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1题】孝心可鉴(王可欣)
孝心可鉴
王可欣
我非常认同材料中的一个观点,与其母亲节在所谓的''朋友圈"内晒对母亲的孝顺,倒不如老老实实地回家一趟,为母亲做一些实际的小事,比如刷刷碗,洗洗衣服等等。
然后,我想问大家一句:你们知不知道“孝”是什么意思?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人会拍着胸脯,自信地说:当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会说:“每个月,我会给双亲一笔丰厚的生活费,他们不必像其他家庭的老人苦苦劳累,难道这不是孝吗?”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会说:“每天,我都按照爸爸妈妈期待的方向发展,从来没有和他们发生口角。我这么听话,就是在孝顺了。”这些当然不是“孝”。夫孝,德之本也。“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为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当那些人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出“当然”两个字时,他们无法承受来自自己良心的不安。因为他们这样的行为只是尽到了作为子女的义务,而不是凭着自己本心去敬爱父母,孝顺父母。
那个成功的企业家,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每月汇给父母一笔钱的“任务”,也许有时候,他会因为繁忙忘记这件事,所以干脆把这件事交给下属,自己一身轻。不要说嘘寒问暖的唠嗑,就连一身问候,企业家也不曾给以。因此,他的身份只会是一个企业家,他无法胜任“儿子”这一角色。反观那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只是规规矩矩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在父母的安排中升学、毕业、结婚、生子……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父母产生一种“养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操纵着一个机器人”的错觉。父母从来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但绝不意味着他们失去自我。
很显然,我们都还不懂“孝”。当企业家难得回一趟家,母亲做上自己的拿手好菜,可是他却什么也没有说,举起手机,拍下一组照片,并配文:为母亲大展身手。他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并忙于回复,却没有注意到餐桌上的热气什么时候不再升腾了,母亲的心也逐渐冰封。才发现,企业家的财富无法温暖父母的心。唯有心与心的靠近才可以。学习优异的孩子常年在家,却只会在母亲节当天才会想着为母亲做一些事,可想想之后,却无从下手,只得拍下一些虚伪的照片来填满自己虚弱的心。
在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成长的同时,父母生命的沙漏也逐渐流失,散在无情的光阴里。难得的一次服侍,你们却举起手机,拍下佯装着的孝顺模样在“朋友圈”中晒。你们忘了照片后面,母亲的双脚还停留在空中等着你继续擦洗。我们的母亲真的已经老去,对于她们来说,无论是企业家的无尽财富还是孩子的俯首听命,都不能让她们从内心深处感到愉悦――唯有来自孩子内心的关怀。
所以我呼吁天下所有的“孩子”,不要让母亲对着虚假的照片去幻想你们的“孝顺”,拜托你们回家去看看她们吧,也不要求你们做一些小事情了。
作者姓名:王可欣
学校:浙江省回浦中学
年级:高一
年级:11班
指导老师:许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