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我要分享 《芳华》 舞蹈的青春,舞蹈的年代

作者:清匆123 发布时间:2018-01-20 22:37:39

                                           

                                                                             舞蹈的青春,舞蹈的年代

        “1977年那个初秋,刘峰被我们逐出了红楼,在他临行前整理行李的那个晚上,小曼爱上了他。”

        故事的开头就注定这是一段冗长的回忆和历史。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处细微都投射出复杂的情结。我总隐约觉着,书的前半部分是《芙蓉镇》的剪影,后半部分与张悦然的《茧》极其相似。转折点即是故事的真正开始,但社会与人情的揭示,在上半部分尤为露骨。不同家境,不同教育,造就了文工团男男女女尚未完全成型的特点和品性,才使得一些事,印象极深。刘峰的宽容善良、小曼的孤独苦痛,林丁丁的世故残酷,郝淑雯的任性冷漠,在“触摸事件”中展露无遗。批评即是正义,时代是扭曲的,它是一根让人扭成捆绑“好人”的绳索,这是七十年代中国的痛。愚昧无知是一切苦难的根源。

        有两个场景在脑海中不断被勾勒。

        当小曼因为衣物问题而成为众矢之的,连叙述故事的第一人称萧穗子都鄙夷、不满、轻视小曼。那根本不是一件事,根本称不上是一件事!我分明看到小曼被排斥许久的心是无助愤怒的,她喊出了自己,在那么几秒。但无济于事。从小被轻视的小曼渴望在冰冷的人群中寻到热量。

         “触摸事件”之后的刘峰,因战而失去右臂,在所有人污蔑作践刘峰之时,刘峰的头缩回了两厘米,他彻底绝望了。但他还爱着那个爱慕的林丁丁,他还是诚恳地,尽力拉回误入歧途的陌生人。这又令我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那段跨越近百年的爱恋,神圣的,精神的。

        刘峰是一阵风,一股清流,在不断的被需要中寻自己的价值,在不断地付出中觅生命的意义。他是好人,如今看来,可以算作“烂好人”。那颗永不疲惫的心,也许在一夜之间被现实拖垮,但尚未毁灭。

        假如没有发生“触摸事件”,刘峰,也许依旧是那完美如圣人的刘峰,那个年年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的雷又锋。他会升官发财,会组建自己圆满的家庭,会有好人该有的生活。

        可惜并没有。文工团的所有人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生活。只有那个被鄙夷的小曼,无所求地过恬淡日子。

那是个最好、也是最坏的年代。他们有笑泪交织的芳华,用生命编织的时间的网,罩着整个年代,笼着整个青春。

        透过透明的玻璃窗,阳光在我的笔尖舞蹈。

        那些文工团的少年戴着军帽,一个个从书中出来,欢快在阳光中展现最青春的一面。没有排挤,没有尖酸刻薄,没有时代强加的思想牢笼,他们是最好的自己。

        时代的洪流不可逆转,何谓平凡,何谓伟大,何谓牺牲,何谓永恒。《芳华》是答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