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令人头疼的垃圾分类效果有多大

作者:so酷 发布时间:2019-06-23 17:14:29

最近,一个“有味道”的话题成为了上海人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事,那就是——垃圾分类


从今年7月1日起,上海将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将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个标准进行分类。而且明文规定,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要处以200元罚款。

微信图片_20190623164853.jpg

从完整的65条条例中看,这次垃圾分类的推行,不局限在市民对垃圾投放的分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及回收等细节都做出了明确规范,连企业对产品包装的选择与建议也包含在内。而且从幼儿教育到新闻传播,各部门都要肩负起“垃圾分类”推广的使命


虽然垃圾分类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真正落实到生活中,还需要每个人作出很大的改变。


就拿干垃圾和湿垃圾来说:剩菜剩饭算湿垃圾,外卖塑料盒算干垃圾,那么每次吃完饭要把“饭”和“盒”单独扔,还要“破袋”...而这只是垃圾分类中的一个场景而已。


许多上海的小伙伴表示,已经被小区垃圾箱附近看守的大爷大妈那句来自灵魂的拷问——“侬子撒啦希(你是什么垃圾)?”搞得筋疲力尽。


作为垃圾分类的先行国家,德国、瑞典等西方国家,需要经历几十年甚至一代人的努力去推行垃圾分类。在上海之前,深圳也在推行垃圾分类,最近北京也表示将要参照上海的管理条例推行垃圾分类...


这场有味道的运动,看似才刚刚开始,却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日本垃圾分类:土地资源匮乏之殇


别看四个分类已经让很多上海人头痛。在日本,有些地区的垃圾分类可以细化到高达20-30种类别。


日本人之所以在垃圾分类上如此有执念,是因为岛国的地理环境致使土地资源十分匮乏。随着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排放出了大量的垃圾。近四成的垃圾靠填埋或直接倾倒,对环境尤其是海域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


1965年7月,东京都湾岸地域的江东区海上垃圾填埋地——梦之岛苍蝇大量繁殖,造成了严重的梦之岛苍蝇之灾。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后来走上了垃圾焚烧的道路,也是日本垃圾分类在可燃物范畴内做得极为细致的原因。


而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垃圾的处理主要以“填埋为主。这种处理方法相对简单,经济成本低,但对于土地资源消耗量巨大,对大气、土壤、水的二次污染也很严重。虽然也有一部分垃圾通过“堆肥”的方式处理,但对于垃圾的选择性较差,堆肥肥效并不是很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垃圾的排放量与GDP增速成正比。在有条件的地区,我们也在逐渐从垃圾填埋向垃圾焚烧的处理方式转型。


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废纸品类占垃圾比重较大;而我国的厨余垃圾(湿垃圾为主)则占较高比重。这部分垃圾极易腐烂,产生的臭味不仅影响空气,还会滋生蚊蝇传播疾病。


通过成熟的厌氧工艺,湿垃圾可以变废为宝,生成沼气和发电,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回收利用。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垃圾也是一种资源,而垃圾分类则是一种资源的分类


尽管每个城市都有专门处理垃圾排放的机构,并且他们很可能是盈利性机构。但如果制造垃圾的我们,能够在源头上将垃圾合理分配,降低不同种类垃圾之间的互相污染,那这个看似有些麻烦的小举动,为资源合理配置带来的功效则是不可估量的。


你认为执行垃圾分类过程中,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