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忘的重逢
各位同学,你们在欣赏各类文学作品时,有注意到书上一些类似久别重逢场面的描写吗?
或许,你还记得那令人心愫跳跃的一场重逢?
向大家征集记忆,说说你看过的书中,出现过的令你一眼难忘的再见面场景?或许,你还能说上一两句?
@蝈蝈是绿色的
《后汉书》里有一段不起眼的描写。
汉明帝刘庄有一天梦到和父亲刘秀和母亲阴丽华重逢,父母一如生前般恩爱,他也并没有痛失双亲。
“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
最难得的天家温情大抵如此吧。
@Zombie
“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以来的日日夜夜,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直都准备好了答案。‘一生一世。’他说。”
@mina
严歌苓《扶桑》最后一段。
“我简直怀疑你们是存心不认出对方来。你在这时接过账单,付了钱,朝门口走去。你到门口时回头,他却给了你一个后脑勺。可你刚调脸,他又转头来看你。他看见的是你年迈的、蹒跚的背影。”
@特雷比西亚人
《爱》
张爱玲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