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沙龙04期】徐志摩的浪漫诗歌《偶然》
【作品介绍】
《偶然》是现代诗人徐志摩于1926年5月创作的一首诗词。此诗主要是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切感悟,诗人于其中表达了对爱与美的消逝的感叹,也透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的眷顾之情。此诗并非只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充满情趣哲理。全诗两段十行,上下节格律对称,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注:以上资料转自百度
【作者介绍】
、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注:以上资料转自百度百科
【原文】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创作背景】转自百度
此诗写于1926年5月,乃是诗人徐志摩偶遇林徽因于伦敦时所写,昔时徐志摩偶识林徽因,燃起爱情之火、诗作之灵感,一挥而就有此佳作。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我的读书感受】
对于诗歌我算是个BB班的学生,我并不是很了解诗歌里面的韵还有格律,我总是以情感为第一位去欣赏。徐志摩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的诗人,他的诗歌里面情感很充沛,也很浪漫,读完脑袋里总是会有画面的想象。尤其是《偶然》里面那一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几乎算是我学生时代写散文引用次数top1的吧。这首诗歌第一次读就非常惊艳,甚至有些朦胧的美感,这也是徐志摩的一个特色——诗歌的美感。很多人的解读说这首诗歌是写给林徽因的,我小时候也一直这样认为。我曾经也是个林徽因的狂热粉丝,她的诗一度也觉得写得很好。长大以后再去读这首诗,我有了新的理解,我在诗里面读出了失落惆怅,仅仅是爱情吗?我觉得这首诗歌更多是在感慨人生的无常。
你们怎么看呢?快来一起分享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