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
“那是我们回不去的地方,
昔日蔚蓝色的故乡;
那是我们回不去的地方,
它见证多少桑田沧海的悲伤......”
每当郑老师哼起这首歌,她的神情就会变得温柔而悲哀。她说,这是她最爱的一首歌。
郑老师是我的科学老师,我父母的同事,一个74岁的和蔼的老太太。她本来是个科学家,因为年纪大了,上头让她退休,她闲不住,就来教我科学,相当于半个家教。
有一天,我问她,您哼的那首歌是什么?
她说,这是让第一批移民者们泪目的歌,但是你不会明白。
为什么?我问。
她沉默了一会儿,戴上老花眼镜,摁下智能手环上的一个按钮,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屏幕,上面有一个球体,它在不停旋转,蓝绿相间。
“这是地球,我们第一批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地球......一个好熟悉,又好陌生的名词。
“地球本来是个美丽的星球,但是五十多年前,因为人类的破坏,地球环境逐渐恶化,为了减轻地球的负担,人们将目光投向与地球相似的火星,决定先派一批人移民火星,这些人是先行者,任务艰巨,需要将火星建设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就是其中之一。”
郑老师滑动屏幕,上面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天体。“这就是改造前的火星。”
我惊讶地望着这个奇怪的猩红色星球。我生活的地方,曾经竟然是这样的?!
她看着我惊奇的表情,笑了:“对你来说的确很难想象,不过这是事实。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吗?”
“是啊。那你们是怎么改造的呢?”我迫不及待地问。
“火星曾经是个没有大气层和液态水的星球,自然也不会有生命。哦,别摆出那么惊讶的表情。简单点来讲,改造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我们将核武器带到火星,在火星的火山口凿洞,直至火星的岩熔活动区域,然后在这里引爆核武器,刺激火星的地质活动复生,并激活火星磁场,以此让火星上的引力重新稳稳地吸引火星上的大气,构成大气层。并且,我们有一种电子仪器,可以促使火星固态水的熔化,成为能为人类所用的液态水。那时,我们在火星上还得穿着笨重的宇航服呢。”
“这样就够了吗?”
“当然不,我们还得改造火星的表面面貌,将动植物等生命带过来呢。先要在表面修建类似于地球上的温室大棚的建筑——地球上大棚的作用我上周给你讲过的,还记得吗——用以防止水汽与温度的流失。建好后,我们在里面栽培耐旱耐低温的植物,以增加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到了一定浓度,再放入地球上带来的适应力强的动物,与植物进行空气交换。这段改造颇费了一番功夫,我们放入的植物与动物总是活不长久,不过好在最后终于有一些动植物适应了火星的环境。”
我如饥似渴地听着这些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亦或是接触了却从来不知其原因。“你们改造了多久呢?”
她笑了一下:“不,并没有完全改造好哟,现在的环境仍然不太适合人类,只有我们一批先行者。但我相信,再过个十几年,就会成功的。到时候,火星可就热闹了呢。”
“只有你们一批?那我呢?”
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异,但很快平静了下来:“第一批人,是由地球来到火星并着手改造计划的人类的总称。但是你......啊,我差点忽略了,你是在火星土生土长的人类,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我还想再问,但郑老师立刻又将屏幕划了一下,“你不是想知道那首歌的含义吗,看,这是地球上的人类。”
我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去,我看见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人,外形和我十分类似,只不过矮小得多。“为什么他们这么矮啊?”
“也可以说是我们高。打个比方吧,我在地球上只有这么高,”她在胸前比划了一下,“但是到了火星就长高了许多。”
“为什么?因为你在不停生长?”
“哦,当然不是,这是因为火星的引力比地球小,在火星上生活时间长了之后,骨骼密度会变小,身高就变高了。”
“这跟那首歌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你看,地球引力大,人受到的重力也大,我们这些骨骼密度变小的人回到地球,可能会导致骨骼承受的压力过大,甚至骨折。”
我恍然大悟:“所以,你们永远也回不去了!”
她静了一会儿,说道:“假设你在火星生活了很久,有一天突然要到别的星球去,甚至要在那里度过余生,你一定会难过的。就像我一样。但是为了她,我们别无选择。”
郑老师昂起头,看着窗外的夕阳与晚霞。她的眼中映射出绚丽的光芒。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当我抬头看太阳的时候,我知道我们不是独行者,我知道在很远很远的地球,也有一群人和我一样看着太阳......”
时间一晃就逃走了十多年。
如今的火星热闹非凡,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地球人移居于此。我儿时那些荒凉的场景与现在相比真是一言难尽。刚满18岁那年,我看见无数的地球人从飞船中鱼贯而出,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我这才知道我是只井底之蛙。
我时常想起郑老师,我儿时唯一的朋友。我想起她的那些话,那首歌。地球于我而言,只是苍茫宇宙中的一个普通的星球,一个人类世代生存血脉相传的星球。但对于大部分来火星的地球人(包括郑老师)来说,那是他们一辈子的挂念与执着,这似乎颇有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我体会不了那种情感,虽然同为人类。有时我甚至觉得我和那些移民者们是不同的物种,这个思想经过每年来给我体检的医生的疏导才得以释然。
也许有一天,当留在地球的人们使地球重新恢复生机时,当人类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时,火星上的人类会回到地球——那一定得过很多很多年吧——但那时,和我一样在火星土生土长的人们,不会再对地球有所挂念了吧?或许他们对地球的情感仅是封锁在人类的史书中,随时间流逝了。
一个星球,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也许你还记得我儿时与郑老师的谈话。“我是什么?”对这个问题,郑老师闪烁其词的回答并没有满足我。一次我在家中翻出了关于我的资料——这个时代,你想搜到点资料是个并不难的事情。这些资料储藏在一个老旧的电脑芯片中。好吧,一切都明白了。
我是个活生生的实验品。为了实测在火星上出生的婴儿是否能正常生长,父母在火星上生下了我,每年做一次检查,所幸我并无大碍。本来用于实验的有三个孩子,后来那两对夫妻不同意,便只有我这个唯一的“实验品”了。在我成年那年,研究人员肯定了人类婴儿可以在火星上正常成长,于是他们向地球发出信号,开始人类大规模移居......
我不知道我该不该恨他们。至少,我是幸运的。
一天,我接到了一个噩耗:郑老师走了。
起初我不敢想象,我将手机正过来倒过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没错,是郑天慧,每个字每个点都毫无错误。
我的心紧揪着,眼泪夺眶而出,我带着哭腔拨通了葬礼举办方的电话,他们告诉我,郑老师只是自然老死,她走得很安详,真的,你放心。
根据她的遗嘱,我们将把她的骨灰带回地球埋葬,他们又补充了一句。
我突然觉得轻松了一点。这是她最好的归宿,我知道。
泪眼朦胧中,我似乎看见一个美丽的蓝绿相间的地球,我的耳畔响起熟悉的旋律。
“地球母亲呵,
总有一天我要归去,
请等等我呵,
我会把残躯与热忱洒在地球一隅......”
很久没发文了w
趁着今天作业少赶完了这篇文章
没错还是幻想小说嘻嘻
不过这次换换口味,科幻的
(估计是因为之前看了大刘的短篇小说集然后中毒了)
文笔还是很渣/哭
欢迎大神们给我提点建议昂~
(我发现我似乎特别爱取两个字的题目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