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6题】历史将记住东方朔
历史将记住东方朔
程诚
曾有人说,美好的人生应该倒过来,从老气横秋到意气风发再到积极进取,最后天真无邪。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人能够做到的,能够将生命反过来的,应该是大智若愚的生命态度。倘若生命之中没有大智若愚的哲学智慧,那么总会产生更多的矛盾,每天都是针尖对麦芒。为此,应当感激将大智若愚提升到一个境界的东方朔。
当人们提到隐居,总是会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单单是因为他,人们甚至将菊花赋予了隐士的含义。然而到了隐居生活的后期,再也见不到这般心境。原因很简单,生活困苦,才华无所施展,又无力逃避现状。东方朔的心境就完全不一样,没人举荐,我自荐;汉武帝不知道我,那我就带着自己的五车书上京;皇帝把我当戏子一样的玩物,那么我就平时不正经,该说话的时候就好好说话。大概他上京之前应该想过许多问题,例如我有没有能力改变身边的事物,我有没有能力获得皇帝的青睐,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孟子曾说,一个管理乡镇的人,要和全乡镇的人才打交道;一个治理国家的人,要和全国的人才打交道。事实证明,陶渊明可能管不好一个乡,但东方朔能够参与国家的管理。
虽然如此,如今陶渊明的名声远远大于东方朔。这也的确令人感到困惑,在如今这样一个入世务实的社会中,宣扬入世的,反而却比出世的名声低微。不过这似乎也是应该的,大智若愚者,不会夸大困难,也不会过度张扬自己的主见。依稀记得去年的校运会,作为一名跳高裁判员,看见一大群未经专业训练的同学,一次又一次触碰跳高的竹竿,一次又一次失败,耳边充斥着初始高度太高的呼喊,也曾有过动摇,是不是应该降低高度。事实上,像东方朔这样的人,绝不会在面对事实面前退缩,会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即使真的面对难以逾越的高度,也不会夸大困难的程度,而会承认自己的能力仍需磨炼。事实也是如此,24人参赛,18人越过那个所谓太高的初始高度。
感谢东方朔,他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入世,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和外界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为自己寻找借口,学着妥协和让步。感谢东方朔,历史将会记住东方朔。
作者姓名:程诚
学校: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
年级:高三
班级:4班
指导老师:卢锦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