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推荐书籍:《追风筝的人》

作者:秋辞 发布时间:2019-08-28 14:38:52

       《追风筝的人》的作者是卡勒德·胡赛尼  ,一位美籍的阿富汗作家。        

         “这本小说太令人震撼,很长一段时间,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学与生活中的所以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 ——伊莎贝尔·阿连德

         “凡夫俗子在历史狂涛里的独立奋斗,一部非比寻常的小说 ” ——《人物》


本书梗概:

        故事发生在20世纪末的阿富汗。12岁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父亲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风筝比赛过后那件悲惨的事情让阿米尔自责和痛苦,他逼走哈桑父子后,自己也和父亲前往美国避难。

阿米尔成年后,始终不能原谅自己对哈桑的伤害,为了赎罪而再次踏上故乡,忘年交拉辛汗却告诉他一个惊天谎言,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下面略含剧透,请谨慎食用)

         阿米尔从来不会在其他孩子面前和哈桑玩,明明和他要好却从没把他当朋友,(阿米尔的父亲与阿里也是一样。)就因为哈桑是“哈扎拉人”?就因为他是仆人?相反,哈桑却那么勇敢天真,一直把阿米尔当成最好的朋友;有人欺辱,永远是哈桑挡在前面,懦弱的阿米尔在后面;即使阿米尔千般刁难百般陷害,他始终会笑着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也许正应了书里的一句话:“哈桑就是这样,纯洁得该死,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永远觉得自己是个骗子。”

         阿米尔的母亲难产死了,哈桑的母亲是阿里的表妹,厌恶阿里,生了哈桑以后跟人跑了。阿米尔和哈桑从小就没了母亲,吃同一个奶娘的奶长大。“然后他(阿里)会提醒我们,喝过同样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是的,兄弟.......这样不平等的关系真的算“兄弟”吗?有好事时阿米尔总想只和父亲一起,不想带上哈桑,因为他怕哈桑夺走父亲的爱;有困难时,永远是哈桑挡在前面替他受苦。

         那天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少爷的风筝”被阿塞夫强暴,而“阿米尔少爷”呢?就站在巷子里偷偷旁观!他不敢去阻止那些人欺辱哈桑,因为他怕自己也会遭受厄运。我想,如果阿米尔去帮了哈桑,或者叫大人来,哈桑也不至于受这样的苦了吧?可是阿米尔没有。哈桑知道他在不远处袖手旁观,但他什么也没说,回到家后就把追到的蓝风筝交给阿米尔。阿米尔假装没看见他裤子上的血迹,一滴一滴,将傍晚的雪地染成黑色......

          不久后,他终于逼走了哈桑,因为父亲也疼爱哈桑,但阿米尔想一人独占父亲的爱。趁着哈桑和阿里不在家,他把生日时父亲送的手表和一沓钞票塞到哈桑的床的席子下并假装那是哈桑拿的。哈桑和父亲阿里回来后,知道是阿米尔干的,但哈桑却说:“对不起,老爷,是我拿的。”阿米尔知道父亲最痛恨小偷,一定会赶走他们。但父亲没有,他极力挽留哈桑他们,说就算是哈桑偷的也没事,送给他们吧。哈桑和阿里还是走了,他们真的待不下去了。我时常想,阿米尔啊,哈桑待你那么好,你为什么那么绝情?为什么哈桑总是原谅他,一笑而过?

         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

         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往美国,在美国长大成人。而哈桑、拉辛汗他们仍然留在阿富汗。那天他接到拉辛汗的电话,那句“来吧,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让他心虚了,原来,拉辛汗一直都知道他干了什么。回国后,拉辛汗告诉了阿米尔真相,让一切都清楚了:是阿米尔的父亲与哈桑的母亲通奸生下了哈桑!原来哈桑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就说明了为什么父亲疼爱哈桑,因为哈桑也是他的儿子啊;他为什么要挽留哈桑与阿里,不仅因为他和阿里是一起长大的朋友,更因为他觉得对不起阿里。而阿里为什么没有生气、憎恨(至少他没表现出来)?是因为阿里无法生育,还是.......他只是个没用的哈扎拉仆人?原因不得而知,因为,哈桑,阿里,哈桑的母亲,阿米尔的父亲,都已去世了。哈桑只留下一个叫索拉博的儿子。于是,阿米尔怀着赎罪的心情,找回了侄子索拉博并收养了他(阿米尔的妻子索拉雅没有生育能力,也只能收养了)。

        面对害过哈桑、在危难中对他袖手旁观的阿米尔,我们却怎么也恨不起来。也许,他们的爱与背叛都是那个社会的产物,举手投足里含着阿富汗人民的悲哀。


        强烈推荐这本书!最后,请允许我引用译者的一段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


182-1P4161J101.jp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