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我要分享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登与好孩子

作者:夏樨君 发布时间:2018-12-01 11:18:43

  说实在的,我并不大看得惯霍尔登这个人物,但有时候又对他感到怜惜和喜欢。也许因为我从他身上找到共鸣了吧,于是才会“相看两生厌”。我曾经的心里历程无限放大便是霍尔登。

  短短三天的故事,却写成长篇小说,展示了叛逆的霍尔登与周遭环境的格格不入到针锋相对的矛盾,达到顶峰后又几次曲折缓和。

  书中很喜欢的一句话便是,“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十六岁的少年霍尔登生在一个可以说资本主义思想浸染的家庭与社会中。在那样的背景下,他的人生一如大多数孩子,被早早地“规划”好——

  “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

  可霍尔登不听他们的。

  不知道是社会的不幸还是教育的悲哀,显而易见霍尔登抽烟,酗酒,动不动便是“混账”等话语,浑浑噩噩地活着——

  但他内心的善良却没有真正泯灭。他总是一副看不惯的模样,可他愿意给遇到的修女捐钱,为了考虑舍友的自尊心,而把皮箱放到床下(尽管这和他没什么关系,哪怕他不做也没人指责他);

  霍尔登有自己的想法,感情直率,有时候在心里骂个痛快,但表面上又总要表现得镇定自若。

  在大多数人尤其是大人的眼里,霍尔登便是糟透了的坏小子。下流,不听话,不够礼貌,几次被开除……

  可霍尔登说,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想要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明白自我是在往哪儿跑。我的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面对低迷的社会,他不甘堕落,又无力挣扎,只能一次次沉湎于幻想。

  最后的最后,妹妹的纯真坚定打动了他。他又说并不打算好好学习。这其实并不矛盾,菲比唤起的是他内心的柔软,可对于扭曲的社会,他仍然不打算服从。

  这般倔强与固执,也只能在少年人身上见得到吧。

  这也是霍尔登内心最后一点坚守吧。我想,如果最后的结局是霍尔登打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许这部小说就是另一副面孔,我也许就会索然无味了,也就不会有如此之多的感触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