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11题】正确处理朋友圈的内与外( 孙燕萍)

作者:孙燕萍 发布时间:2017-11-14 19:38:05

【高中组第11题】正确处理朋友圈的内与外( 孙燕萍)
                                                                                 正确处理朋友圈的内与外                  
自打2012年新版微信发布以来,朋友圈,在手机里就是强力胶一般的存在, 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近来每逢母亲节,朋友圈里就涌现一群“晒母”大军, 有人说这种做法有爱,有人说矫情。事实如何当然不能妄断,但每种解读都并非没有道理。
    据统计,2015年初,微信超过一半的人每天至少打开微信10次,2016年,78.7%使用朋友圈,对比微博是它的两倍多,连微信创始人也呼吁不要花太多时间刷朋友圈。 每到节日、纪念日,朋友圈统一刷屏过节,母亲节圈里全部是赞扬母亲的。让人不禁追问:用朋友圈来表达自己,正确吗?
    实际上,做出肯定的判断很困难。尽管有些人极度训斥那些无论什么麻烦事,都爱在朋友圈里吐槽,什么感情都爱在朋友圈里表达,什么骄傲都爱在朋友圈里炫耀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认,朋友圈与我们联系很紧密,紧密而产生依赖,因依赖而厌倦,虽然倦怠又喜欢依赖,这种难以割舍的感情,不正投影出人们对朋友圈那种无法界定的感情吗?
    人是社会的动物,表达内心是基本需求,古今皆然。古人通过作诗画画表达感情,有白居易的“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有韩愈的“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无不吐露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现在网络社交的出现,微博,QQ,微信更是迈出了一大步,让人们无时无刻随时随地无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平白直述的语句,借助垂手可得的图片即可和认识、不认识的人分享。自古至今, 表达自己心声是人的本性需求!晒生活晒思想都是内心表达,是求关注求共鸣。简简单单的心声,其实不至于去评论优劣。
    对于那些拥有爱玩朋友圈的妈妈的孩子们来说,如果羞于面对面地吐露真心,那么朋友圈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妈妈热泪盈眶地逐字逐句阅读完你的心声,小心翼翼地看着与儿时的你的合照,乐呵呵得笑成一个小孩,朋友圈的价值,才真正达到。然而,仅仅将感情粘贴在机械的朋友圈,却忽视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交往,就会流失那些人类在交流中最真实,最原初的渴望,那些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是最可悲的。今天的母亲节,有好多孝子在朋友圈晒出母亲的照片,说着“我爱你,妈妈”可事实是妈妈并没有微信,网友不禁说“你妈在家,不在朋友圈”,有时间就回家陪陪长辈 别在朋友圈当孝子。
    发朋友圈并没有什么不好,跟家人朋友可以有一种天涯若比邻的交流。只是自己究竟是用什么心态去对待朋友圈比较重要,无论什么生活方式让自己舒适,不要迷失自我。合理利用朋友圈并没有错,重要的是用心去表达朋友圈解决不了的情。千万不要因为买了一个iphone8第一时间拿起手机炫耀,不要在和朋友聚会一开始便埋头苦刷,不要因为堵车而疯狂吐槽,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不必要,过分地依赖朋友圈。你可以在与朋友重逢后用朋友圈记录这久违的见面,你可以在堵车的时候用朋友圈呼吁大家少开私家车出行,可以在不久的将来用指尖重温自己往日的酸甜苦辣,适当地利用科技来寻求基础的共鸣。
    朋友圈内,是满足一时之感的高效。朋友圈外,是面对面的真诚与亲切,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圈内的高效,但朋友圈不是万能的,我们也不能忘记圈外的本真,愿你我都做一个有心人,与时俱进,不忘初心。   

                                                                                                                                                                                作者姓名:孙燕萍
                                                                                                                                                                                学校: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10
                                                                                                                                                                                 指导老师:陈世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