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深处的小偷2
二
我想起来了。
咔嚓,店里响起了硬质物体摩擦的响声。
散步途中进入的这家杂货店里异常的安静,隔着店门能听到大路上嘈杂的声音。
曲间无声的部分结束,第二首曲子随着渐入效果开始在店内流淌。
我向着传来声音的方向瞥了一眼,看到一个小孩正踮着脚把手伸向墙边的货架。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孩子。我想了想,脑海里出现了胡同里散落一地的玻璃碎片,以及那个少年尴尬的表情。
被货架挡住了的少年的手好像碰到了什么,又发出了响声。
咔嚓,咔嚓。
他或许是想要拿什么东西。从货架顶部数起第三层,还差一点就能够到放在上面的的某个东西了。
我看了一眼柜台,店主似乎正好退到店铺的里屋去了,柜台处空无一人。
少年把手撑在平台上,伸出另一只手想要去拿货架上的东西,似乎就差一点点了。又发出了响声。这未免也太危险了。
我走了过去,从旁边伸出手将那个东西拿了下来。
是一个兔子形状的装饰品。精美的玻璃工艺品。制作十分精巧,从头部到尾巴混合了各种拼接的色彩,栩栩如生。
“你是要这个吗?”
少年吃惊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低下头来从我手中接过。
看来他并没有注意到我们之前曾见过一面。
一直以来,我比较得意的也就只有记忆力了。
听到他小声说了句谢谢,我回到了之前站的地方。
我一边望着挂在墙上的以淡红色为基调的挂毯,一边倾听着店里的音乐。
装在天花板的角落里的喇叭,正播放着古典的钢琴演奏。
本来只是一时兴起进入的店铺,没想到品味还挺不错的。不管是店里出售的杂货,还是播放的音乐,都还不错。
当时店里播放的是《吉诺佩蒂第一号》。
这是1888年,埃里克·萨蒂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悠闲而缺乏活力的旋律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这首曲子的音阶带着冷淡的氛围,但有时听起来却又会觉得柔和。最近,像杂货铺、咖啡厅这种安静的地方经常会播放这首曲子。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首曲子带有的是负面情感。
萨蒂在一号的乐谱中写下的注释是“缓慢而痛苦”。
又传来了“咔嚓”的响声,我望向旁边。
少年拿出挎包,拉开了一个小口。右手拿着我刚才给他的兔子装饰品,像是寻找时机一般望着柜台。
显然,他的举动十分可疑。
少年突然把头转向了我这边,我只好假装看着墙上的挂毯。
他把头转了过去。我用余光偷偷地注视着少年。
他缓缓抬起手臂,拉开挎包,像是要往里装什么。
时钟指针转动的声音听起来格外地大。
还差一点,就差一点了。
还差一点就能把兔子装进包里了。
店铺的里屋里传来了声响。
咚咚咚,听起来像是有人要出来了。
几秒钟后,店主出现在了柜台前。
货架前低着头的少年,瞥了站在挂毯前的我一眼,然后在角落处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喇叭里传来的钢琴曲的音调发生了略微的变化。
《吉诺佩蒂第一号》放完后,切到了第二号。
三
“对不起”少年小声地说。
出了店铺,在门口被我叫住的少年,显得有些难为情地蜷缩着身子。
五月寒风在大路上吹拂着,留下阵阵寒意。
“就算跟我道歉我也很难办的... ”我回答说。
少年的挎包里装着从店里偷来的兔子装饰品,看上去有些不自然的鼓起。
“你喜欢那个兔子吗?”我问少年。少年考虑了一下摇了摇头。
“不喜欢”
“那你喜欢什么,玻璃之类的吗?”
我想起了之前胡同里的惨状。他当时应该是在那栋大楼高层的房间里摆弄玻璃吧?
“不是”
他意料之外的回答让我愣住了。
“明明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却去盗窃吗?”
少年沉默了。
“算了。反正和我也没什么关系。”
在那种情况下在和少年纠缠的话,反而我会被怀疑。我可不想被店主怀疑是在协助少年偷东西。
“要偷的话就趁没有人的时候下手”
少年依然沉默着。我挥了挥手背,示意让他赶快离开。
少年蹑手蹑脚地迈开步伐,跑了起来,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目送他离开后,我回到了店里。
几分钟后,我提着装有我买下来的挂毯的口袋出了杂货店,发现男孩站在店铺旁边发呆。他这是又回来了吗?
少年看到我,再一次向我道歉。
“跟我道歉也没用啊......”
我正准备离开,少年突然显得很着急,说道。
“你不生气吗?”
“跟我也没什么关系吧?”
我看着他的脸,叹了一口气。
“你喜欢别人生你的气吗?”
“不喜欢”
“那就好。如果你觉得做错了的话到时候就拿自己的钱来付吧”
少年沉默着低下了头。
感觉好像是我在欺负他一样。
“没有上学吗?”
“今天是星期天。”
“啊,对哦。”
春日的阳光洒在大街上。
少年微微张开了嘴,又立刻闭上了。
就像从鱼缸中洒出来的金鱼一样,张嘴,闭嘴,如此重复着。
“你怎么了?”
少年依旧一言不发。
迎面走来的白领男子直勾勾地望着我们,走了过去。
隔着杂货店的橱窗,可以看到店主站了起来。
或许是注意到了店主的动作,少年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再见啦”
我轻轻地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便迈开步伐准备离开了。
《吉诺佩蒂》在脑海中萦绕着。
真是优美的旋律。我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在脑海里回味刚才在店里听到的音乐。
在《吉诺佩蒂》前播放的,是德彪西作曲的《月光》。在月光前播放的则是莫里斯·拉威尔的《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再之前则是肖邦的《夜曲第一号》。
优美的旋律使得眼前呈现出一幅画面。
陈旧的纸张的气味。香烟的烟雾。陈列的书籍。原稿用纸与钢笔。
能够看见灰尘颗粒在空气中漂浮。从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从它们的缝隙中穿过,洒在男人的背上。
失去光泽的黑胶唱片转动着。略微敞开的门缝里,传来了古典钢琴的演奏。
我想起了父亲的书房。
优美的旋律中充满了魔力。
连接这些事物的旋律即使缺乏整合性,也依旧优美无比。
顺着路走下去便来到了车站。我打算在车站里找家咖啡厅,一边喝咖啡一边继续处理手头上的工作。
忽然感觉到了某人的视线,我转过身去。
之前的那个小小的身影,和我保持着一定距离跟了过来。
我转弯的话他也会跟着转弯。我停下脚步的话身后的脚步声也会消失。
我停止了吹口哨。想到花衣魔笛手的传说,不禁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