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对自己感到满意”是一种能力

作者:尘樱。 发布时间:2018-06-27 16:07:52

你经常对自己感到不满,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好些。这可能某种程度上是真的,但也可能是来自你的内心。而这种感受本身也是一种来自于我们自身的“阻力”,它仿佛一种隐形的自我攻击,阻止着我们去拥有那些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

在深入了解它之前

先来看看你是否有以下这几种“习惯”

1

你总是把目标设得很低

比如,在面对机会或竞争的时候,你习惯退让或逃避,你总觉得有其他人比你更适合/更值得这个机会。尽管,你也会在后来的时间里因为没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或是错过机会而懊悔不已。

你往往在目标设立阶段,就主动放弃追求那些更大更好的东西,即便你知道那些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

2

以负面的方式来激励自己

你习惯在自我威胁与自我批评中找到改变的动力。每当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你总是更习惯告诉自己“我要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就是个loser”,“我难道连这件事情都做不好吗?”。你总是通过让自己“讨厌”当下的自己,来敦促自己改变,获得改变的动力。

3

把他人的看法当做对你的指责

尽管,你已经习惯了在自我批评里寻找改变的动力,不过,这并没有让你更能接受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或者说,这反而使你对于他人的态度和看法都变得异常敏感,常常把别人的意见都当做是对自己的指责。

4

你很难原谅自己的错误/失败

你总是纠结于过去的遗憾、错误或失败,带着负面的态度去反复“咀嚼”、琢磨已经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自己都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或是犯了不该犯的错(而在他人眼中,这些可能都并不能算是错误)。

5

你总是活在对他人的羡慕或嫉妒中

你总是不自觉地陷入和他人的比较之中。你可能将自己的各个方面都与某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比较,又或者,你会将自己的不同方面与各种人比较,而你会选择在那个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对手。而这样的比较就会令你陷入一种“别人什么都比我好”的感受里。

6

来自他人肯定也会让你感到不适

无论是接受他人的赞赏、感激还是其他的正面评价,对于你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你总觉得别人之所以肯定自己,只不过是被一些表象所欺骗了,又或者对方只是在客套、讨好或是为了别的目的而这么做。你也总是在面对他人的肯定时,表现得十分拘谨,不知所措,甚或是尴尬得面红耳赤。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多个上述“习惯”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对自我的厌恶已经在悄悄地影响着你了。

自我厌恶(Self-loathing)

是一种对“我不够好”的主观认定

自我厌恶,也被称为自我憎恨,它指的是一个人从根本上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好的或至少是不够好的,因而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那些好的东西或关系。即便在他人说服或是有实质的外界证据存在的情况下,自我厌恶的人也仍然坚持认为自己不好,而这是一种绝对主观的认定

自我厌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身与关系

正如前文所说,这种对自我的厌恶会阻止人们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而这其实也就剥夺了人们在实现目标之后本该有的满足感、成就感及自尊感,显然,完成一个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是很难带给人满足感或成就感的。

尽管渴望被爱,自我厌恶的人其实是害怕开始一段关系的他们并不认为会有人真心实意地爱和关心自己,即便有人表现出善意,他们也会认为:这只是自己的错觉,或者对方是受到自己的“蒙骗”,一旦双方深入交往,对方就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也便不会再爱自己或者不会再和自己做朋友。

而他们也往往更倾向于留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里。对方的看低或伤害,都会给他们一种熟悉的安全感—他们认为,这样的自己也就是只配被这样不善地对待的。相反,那些真心善待他们的人,却会让他们感到惶恐不安甚至讨厌。因为善意,对自我厌恶的人的来说,是一种对自我认知的挑战。人们通常害怕“指责”是因为它挑战了对自己比较正面的认知,而对自我厌恶的人来说“表扬”才挑战了自我认识,是极具威胁性的

不仅如此,他们在关系中也更容易过度付出,很少索取,这源于一种补偿或是内疚引发的自我惩罚的动机,他们可能觉得对方和这样的自己交往是一种“吃亏”或“委屈”—想以更多的付出来补偿对方。

人们为什么会陷入自我厌恶

☞ “缺乏满足感”的家庭环境

☞ 以自我厌恶逃避失望感与无能为力感

自我厌恶给人们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人们却仍然深陷其中,也是因为人们从中也获得了某些积极感受。

当面临得不到的目标、不幸福的亲密关系、孤独的处境,或挫折与打击时,人们在“自我厌恶”中反而能获得一种“希望感”,那就是“当我变得足够好了,一切也都会变好的”。换句话说,他们以自我厌恶的方式,逃避了人生中必须要面对的失望和遗憾——真相是,即便我们足够好,有些事情也不会好的。但这没关系。

那么

如何才能摆脱对自我的厌恶

首先,你需要允许自己“失望”与“无能为力”,要明白世事无常,也要学会原谅自己。其次,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以优势视角,而不是问题视角看待自己。

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你可以练习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并给出答案;你也可以将它们记录在纸上以备不时之需:

☆ 最让我感到自豪的,关于我的事/特质/能力是什么?(可以有很多)

☆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我感到开心/兴奋?我的什么特质/能力帮助我在这件事情中获得快乐/兴奋?

☆ 最近一次遇到困难是什么时候?是我的什么特质/能力/优势使得我在困难中没有被打倒,或者是什么使我在经历了它之后走到了今天?

这样的练习,实际上是在帮助你开始给自己除了自我厌恶与批评之外的,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机会。逐渐地,你会在优势视角中感受到力量,从而不再需要通过自我厌恶来逃避无能为力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自我厌恶者会因为自己各个方面的不足而对自己感到不满,而这其中最核心的仍是“爱与被爱”的不足与匮乏。当有人能够穿过这些人的自我厌恶去拥抱他们,会让这些人有勇气和机会去对自己感到满意,摆脱自我厌恶。不妨试着去在多个不同的人身上找到自己被爱的机会和证据,把对特定的某个人、某段关系的期待分散(降低),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匮乏感与不满感也会被降低,我们所感受到的自我挫败感和失望也会随之减少。

尝试给自己机会去拥有那些真正渴望的,也试着去给他人机会来真心善待你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