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奇怪了,“同性恋”这事有啥可奇怪的?
文章转自博物
如今网络上到处都能看到所谓的“搞基”、“卖腐”,好多人以为这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以及新称呼,其实在动物界,同性之间“搞基”、“卖腐”、做一些超越“纯洁友谊”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不是病态,更不是什么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人怎么评价动物的这些事,我想动物是毫不关心的,因为对动物们来说,同性之间的“露水姻缘”或者长期伴侣,都是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生存对策。
作为正经科普订阅号,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说说几种动物的同性恋现象,解答一些常见的疑惑,估计看完之后你就会觉得:这真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Q1:求偶心切,错认成尴尬?
在遥远的澳大利亚,有几种园丁鸟,它们未成年雄鸟的羽色和雌鸟很像,于是成年的雄园丁鸟有时会把出现在眼前的小伙子错当花姑娘,对着它大跳求爱舞。
还有一些蛙类,由于雌性和雄性的体型、外表非常接近,在求偶场的一片混乱中,也经常有急昏了头的雄蛙死死抱住一位兄弟不撒手。
生物学家的好朋友——黑腹果蝇,也有些雄性个体由于基因特殊,无法分辨同类的性别,求爱时一不留神就找上了另一只雄果蝇……
更有甚者,别说是同性,抱着树枝、石头或玻璃瓶求偶的二货也不少见。
这些动物们追求同性未必是发自真心,而是遵循本能去求偶结果玩脱了。特别是雄性动物,当它们被荷尔蒙(激素)冲昏了头,废寝忘食地一遍遍求爱,时不常就忘了确认一下求爱对象的身份。
Q2: 没异性缘,找同性安慰?
在大型食草动物中,有许多种类的雄兽、雌兽都是在繁殖期才短暂相聚,平时则各自组团生活。也就是说,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它们身边都没有成年异性,只能跟性别相同的伙伴们一起玩耍。
于是在野生大象、长颈鹿、多种羚羊和鹿类的群体中,科学家都观察到了同性之间的亲密接触,乃至一段时期内恩恩爱爱、出双入对的同性“情侣”。而且无论雄性之间还是雌性之间,这种现象都不稀奇。雄性美洲野牛之间的交配次数,甚至比它们跟雌性的还要多。
好容易熬到了繁殖期,结果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总有一些家伙情场失意。
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年轻雄性,论强壮论经验都不是“成熟大叔”们的对手,在求偶场上只有打酱油的份儿。于是一些小伙子干脆早早退出竞争,相互“搞基”去也。而在雌多雄少的日本猕猴群体中,雌猕猴之间亲密的“百合”情侣也很多。
Q3: 找同性伴侣,不影响生娃?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130种鸟类中发现了“夫夫”或“妻妻”组成家庭、一起生活的现象,种类涉及到信天翁、火烈鸟、天鹅、企鹅,甚至家鸽。
有研究显示,15%的雌性西美鸥会跟同性伴侣配对成家,而雌性黑背信天翁的这个比例更高达31%!大家都跟同性谈恋爱,种族还能繁衍吗?
如果是一对雌鸟,它们完全可以在共同建起的爱巢里,一起照顾各自的雏鸟。
至于“夫夫家庭”就比较麻烦了,两只雄鸟的亲生孩子都不在身边,只好从旁边的其他同类家里偷蛋来孵,甚至干脆找块石头过过孵蛋的瘾……而且这样的同性关系,往往跟异性伴侣一样长久,经常能维持连续几年的繁殖期,甚至厮守一辈子。
除了抚养后代,同性伴侣们平时也会互相梳理羽毛、对唱“情歌”,亲密程度一点都不比异性伴侣差。
Q4: 同性玩亲密,有助于社交?
对于哺乳动物同性动间的交配行为,科学家一般称为“同性爬跨”。
非洲西部雨林里的倭黑猩猩,没有它们的近亲黑猩猩那么崇尚暴力,然而雌雄之间“男女关系混乱”,同性爬跨也很频繁。
原来,在由雌性主导的倭黑猩猩群体中,性行为代替了打架撕咬,成为它们解决冲突、确定地位的重要途径。在短尾猴、川金丝猴和蜘蛛猴等多种群居的灵长类动物中,同性爬跨也都是重要的社交手段。
好啦今天的讲课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