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塑料姐妹花” | 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今天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主题为
“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
旨在呼吁世界
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
塑料污染已无处不在
我们使用完的塑料包装
绝大多数会一直存在,并最终流入海洋。
一说到塑料,小编不禁想到了2007年12月31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又称“限塑令”),它明确规定了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之后,小编去超市前都提醒着自己:为了多(bao)吃(hu)一(sheng)包(tai)辣(huan)条(jing),要记得从家里带上环保袋!
限塑令实施的这十年,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明显有了下降,不少人都会有意识的自备环保袋或者用纸袋、布袋代替塑料袋。但随着外卖、快递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塑料盒、塑料包装袋使用量迅速增加,塑料污染问题愈发严峻。
双11、双12、618大狂欢,打开猫猫狗狗,买买买
早餐、中餐、晚餐、夜宵饿得慌,外卖小哥全城忙送餐
于是,快递包装袋、外卖打包塑料盒、塑料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2017年9月1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诉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外卖)、北京市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环境污染责任一案,这是我国首例外卖污染公益诉讼案。
在这个案子中,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认为三家外卖平台在其外卖订餐平台上存在经营模式缺陷,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致使用户在直接点餐的情况下系统会默认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极大的生态破坏,因此主张三家外卖平台改变浪费资源、危害生态环境的经营模式,在其平台提供的订餐界面首页显著位置设置是否有偿使用一次性餐具、是否使用塑料袋选项,并对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明码标价、收取费用,对平台已经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修复或承担修复费用。
通过上述案件,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认识的加深以及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
时至今日,环保的概念已深入人心,2017年6月27日我国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以此来为环保事业保驾护航。
美丽中国还需要全社会齐心共建,
我们都是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