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就看见月亮
(1)新年伊始,外面烟火齐放,江晓彤还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她微抬头看了眼亮着柔和光芒的月球小台灯,嘴角微微上扬,却又变得沮丧。
这盏灯是顾朝送的,还有一张纸条。
“你就如那月上仙,那么遥远又那么吸引人。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追上你。”
明明很普通甚至很俗的一句话,却让江晓彤胸如雷鸣。
只是顾朝参加奥数比赛,夺了省金牌,听说还在全国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经报送北大。那时候的江晓彤还蜗居在高二。
虽然她没有到达最顶尖,但她想试试,试着冲上北大。
可那毕竟是北大啊。这一所高中能出一个顾朝就是将自己七十多年的运气用完了,再想出一个北大学子,难如登天。
在北大,顾朝会遇见很多人,很多很多人,比江晓彤优秀,比江晓彤美丽,性格比江晓彤好……好的人太多了,江晓彤还排不上号……
各种想法在江晓彤淹没,她终于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她梦见顾朝在参加省赛之前走向她。
(2)他慢慢走过来,举手投足间都是桀骜不驯的公子哥作态,一屁股坐下来,对江晓彤没有多看一眼,也没有打个招呼。
顾朝转过来的第一天,班主任就把江晓彤的同桌调走了,让顾朝坐在江晓彤旁边,一是江晓彤好说话,二是让江晓彤在英语方面多帮帮顾朝。
只不过老师的想法落空了,他们根本就没有聊过有关英语的东西。
第一次对话超过三句是因为顾朝看到江晓彤在读《刀锋》。
“你也喜欢毛姆吗?”顾朝用食指轻触了一下江晓彤的手臂。
江晓彤愣了一下,对于他主动说话并且超过五个字的惊讶。直到他再次点了一下他的手臂她才恍若初醒。
“啊对,确实很喜欢。”江晓彤有点手忙脚乱。
“你比较喜欢哪一本?”顾朝似乎挺有兴致。
“就这本《刀锋》,拉里一度成为照耀我心灵的理想之光。”
顾朝挑了挑眉,估计没想到江晓彤这样柔弱的女孩喜欢这么刚毅的角色。他小声惊呼:“酷!”
“那你呢?你喜欢哪一本?”
“我喜欢《月亮与六便士》。还是最喜欢那一句“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头看到了月光”。”
自那以后,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阅读。江晓彤成了顾朝在这里唯一的朋友,顾朝成了江晓彤第一个异性朋友。
(3)可能是涉世未深,又可能是“第一个”,江晓彤对顾朝萌发出“喜欢”的感觉,可他永远都是淡淡的样子,没有一点“喜欢”的暗示,就好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们的交谈只在晚自习,其余时间基本没有一句话,她背文科,他写理科。她文科在段里坐的都是头三把交椅,他的数学和物理总是红榜第一。若不是两门理科支撑,不然他早就被班主任丢到小角落旮旯里了。
他在英语课上总是睡觉,她总借着习题课把他画下来。
可能是希望顾朝不要那么冰冷,她画中的顾朝总显得平易近人。她把他的脸画得更加刚毅,眉毛再柔和一点,头发再凌乱一点,她甚至画了个枕头,就好像她给趴在床上睡觉的顾朝画了一幅画。
可惜那只存在于她的幻想,就算速写本上全都是他也不可能实现。
后来顾朝就着力于参加奥数竞赛,从校赛到区赛,从区赛到市赛,他一路冲刺,势如破竹。江晓彤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却藏了一点不乐意:他很少能在班里。
(4)市赛又是第一,再进一步就是省赛。
他难得有机会在学校待几天,可还是和往常一样,甚至在晚自习也不跟江晓彤聊天,只一遍又一遍地看《月亮与六便士》。
省赛出发前一天晚上,顾朝送给江晓彤一个礼盒,礼盒上是一轮圆月,还写着“抬头就看见月亮”。顾朝叮嘱江晓彤回寝之后再拆开:“千万千万不要提前打开!”看着他紧张、焦急的样子,江晓彤红着脸点了点头。
为了备赛,顾朝很早就收拾东西走人了。江晓彤纠结了好久,又想拆开有不愿拆开,导致她一个晚上作业也没写多少,写一点就发一会儿呆。下课铃兀地响起,她才意识到:可以回寝了。
她把书包腾空,把礼盒装进包里,小跑回去,待回过神就立马放慢脚步:她怕礼物易碎。
在床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映入眼帘的是一盏月球小台灯,还有一张纸条。
“你就如那月上仙,那么遥远又那么吸引人。只有不懈努力,才能追上你。”
落款是顾朝。
江晓彤扶着脖颈一通傻乐,心脏狂跳,连头发都忘记洗了。
(5)“江晓彤,你来说说这道题。”物理老师突然点到江晓彤,强行打断她的遐想。她连作业本都没翻开,怎么可能知道是哪一题,只好站住。
如果顾朝在的话,应该会提醒她在第几页是第几题吧,可他没回来。他得了省金牌,去参加全国赛了。
物理老师皱着眉头:“站着。”
江晓彤拿着作业本和书走到后面,呆呆地晾了一节课。
她脑子里全是顾朝。那是一种几近失控的感觉,脑海里全都被一个人占据,那种感觉很陌生,很折磨人,却让她沉溺。他似乎无处不在,江晓彤觉得自己吸入的空气也全都是顾朝身上的味道。
闭上眼睛,她就会想到顾朝,想到他的走近时的脚步声,想到他从容不迫的脚步,想到他的着装,想到他骨节分明的手指,想到他如月光轻洒在海面般清澈的眼睛,想到他,那个让江晓彤魂牵梦萦的人。
就一个早上,江晓彤无数次幻想顾朝从前门走进来,走向她,仿佛他身后就是璀璨浩渺的星河,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就那么站在她面前,天地间所有光鲜色彩都只能是他的陪衬。
可是他没回来。
(6)幻想始终只能是幻想,他在全国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已经报送北大。那个英语只有四十分的后腿已经成了班主任的骄傲,彻底成为过去式,不见踪影。
江晓彤抬起头晃了晃,看了眼小台灯,又看了眼试卷,苦涩地扯出一个微笑,眼泪缓缓滑落,滴在右手紧握着的笔。
他已经去北大了,可她还是只能考六百四十分,如果,如果再上去那么一点,再那么一点,就可以去北大了呀……
她一下子想到了许多:去了北大怎么办?被考上北大又怎么办?去了北大却发现他已经找到了归宿怎么办?没上北大未来又该迷茫多久?
所有问题铺面而来,把她紧紧包围,差点让她无法呼吸。
一切的一切都会画上句号,但是她不知道该以哪种方法画上句号,或许只是一串颇为无奈的省略号,草草了事。
明明是令人期待的未来,却让她感到害怕。
(7)六月七日,迈入考场。
拼搏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北大,能行吗?
她写满答题纸,力求所有知识点都能有用地呈现在答题纸上,与北大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一笔一画写下的字迹,是她追逐顾朝的证明。
最终考了六百六十八分,北大最低专业分数是六百七十三,她无缘北大,选择了人民大学。
暑假去往北京,参观人名大学,和北京大学。
有很多考上的学生都在认识的校内学生带领下参观北京大学,江晓彤鼓起勇气上去询问北大里他的消息。
“顾朝啊,挺可惜的。”那位学长露出惋惜的神情。
江晓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脸焦急。
“他在校内的数学和物理竞赛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还拜入知名教授名下。只不过他在校外帮助一个女孩的时候被歹徒用钝器击中脑袋,虽然已经脱离危险,但他也失去大部分记忆,只有数学方面的部分知识还记得。”
这恍若晴天霹雳般轰得她神识不清。
那个天之骄子,居然落得如此地步……
“他,他在哪里?”江晓彤颤抖着声音。
“在市第一医院,还在观察。”
江晓彤连句谢谢都没说转身就跑,打了辆的士直冲市第一医院,一上车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眼泪为顾朝而流。
(8)她在医院前台询问到顾朝的病房,走楼梯爬了四楼。
当她推门而入的时候,熟悉的脸映入她的眼,她痴痴地叫了声“顾朝”,所以惊动了趴在病床上休息的男人。他抬起头,是一张神似顾朝的脸,只不过更加沧桑。
男人扯出一个笑容:“小姑娘你怎么又来了?这不是你的问题,你还在高三,要好好学习。”
“顾叔叔,我是顾朝高中同学。”她的声音几不可闻。
男人明显一惊,定了定眼,轻笑一声:“我以为是顾朝帮助的那个小姑娘呢。”
顾朝,难道这也是你帮助那个女生的一个理由吗?
一滴眼泪从眼角滑落:躺在床上的人,跟她隔了几千里,却始终把他放在心里很重要的位置。
江晓彤走上前,轻轻呼唤顾朝,心中对未来的迷茫早已消散。
顾朝醒了,看着江晓彤,眼里的迷惑被欣喜取代,他裂开嘴笑着说:“月上仙你来啦?”
江晓彤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她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
(9)顾朝的记忆没有恢复,他忘了他的父亲,他忘了他的母亲,他忘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也忘了“江晓彤”这三个字,但他还记得月上仙。
他追逐的月上仙,就是他的月亮。
(结尾)“我不记得了。”顾朝看着手中的月球小台灯和速写本,无奈地摇了摇头,但他抬头并没有看见江晓彤流露出一点失望。
“没关系,我还在,你也还在。忘了过去那就铭记现在,至少我们还有更广阔的未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