课交流,在博物馆和著名大学里浸润流连,在景点拍照,在街头发呆……他们发现了什么样的美国?他们在美国发现了什么?
别为你没能参加而遗憾了,现在就跟随他们的目光,一起去发现那个你熟悉、却又不太熟悉的美国吧。
发现迪士尼:欢乐吗?YES!
关键词:梦幻 快乐 用心 感动
讲述人:张若诗(杭州外国语学校)
上海——洛杉矶,13个小时的漫长飞行。抵达美国的第一夜,大家都兴奋得难以入睡,是因为时差一下子倒不过来,也是因为……迪士尼!
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建于1955年,是世界上第一座迪士尼乐园,由“米老鼠的爸爸”华特·迪士尼先生亲自创建,因此在很多人心目中,这里才是最“正宗”的迪士尼乐园。我们“发现美国”之旅的头三天,就将在这座梦幻王国里度过,真的很期待!
不过,我研究了一下行程表,却发现这三天中有两天我们要在迪士尼里面参加一个叫做“Y.E.S.”的培训项目。什么是“Y.E.S.”?一百度,原来是Youth Education Series的简称。青少年教育……神马?难道说,好不容易来趟迪士尼,还要上课不成?
事实证明,这三天的学习原来挺好玩的,而在尽情玩乐的过程中,大家其实也都在用心地“学习”……
迪士尼给我的感觉……不是像童话,那分明就是在童话里面呀!特别忘不了晚上的烟火,灯光把睡美人城堡照射得通体透亮,在一首首动听的音乐中,一朵朵烟花腾起,在夜空中五彩缤纷地绽放,每一朵都像有生命一样。突然听到周围的人一阵尖叫,原来是灵巧的小仙子、可爱的小飞象这些童话角色飞到了半空中,随着音乐和烟火翱翔、舞蹈……每一个音符、每一道火光都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一场梦幻般的烟花秀,就像是给所有逛了一天、感觉疲惫的游客一个莫大的安慰。那天离开迪士尼的时候,我心里满满装着的都是感动。——陈姝锫(台州椒江第二中学)
我没想到迪士尼也有跳楼机。但和一般游乐园中的跳楼机只是单纯的迅速下降不同,它更像一部发疯的电梯,飞快地在不同的楼层来回,还能看到每个楼层里发生的诡异情形。比如在某一层,“电梯门”打开,我们看到一面镜子,镜子里映出我们每一个人,大家情不自禁冲它招招手,镜子里面的“我们”却慢慢化成青烟消散了!正当大家毛骨悚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电梯”猛然下坠……游乐园哪里都有,迪士尼里面的游乐设施不是最先进,也不是最刺激,但它的每一个项目都用心地营造出或浪漫或欢乐或诡异的氛围,精心地设计每一个体验的环节。这就是迪士尼与众不同的原因吧。——陈琲珥(玉环县城关第一中学)
在迪士尼,那种挂在游人脸上的笑容,是你想忘都忘不掉的。哪怕再“幼齿”的项目,都可以看到各种年龄的人在开开心心地玩。你可以想象到吗,有一对大约60岁的老奶奶老爷爷,坐在我后面,跟我们一起玩“激流勇进”。一路上,我被从我身后传来的他们爽朗的笑声深深地感染,当我们要从最高点冲下去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害怕,反而高举着双手欢呼。——郑 奕(安吉县高级中学)
迪士尼的烟花表演结束后,我身边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儿子大声唱起了“Happy birthday to you”,然后,周围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唱起来,声音震天。我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不知不觉地也加入了合唱的队伍……真的很温馨,很感动。——刘乙鑫(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夜色中的睡美人城堡
Y.E.S.的第一堂课叫“追求卓越”。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尔弗雷德老师带我们坐在迪士尼乐园一间小木屋的屋檐下,给每人发了一张纸,让大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梦想。有人要做服装设计师,有人要搞科学创造,有人要成为有钱人……而我很认真地写下:“我要变得强大,保护我的家人。”因为我的奋斗目标就是让妈妈将来生活得更好。老师微笑着看完每个人的梦想,然后,他让我们在自己的梦想之上写下一个单词impossible。一听这话,我有一种“惊呆了”的感觉,心里很不服气:为什么不可能!尽管很不情愿,我还是和大家一样,顺从地在纸上写下了这个词,但心里好不爽!这时,阿尔弗雷德老师严肃地问我们:“你们觉得你们的梦想不可能实现吗?”大家愣了。我抢着说:“不,我相信我的梦想完全可以实现!”老师笑了:“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听我的话呢?如果你坚信梦想,就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大家如梦方醒,纷纷拿起笔,把自己纸上的那个impossible划掉……我是真的被震撼到了,我想也将从此牢记:相信自己,相信梦想!——任自依(安吉县高级中学)
讲到“运动属性”知识点时,为了让我们体验“动能势能转换”,老师带我们去坐刺激的过山车。跟着老师,我们可以走“绿色通道”,不用排队,真是太爽了!从过山车上一路尖叫着翻滚过来后,我以为这个项目就结束了,没想到老师拿出一些轨道和玻璃球,让我们自己搭建一个小小的“过山车”。一开始,我们兴趣都不是很大,因为觉得太“小儿科”了。可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并不容易,小球不是动能不足翻滚不过去,就是动能太大一下子冲出轨道……我们每个人都认真起来,一起想办法,老师也过来指导,帮助我们调整各种细节,我们的“过山车”终于成功了。这样的学习方式,真的蛮有意思!——金 昊(杭州丁兰实验中学)
Y.E.S.课程里的“动画学院”很有趣,两位老师用生动活泼的方式,给我们讲动画制作的知识。他们还扮成米奇和米妮,给动画片配音,超可爱!最好玩的是,他们教我们画维尼小熊,本来我是不会画画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跟着老师一笔一画,我居然也画出了一只很好看的维尼,不可思议,太神奇了!也许,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做到那些“不可能”的事……——丁闻捷(玉环县实验学校)
过山车搭建成功!
【随团小编笔记】
在迪士尼乐园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星球大战”游戏。参加游戏的小孩子披上披风,加入“绝地武士团”,手拿“光剑”,在“师父”们的指导下操练武艺,这时飞船突然降落,全副武装的敌人出现了,孩子们排着队,轮流上台跟高大强壮的敌人一对一PK。他们按照“师父”的口令,憋红着脸,努力地“战斗”……当然,最后胜利的一定是孩子,“师父”会举起孩子的手,全场一片欢呼。这些可爱的小战士,有的年纪很小,只有两三岁,有的胆子很小,上场前还被敌人的样子吓哭,可神奇的是,不管他们上台前多么“孬”,下台时一个个都昂首阔步,自信满满。
谁都知道这只是个游戏,但无论参与的人还是围观的人,没有人会觉得这是“假的”。这就是迪士尼的魔法,也是同学们在这个用真、善、美精心营造起来的童话王国里的最大发现——梦想不是虚幻的东西,它让人变得认真起来。
[NextPage]
发现美式教育:上课,在教室内外
关键词:学习 交流 友谊 成长
讲述人:项 杰(杭州市第十三中学)
旧金山是座迷人的城市,那里有美丽的九曲花街,有热闹的渔人码头,有雄伟的金门大桥……可我最怀念的,是在这里上的5天课。
我不是第一次出国上课。曾经游学新加坡,每天上课时,听着那快速流利的英文我就犯困,于是干脆“开小差”:要么看我最喜爱的武侠小说,要么边听流行歌曲边做暑假作业,甚至大胆地掏出PSP驰骋“沙场”。在旧金山,我开始也抱着这样的想法,准备也这样度过这5天。
一直以为美国课堂会更自由,可这些外教却把我们盯得死死的,一个一个地管过来,该发言的时候谁都别想逃,每天写的英语作文都认真批改,每个人每天还都要站到讲台上,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第一次上台时,我紧张得挤牙膏般的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往外蹦,但老师却很耐心地倾听着,并不时提出问题。慢慢地,我把它当成了家常便饭,一点都不畏惧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每天总有40多分钟是在课堂之外学习的。比如今天讲水果蔬菜,两位老师就带我们去菜市场,然后要我们完成一份简短的报告:哪些水果蔬菜你见过,哪些没见过,它们的产地在哪里,等等。我们必须和那些美国大婶聊天,然后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不过也有同伴把正事给忘了,买蜂蜜,买花,还买烤鸡解馋……
最令人怀念的还是与美国同龄人的相处。我“分”到的那个美国朋友是个帅气的黑人小伙,中文名字叫陈正宏。说来惭愧,他的中文比我的英文好多了。我们一会儿说英文、一会儿用中文交谈,发现我俩性格、爱好都差不多,堪称意气相投。我和他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我想我们一直会是好朋友的!
记得在迪士尼乐园自由活动的那一天,老师把钱发到我们手里,让我们自己去解决中饭问题。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进餐馆,却发现那些菜单像天书,根本看不懂,而且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人讲,干脆就饿肚子了……在旧金山,有一天上课的内容就是老师带着我们去吃饭——不是中餐馆,也不是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而是当地人吃饭的餐厅。我们先一起研究菜单,然后每个人自己去点菜。像这样在实践中学英语,效果真的很好,至少从此我不会再为在美国“下馆子”发愁了。哈哈。——陈姝锫
坐在大巴上,我常常被路边不时出现的墙壁上的涂鸦所吸引。真没想到,第二次上课,老师就带我们去“逛街”,去看那些很漂亮、很有创意的涂鸦。我们一帮人兴奋地拿起相机、手机一阵猛拍。回到教室以后,老师用幻灯机给我们放图片,给我们讲这些涂鸦的历史,以及与此相关的嬉皮士文化。没想到这些涂鸦还有那么深厚的内涵。嘿,还有一个没想到,那就是幻灯片里出现了我们兴奋的身影。原来,老师也拿着相机一路“偷拍”我们啊!——袁 婕(萧山第十一高级中学)
漫步街头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随团小编笔记】
说实话,回首21天的行程,营员们企图请假“溜号”最多发的时段就是在旧金山上课期间,可回来后写起旅行回忆录,他们提到最多、觉得最有意义的却也是这一周的上课时光。小编一汇总,发现大家有一点共识:原来美国的教育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宽松和放任”。
没错,两位美国老师都非常亲善,始终面带笑容,和声细语,但她们却有惊人的韧劲儿,“不放过”每一位同学,该发言该写作业,一个也不能少;没错,美国的课堂氛围确实民主又自由,可老师还是要求在有人发言时其他人保持绝对安静,因为这是对人起码的尊重;没错,美国的上课方式不死板,一半课时坐在教室里,一半课时可以去街头巷尾、菜市场逛游,可是逛街的时候你得拍照、记录,之后要把你的见闻和感想写下来,讲给大家听……每堂课,每个人都必然受到听说读写加思考的全面锻炼。这么看来,在美国当学生的“鸭梨”一点也不小。
重要的是,营业们发现了“快乐”和“学习”这两件事的交集。明白了这个,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对自己的梦想负起责任了呢?
[NextPage]
发现名校:梦开始的地方
关键词:创造 激情 勤奋 梦想
讲述人:李舰桥(杭州长河中学)
一踏上旧金山的土地,仿佛就从空气中嗅到了书香,那是校园的气息!我一直盼望的美国名校之旅,就从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了。
正如志愿者讲解员所说,这里不仅是一个校园,更是一座公园!阳光,绿地,老树,微风,木桥,流水,林荫道上三五成群的莘莘学子。阳光照射在高大的钟楼上,如镀金一般;站在钟楼下,向前方极目远眺,隐约看见大雾中的金门大桥。石块砌成的欧式的图书馆爬满常青藤,尽管显得有些老旧,却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气息。走进生物系大楼,迎面是一具庞大的恐龙骨架!
你难以想象,当我得知将去斯坦福大学参观时的激动,那是我朝思暮想的地方。资料上说,斯坦福的占地面积在美国大学中排第二。可我到现在也搞不明白它的大门到底开在哪里,似乎只有一块刻着Stanford University的石碑——美国人向来这么低调吗?这个巨大的校园被大马路分割成了好几块,却不妨碍它仍是一个整体。葱郁的树木中散布着沙黄色的建筑,漫步在长廊中,阳光透过拱形柱在地面投下半圆形的阴影。我站在绿荫里遥望偌大的哲学巨匠雕像,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但是当我看到斯坦福的校训“change lives, change organizations, change the world”的时候,这种想法很快灰飞烟灭。斯坦福大学倡导“创造与改变并存”,斯坦福的学生从不回眸过去,而是拼命掌握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取得伟大成就。你要发掘你最大的潜能,而不是对那些铜像顶礼膜拜。这就是斯坦福的精神。
告别旧金山,波士顿在召唤我们。
麻省理工学院(MIT)着实让人着迷,我们有幸赶上她150周年校庆,还参观了他们的博物馆。那儿陈列了很多学生的有趣发明。废铜烂铁经过学生们的巧手就变成了机器人,那些用钢铁制作的玩意儿简直就是一件件艺术品!科技是严谨的,然而科技又是充满想象力的,这就是“创造”,是MIT最精准的代名词。
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行程匆匆,我无法对每一所足迹所至的大学都来个深入的了解,但那些美丽的校园和浓浓的学习氛围,已经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名校亮闪闪的名字背后所蕴藏的东西:创造、激情、勤奋……它们将会一直激励着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最爱普林斯顿大学。那些哥特式的建筑,在我看它第一眼时它就牵住了我的心。著名电影《A beautiful mind》所讲述的提出博弈论的纳什教授,就是在这里展示着他那美丽的心灵。这所大学又像个仙境,不仅有着美丽的精神,而且被无数童话里所描绘的城堡包围着,仿佛在这里探求学术的人们都是公主和王子。——黄 未(温州中学)
真的好喜欢美国的大学,那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而且学习氛围特别浓厚。校园里,到处可以看到读书的人,图书馆里也坐满人,让人特别想学习。听志愿者讲解员介绍,在美国上大学一点都不轻松,上课、考试都比较严格,不用功的话根本别想毕业。我觉得这样蛮好的,如果像国内一些大学那样成天混日子都能混出一张文凭来,岂不是把最应当也最适合读书的年华浪费了吗?以前一直只想着在国内考个尽可能好点的大学,现在我则希望能去美国留学,真正学点本事回来。——陈姝锫
说说我觉得很有趣的美国大学里的“小迷信”吧。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那位为我们讲解的姐姐指给我们看路面上的一块铜制“窨井盖”。她告诉我们,100多年来,几乎没人去踩这个井盖,因为传说谁踩了它谁就要挂科!我观察了一下,果然谁都绕着走。我们在井盖前嘻嘻哈哈地互相推搡,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不敢去碰它。而哈佛大学里有一尊哈佛先生的铜像,他的脚已经被无数人摸得锃亮,据说摸了以后就可以考上很好的大学!排队的人那个多呀,我也挤进去,跟哈佛先生合了影,却偏偏忘了去摸他的脚……尽管知道这只是心理作用,可每次回想起来还是遗憾得要死!——袁 婕
西点军校是任何一个男生都曾梦想过的学校吧。进入校园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标准的美国大兵。跟我们参观过的其他大学截然不同,整个西点校园如同一个巨大的军营,有训练场,有野外实战场地。在西点军校的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各种武器,还有原子弹“胖子”。我距离它只有一米的距离,真的很兴奋,但也有一点点害怕,虽然明知道它不可能爆炸。——刘乙鑫
谁踩谁挂科~~~
【随团小编笔记】
当旅程结束的时候,夏令营里几乎每一位同学都激动地说:“我以后要来美国上大学!”甚至很多人已经有了具体的目标:打算学什么专业,以后要干一番什么事业……有好几位一回国就马不停蹄地去学英语了!
为什么?大家似乎有个共同的感受:虽然一路参访过来的大学各有特点,但都浸润在浓浓的学习、探究和创造的氛围中,那里是“读书的好地方”,是“通向梦想的摇篮”。
谁说俺们不爱学习的,唵?
我想,这些同学未必都会去美国留学,但是他们已经被触动,仿佛身上的某个机关被开启。相信他们无论将来在哪里上大学,都已经明白了——美丽的人生梦想,需要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然后用踏踏实实的努力去接近,去实现。
[NextPage]
我们还发现……
【美国,原来真的是这样】
旧金山的“当当车”
以前听人说,有些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人,回到中国后就不敢开车了——因为他们规矩惯了,已经不能适应国内比较混乱的交通秩序。美国人开车到底有多守规矩?这次我算是亲眼见到了。有一天,我和几个伙伴去旅馆附近的超市,过马路时,发现红绿灯不是自动变换,而是由行人通过按一个按钮来控制的。我们走到路口,我正伸手准备去按按钮时,马路上突然杀出个“程咬金”——一辆大卡车冲了过来。我已经来不及收手,按钮被按下,面前人行道的红灯变成了绿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终身难忘——卡车司机紧急刹住了他那辆已经行驶过一半斑马线的汽车,并且倒车,倒回到斑马线后。我们小跑着过了马路,那辆车还在斑马线前静静地等待信号灯改变颜色。这让我和我的伙伴们感慨不已。——孙文俊(苍南县龙港三中)
我们去的这几个城市,除了纽约有一点脏乱,其他地方都非常干净整洁,很难在地上找到一点垃圾。路边总是并排放着好几个垃圾桶,因为垃圾要分类放,不能随便投。我们怕给中国人丢脸,所以每次扔垃圾前都要跑到垃圾桶前去看看上面写的字,研究一番,再决定扔到哪一只桶里去。——陈姝锫
都说美国人讲自由和平等,连父母和小孩之间也不例外。以前只是这样听说,没有感受过。在迪士尼乐园里排队的时候,我终于有了很多机会亲耳听到美国父母和小孩之间的对话。那种态度和语气,真的不同于我们印象中长辈对子女说话的样儿,更像是好朋友在聊天、开玩笑。在我们的东方文化里,父母可能习惯了“你得听我的”、“管你是为了你好”这样的思维方式;而在美国人看来,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赞美,互相表达对彼此的爱,是很自然的事。——凌郡妍(温州中学)
美国人很容易买到枪,这多不安全。虽然,大部分美国人都是好人,有枪也不会干坏事,但总还是有坏人的呀。果然,担心之事发生了。我们到达旧金山的前一天,在预订的旅馆所在区域就发生了一起枪击案,而且嫌犯在逃!领队和带队编辑决定更换旅馆,但是要第二天才能搬去新的旅馆,第一天还必须住在那里。我们被再三叮嘱绝对不能跨出旅馆半步,那天晚上的气氛实在有点恐怖。——金 昊
【美国,和我想的有点不一样】
纽约街头艺术家
想象中的美国,是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楼大厦林立、像摇滚乐一样快节奏的现代化强国。可没想到,留给我的印象是浪漫悠闲。难忘的是旧金山的九曲花街。它是世界上最弯曲的城市街道,车道两边种满了玫瑰,街两边都是爬满花藤的小洋房。我沿着两旁的小径向上走,花儿的芬芳一路簇拥着我,我像是沐浴在花的海洋中。许许多多的小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缓缓下行,车里的人探出脑袋朝我们招手。我拍了许许多多的照片,因为这儿就像童话里的花园那样安详、静谧,我在阳光下感受着花香带来的清新与美好。后来在硅谷看到谷歌、微软、eBay、FACEBOOK等著名公司的总部,居然都低调到不起眼……我忽然有点明白了,也许只有热爱生活、愿意放慢脚步、留出时间思考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创造力。——孙 颖(宁波北仑中学)
大概出于“霸权主义”这个词的影响吧,我猜想美国人大概都有点“酷”,有点“傲”。但真正接触下来,我感受到的几乎全是“善良”“热情”“友好”……人潮涌动的街上,他们都尽力避免不礼貌的碰撞,万一不小心踩到了你,你自己还没察觉,他就会拉住你,诚恳地跟你说好几次Sorry。对于他们而言,Sorry、Thank you和Excuse me早已成为生活方式。人们会微笑着和陌生人说Hi。你向他们问路,他们也许不知道,但会拿出一本厚厚的本子,查询很久,详细地告诉你该怎么走。飞机上的邻座,游乐园的工作人员,酒店的前台接待,餐馆的waiter,哪怕你只有高一的英语程度,他们都乐于耐心地跟你聊天,为你解答各种问题。他们这样做好像感觉很快乐……——凌郡妍
走出洛杉矶国际机场的时候,我不由得感叹,美国这么强大的国家,怎么会有这么破的机场!空间很狭小,设施又陈旧,我们中国随便哪个国际机场拿出来都比它气派得多。后来去了旧金山、纽约,那里的机场比起洛杉矶机场来也只能说好一点点罢了,跟国内的还是没法比。在旧金山,有一次经过海湾大桥,我们看到旁边有一座正在修建的新桥。导游说,这座桥已经修了好多年了,还没修好,而且看上去离竣工之日还遥遥无期。这种建设速度,要搁在中国,可能早就被骂死了。——薛 彤(杭州外国语学校)
纽约,一眼看上去真的很漂亮,高楼大厦林立。但是走在街上,感觉就不太好了:地面上不时能看到在美国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垃圾和污水,交通混乱,黄色出租车乱停、乱变道,也有不少行人闯红灯……这些问题当然中国同样存在,纽约之所以这样大概跟人多也有关系。我的意思是,美国人的整体素质确实比较高,但也不能神化他们,他们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丁闻捷
我知道,哪怕再富裕的国家,街头也会有以乞讨为生的人。但令我意外的是,在美国很少看到那种可怜兮兮的,靠屈膝磕头、出卖自尊来博取怜悯的乞丐。在洛杉矶星光大道,在旧金山渔人码头、黑特街,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门前,总有“街头艺术家”在弹琴唱歌,或者打扮成各种电影明星供人合影……他们其实也是在“要钱”,用的却是一种快乐、自信和自尊的方式。我被他们感动了,他们让我觉得,一个人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可以活得有价值、有尊严。——凌郡妍
【我身上好像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陈姝锫同学在美国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这一趟美国之旅,我觉得我变得比以前勇敢了。我一直是一个挺安静的、有一点胆小的女孩,不太敢跟陌生人交流,连比较刺激的游乐项目都不太敢玩。今年夏天在美国,每天我都被一种莫名的激情所感染,我用英语跟老外聊天都聊过了,过山车、跳楼机都坐过了,以后还有什么好怕的呢!——陈姝锫
我一直生活在小县城里,以前想到出国,无非就是出去转转、看看,从没想过要出国去上学。去过美国以后,我觉得我的眼界和思维一下子开阔了很多。对呀,世界这么大,我的舞台也应该很大。有机会的话,我想要去更多地方看看。——任自依
我是这个夏令营里年纪最小的男生,在异国他乡,每天和比我大的朋友们游玩、学习、参观,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一种成熟的魅力。这种成熟就是会为他人考虑,会理解别人的感受。我觉得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从美国回来以后,我不再像从前那样遇事只考虑自己,也不会动不动发小孩子脾气,我发现自己也“成熟”了,会多为别人着想了。——金 昊
【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梦】
唐人街的五星红旗
出了趟国,我发现自己原来是很爱国的。在美国,我自觉不自觉地把在国内的一些坏习惯改掉了,因为想着自己是中国人,一言一行都得给中国长脸。看到“法轮功”分子在诋毁祖国时,我非常厌恶。我们在美国的时候,温州发生了动车追尾事件,看到美国的媒体都在报道这件事,不知为什么我觉得特别难过——我真的希望我的国家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美好。——丁闻捷
去美国之前,我心里有一个“美国梦”。而当我和一些美国人攀谈,发现他们甚至连中国的首都是北京都不知道时,我失望极了;当我看到一些同胞的不文明行为时,会气得脸颊发烫;当游览金门大桥的游轮上的一群韩国老人听说我们来自China后,纷纷举起大拇指用中文说“中国”、“中国”时,我感到无比开心和骄傲……当我回到中国,我本以为会有“恐怖”的心理落差,可是没有。现在的中国虽然没有美国发达,但是充满活力和生机;虽然天空灰蒙蒙空气不清新,但人们的环保意识一直在提高;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没有美国人高,可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去改变的吗?走出浦东机场,我给妈妈打电话说,我要去美国留学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但是,那不再是“美国梦”,而是我崭新的“中国梦”——我要到美国去,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然后回来建设一个更美、更强大的中国。——凌郡妍
[NextPage]
我来了!我看了!我梦想!
“2011·发现美国”夏令营的23位营员,从他们踏上旅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将度过生命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夏天……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美国旅行,但每个人都在旅行。郊游是旅行,和爸爸妈妈去外地探亲是旅行,跟着《中学生天地》上的文字去看世界同样是一种旅行。青春是一场旅行,人生是一场旅行。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和思考,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世界很大,你发现了什么?
(原文刊登于《中学生天地》A版/B版2011年11月号)
本文2012-3-27 18:22:31由圈管理员翁建平最新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