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臆想的绝对真理

作者:丸子会飞喔 发布时间:2020-06-07 09:32:04

臆想的绝对真理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

我们的脸总生的各不相同,而心脏却是烂乎乎的一块肉,倒也看不出什么太鲜明的差别。想来也是,心脏只作为器官而存在,也许因为某些特殊的性质,所以被人立了些本不会有的意义。繁体的“愛”里有心,,或者男女欢爱时,耳鬓厮磨的一句“我心里有你”。而思想和快乐仅存于大脑,你所有的情感都由大脑给予给你。但我们从来不说,“我脑袋里有你”。也许这又是一个更为笼统的立意了,毕竟我们遇见过太多太多的人了,每个人都会在你的思想里占据一席之地。所以这不能算是一句合格的特殊的情话。

可所谓的情话往往是没有逻辑的,人在幸福或尴尬时都容易胡言乱语。人往往是不够坦诚的,可坦诚过分的结果我们也无法承担得起。这就十分矛盾了,人们向往坦诚。一个人是一个封闭的个体,我们引以为傲的各种敏感的,能让我们活下来的神经却是只存在于这样一具身体的,无法延伸出去的。我过分细想时就会觉得诧异,像是魔法赐予我们生命一样。可这样的想法毕竟不符合人们对科学的固有认知。“科学”这个概念出现地也并不长久。

更可怕的是,人类又是通的。和那些内部生着湿滑绿藻的塑料水管一样。自你的口腔,到一切湿润之处,最后迂回曲折到括约肌。只要有一根绳子,再通过某些个暴力手法,人和人之间就能够串联起来了。而这只是浅层的臆想,人们这具中空坦诚的身体永远也不会说出真正的,不覆盖黑纱的音节。

而语言文字也正是人们用来交流虚伪真心所创造的事物,说实话,人只创造了语言文字。世界上所存在的,一直存在着,也就不存在“发明”一说。

“世界”是人创造的,而世界不是。

而我也不够坦诚的,我是个人,我想交流就只能用人们的通用语言。而人在我们所未知的事物面前永远是浅显的。显然,我们还处于自大的蒙昧之中。而我也只能通过自我剖析来作一些无用的自我慰藉而已。所以这算“五十步笑百步”吗。

夏娃被象征着智慧的蛇唆使,而她又唆使亚当与之一起品尝禁忌的果实,他们忽地也就有了人的羞耻心,用叶子遮住了自己的裸体。而当他们快乐地在伊甸园中戏耍时,是比做人要快乐得多的。这终归是个故事,无知让他们犯错,犯了错之后竟成了“有知”,而正当他们“有知”了,才会感到原先的自己是无知的。我认为这很矛盾,对于这个故事的意义,我一直也懂不了。人们把一直不想承认的,或者说是一直忘了细想的东西推说给了人的“原罪”。可若我一直蒙昧,岂不是一辈子也认清不了我的罪。有些东西被推说,仿佛就像无意识地在规避。

我可能在泛泛而谈,因为这毕竟有些不切实际。

就像人如果不存在思想,那么“世界”所附带的意义也就随之分崩离析。我的父亲常跟我讲“当你不知道你是你的时候,你才是你。”好像是哪个名句吧。可当我们清晰地提出这个观点时,就注定了我们永远也成不了“我们”。人最喜欢矫枉过正。

我相信真理是人们永远都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人是封闭的个体。可我现在所说的注定也不能作为能主导你思想的“真理”。那我为什么还在写呢,我矛盾地与自己起着冲突。

所以想法永远都是一重套着一重,如果细想的话,仿佛像是永远也思考不到尽头。在深渊里咆哮着寂寞的时候,无尽头的回声反而让你更加寂寞。于是人们戛然而止自己复杂的想法。这也许就是人们自然规避些什么的原因吧。我不是哲学家,也许我崇尚着柏拉图式理想,可我也是固执地相信着他也是不能想清这一切的。因为我们是人,这就是人类的弊端。我们总下意识地沉浸在自己的体系中,也只能如此。而我也只能深陷在这种自我质疑。说出来也许会徒增他人烦恼,扰乱生活的平静安详,又也许不会,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我的自大又暴露无遗了。“这儿”这么大,连“宇宙”也不能形容我们所处空间的大小。我一直以为空间是很具象的,其实它与时间一样抽象。所以也只能用“空间”“时间”这两个形象的语言文字。这样说来,好像什么都是抽象的,只有“抽象”一类的词,才是具象的。

无知的坦诚也许对人们更好,也许沉浸在自我陶醉中对人们更好。毕竟我们永远这样,直至消亡。即使想改变也是无从下手的。“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

数学家跪倒在神的脚下,双手合十的一脸虔诚样,天主圣洁的光照拂在他的脸上,喃喃着“阿门”。我总想着这个画面,倒也不觉得有什么违和感,反而令我感到极端的美感。事实上,深入再想想,神学并不是救助人们挣脱枷锁的那把钥匙。那个让人无法想象,甚至不能肖想的真理才是。

人创造了上帝,并说他创造了我们,随着时间和文明的推移,人又负责杀死他。可见真理是什么对人们来说不重要极了,我们只是想要个依靠。可我想去依靠真理,即使它永远不为我所知。

世界给了我们思想,却让我们走向灭亡。可我们仍得毋庸置疑地爱着她。背叛她,我们只有死路一条,我们永远无法背叛的了她,所以,不用害怕。没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不是死亡让我恐惧,未知才是。不知道的东西多了去了,所以恐惧是常态,得早早习惯,或者用天真的无知去杀死它。

规避和无知尚不相同,前者往往与智慧和愚蠢相对。而无知就单单是无知了。

因为人这个物种的出现,一些我们眼下的东西就变得格外地快且事态诡异了起来。人的历史有多长久?刨根问底地算算,前后也就千来年吧。而整个空间的计数,阿,无可计数了。哪怕只是地球的存在,也有好几十亿年了。那在人之前呢?所有东西都算什么呢?人其实早就有这种思想了,大约是讲“既然信奉孔子的人才是人,那么在孔子之前的人就不是人了吗”。

所以在人出现之前,这个世界的发展就是停滞不前的吗。

天文学家说,当上一个星系爆炸之后,才继而合成了我们现如今的一个天体体系。而它也会消亡。这个范畴又太大了,我也不是专家,于是就不卖弄这些不甚光彩的陈词滥调了。

我作为一个作者,本应解答我的种种疑惑,总要让读者明白些什么的。而我也没有办法,只能留下个契机让你平添烦恼,实则我也很烦恼。可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算能追根溯源又会造成什么影响,这又是一个未知了。因为人是蒙昧的,且永远不能醒来的。所以我认为无知并不差劲。当然,你应当明白,这个“无知”所夹带的真正意义。但我依然在思考,无法停止,选择深陷在臆想真理的漩涡,无法挣脱或深入。但这是选择,关于人们内部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甚至最后可以不用对自己负责。但你不要妄图让别人对你负责或你对他人负责。

因为人是封闭的个体,只有绳子才能把我们穿在一起。

后记:“蒙昧”这个辞措总让我感到神奇,嘴唇的上下开合以及让我感到愉悦的十分可爱的发音。所以我们在与蒙昧抗争,千年以来的我们都在这样,可其实我认为不过是从蒙昧进而转向新的蒙昧。人是在不断发展的,飞快地改变着世界。因此那些浅显的,一看就知的蒙昧越来越少,最后到达一个我们所认为的文明的顶端,人作为人的那部分蒙昧却早就根深蒂固了,也许时间会带给我们答案。可人的历史前后不过几千年。我渴望真理带给我的答案,或许它不存在,或者蒙昧是不会消失的。我的生命过于短暂。人并不知道死后的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