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散文·琐碎

作者:烟雨墨怜 发布时间:2018-11-03 19:06:55

1、

他这样子并不是很爱说话,沉默寡言,却非要教我唱《给自己的情书》,我唱歌并不好听,他却死活要教。还好他也是承认自己跑调的,念书似的教我歌词,于是我又把情书演绎成了rap。

我现在仍会唱《给自己的情书》,姑且还算学了些粤语。后来在超市大街听见王菲的声音却都是经典情歌了,但这一首,我并我几次听过原唱,想起来,与当下现实的对比便愈渐鲜明。我喜欢那段旋律,以及林夕的作词,不同于现在某些流行或者民谣,深沉的嗓音和简练的话语将人世展现的一览无遗,令我不禁感慨他喜欢这首歌的缘由——

那是从零八年开始的。

我嘲笑他说:“2008还是1908?”我不是很相信,毕竟那时他还只有九岁,发自真心喜欢及理解那种程度的歌词,是不太可能的。他就给我很正经的回答说2008,还有当时所谓发自真心实则附庸风雅的举措。这让我想起辛弃疾那首《丑奴儿》。


2、

那时周六要上课,每节课有一个半小时的光景,这样算来。虽然一日只有四节,却也会使人备受煎熬。老师四处穿行讲那些无限重复的错题,然后总问“为什么你们又错?”,角落处有几个同学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我靠着窗,有时向外观望,多云的苍穹偶尔倾漏些许金光,幼稚的少年于惘然间奔跑,被时间那样的庞然大物,拉成一条曲线。


3、

那一晚晦暗的月色很美,只不过很多人都提前离开了,就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位还留在原位暗自哽咽。那一晚我很开心自己不用被称作异类,至少不是自己一个人。不太习惯涌入的寒瑟空气以及风声,真的是刺骨般的痛,不过并没有打算关窗,或许是因为沉醉月色过分入迷了,或许是因为我本该承受这些。然而前者显得做作,后者则有因可循:这世道是如此艰难,活成这样,人不该都惩罚自己吗?

只是,但凡有一点更为浓厚的情谊,好过笑忘书的韵调,对这个世界,我都会忏悔的,而且是义无反顾地忏悔。可现在,看上去对于生命最渺茫疼惜,都会是奢求……


4、

那种心跳的感觉,让人想起《重构》里所描写的情感。实在极为相似。而此时的我们,一样是现实世界间的弱势者:恍然而沉默无言。那静谧的,美丽得令人窒息的事物,在文章末伏受到破碎,可我不想这样,这简直同我的信条相悖,因而不愿刻意模仿——我将打破这类制衡。

我有喜欢过谁?答案是没有的——一个连自己都不愿欣赏的人,又有何德何能去爱慕他人?我有一种感觉,荒诞度过我人生的五分之一后,这种迷惘会更显剧烈,万物或尽生于浮世,而无一备于我,这样,我空洞人生的喧扰角落,便会愈渐空明。

倾慕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流质,它能够使你颠覆人格的意味,而盲目追求唏嘘,于黑暗间游走。爱情就是这样。它有多种不同的存在方式,例如肉体,亦或是灵魂,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接受柏拉图,茫然若印象之花绽放,即使许多人有这份意愿或者初衷,那无用的,总会幻灭些……


5、

我先前说的林林总总,凭空想象的、置以真实的,某些是无法重演的温柔,或者轮廓。当然说是轮廓会更显恰当,毕竟随意限定都不算妥当——这只是某些——微乎其微的某些。我说实际上我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这又属做作,因此我习惯性把剩下的那些捏作泡影,潦草回顾过后,再静默着:看它飘零。

所以又将是泡影。如同我迷惘过去失了踪。

我忍着痛,在孩童的发端令气球飞向青空。它颜色明媚如同一泓纯粹的毒药。

然后我跑开,就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毫无犹豫地、愚钝固执地,背过身远离世界。

郭敬明所说的“世界尽头”,会令我无声自责。它准确地如同一个即将受到证实的谶语,在我往复的每一个角落徘徊,循环、循环,最后又一语不发,若花朵般残败。

它笑。某些地狱亡灵的嘶吼。

而我继续前行,眼前是岑寂的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