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作者别再演我精神状态啦!
作者:游到海水变蓝
发布时间:2023-01-11 16:10:32
我大概从小学时候老师要求准备好词好句本开始就养成了一些摘抄的习惯
之前看到有人说读书后你留下了些什么
我的记忆力不算太好也做不到把故事有趣地复述出来
但每次翻起摘抄本都会真切感受到我真的读过这本书的感觉
只不过摘抄的东西越来越怪了——
不仅仅局限在奇妙的形容或者具有人生指导价值的箴言
我开始记录一下“大家”的“平凡人”语录
比如——
《柏拉图对话集》里苏格拉底说过:“也许你已经发现我这个人难过美人关”
曹禺《日出》里陈白露说过:“奇怪,为什么你们男人们自信心都这么强?”
废名在散文里记下:“这样的‘学业’,‘荒废’了算什么鸟事?”
每每读到这些都让我觉得原来大家精神状态都没有什么差别嘛!
最近开始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
关于海明威,里面有这样一段“高产的日子定是因为海明威加班工作,免得因为第二天要去海湾小溪钓鱼而内疚。”
和第二天要出游前一天拼命多学点的我又有什么区别?
亨利·米勒更是我的嘴替
“我觉得这些问题毫无意义”“有什么可关心的”
怎么不能说这也是我的人生态度呢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触越来越深的是
不仅仅在读故事读作者也是在读自己
而读到一些心灵相通的句子,不管有没有深度,本身就是很大的收获
也是阅读的一大幸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在阅读中和作者“共脑”的时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