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7题】感谢诗词盛装莅临我的青春(吴玉君)

作者:吴玉君 发布时间:2017-11-14 19:23:00

【高中组第7题】感谢诗词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感谢诗词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一步踏尽一树白,一桥轻雨一伞开。
       想来初见你时也是这番光景。漫天飞花流转,独独撷了你这一枝。从此,春雨夏雷秋霜冬雪皆入我眼中。
即便自懂事起听的见的皆是你,我也固执地认为,那不是我和你真正的相识。我和你初识的那日,是再寻常不过的日暖春寒。春懒而起,触目所见的,不是雨打芭蕉的雨潺潺,不是流莺歌枝头,也不是案几上茶香泼书,只是窗沿那绽出了一点悠然的新绿。偏让我生了无限悸动,开出一朵清丽的花儿来,乍见之欢。只有一句“你是人间乍暖还寒时候,你是我无法宣之于口的欲语还休”萦上心头。
       后来,开始认真地与你相知。读诗,读谢康乐的空灵山水,读李太白的清风明月,读杜子美的民间疾苦,读王摩诘的大漠孤烟••••••读词,读柳耆卿的市井风光,读李重光的神秀凄婉,读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读辛幼安的沙场豪情••••••于是终于知晓,你是什么,是这人间道上的千万种风流织就的锦缎。那般的美色,教人醉,教人痴,教人无限欢喜。
       豆蔻十三余遇你,从此少女情怀总是诗。和易安一同“蹴罢秋千”,“我有红酥手,徒夸好颜色”。游故里的山水,“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远望寻树色,“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到一片竹林苍翠,“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而后再大些,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迷恋上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迷恋上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眼见乱红黄花,也要强自寻一点愁情来应景。如今想来忍不住一笑。只是那时是不懂这些词的真正好的,后来平静了重读才知自己的浅薄,慨叹一句,怪不得家家争唱饮水词。再之后,折服于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拜服于杜甫的济世情操、东坡的豪情赤壁,被陆放翁“一树梅花一放翁”俊逸吸引,又被他边塞大漠的壮阔热血所震慑••••••
       眼之所见,心之所至,开始尝试着自己写诗词,从格律平仄、意境炼字慢慢摸索,从一张机、两张机••••••我最不安最躁动的时期就这样度过。
       于是我看得见深山的清峻也看得见巷弄的杏花,你眼中的山川河流,是你行经路过的一切不朽。这是我的诗,也是我所见的远方。我登高山,云团触手可及;入幽篁,清蝉啼声凌凌。我行陌上,采桑姑娘归家;立渡头,渔翁江中唱晚。我留市井,小贩吆喝热闹;赴边疆,鼓角声声壮烈。历史长河浩浩汤汤,其间各种风情,皆在诗中。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喜欢你,没有缘由。若必须说一个,必是因为你的美罢。一个字,就是一个境,将诗人所思所想尽数收敛其中,然后留待后人游历。此间风华,难道不美?自你伴我走过这许许多多个春花秋月,自你生根在我的青春年岁里,不论是否闲暇,心中也自有一境,岿然不动,任这世界车水马龙我自悠悠。或携书卷玩味,博得一笑;或与三两好友相约,畅谈自在。
       且把桃花切一斤,换得三钱清风来。凡此种种,都是你予我,能与你相识相知,当真是荣幸之至。所以,万般感谢你莅临我的青春,予我春风十里温柔,照我心满堂明净。
      于是更欢喜那日与你相识相知,在这绚烂的青春,使我知史识人更明心,使我褪去浮华,心有桃源,使我能偶有所得,提笔而书,道一句:幸得与君相知,感怀万千。
      愿以我心诗行报君相知意。
                                                                                   作者姓名:吴玉君
                                                                                          学校: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10
                                                                                   指导老师:陈世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