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8 22
作者:游到海水变蓝
发布时间:2022-06-22 11:25:42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有记录一些乱七八糟想法的习惯。
小学时候写些不成行的诗,初中时候写日记,高中时候这样那样的记录本有很多,在各个社交平台也发了不少碎碎念。
这些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不断地回望过去的自己。
虽然会觉得当时的自己真是少年强说愁,矫揉造作,尴尬羞耻到掩面。但还是很庆幸,保留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记忆。
前段时间翻出社交平台上的记录,毕竟惊讶的是,15岁、18岁的痕迹尤其多,刚好是中考高考升学的时间节点,内容又大多是对“此在”的自我剖析,或者包含一些对未来的憧憬。
十五岁的我在知乎回答“人生规划”,我说“我现在只想冲进年级前四百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离家近一点”;十八岁的我更新回答“现在在浙大啦”。
十五岁的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个孩子,有担当有责任;十八岁的我却写下“十八岁的时候完全没有成人的自觉......很小的时候会有故作深沉的想法......那时候总是对很多事物不了解不确定所以盲目跟着别人转”。
诸如此类的言论很多,导致在翻看这些的夜里我总是辗转,试图揣测当年的我在想些什么。但其实想不大出来,因为我已经往前又走了好远。
现在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弯道,我在毕业论文致谢里谢了好长一串对自己的话:
“最后也想感谢我自己,尽管没有实现十八岁时候的诸多自我期待,但走的每一步路都作数,悦纳自我、直面焦虑、战胜困难,善良、丰富、理性、高贵,你已经把自己打磨成一颗日益闪耀的钻石,倘若遇到荆丛,跨过去,成为自己,不假外求。”
回过头看其实我已经实现了十八岁时候最大的期待,毕竟十八岁的我也说“十八岁呀,从来没有想过会是什么模样。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没有抱歉要说”。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偶尔去翻看自己曾经留下的只言片语,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欢迎和我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