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1题】始于心,终于行(唐怡悦)
始于心,终于行
叹人生,始于第一声啼哭,终于眼前的最后一缕亮光。人生始终,白驹过隙,亦如漫漫长夜般,遥无期;亦如脱弦利箭般,见于形。但无论人生漫长与否,总有一些东西会成为心中的牵绊,或喜,或忧,皆由心生,皆由心念。
但心中所念所想,所欲所求,不一定都能诸于行。是否,望见最后一缕亮光时,你有那么一刻在后悔,自己想做而从未做过的事,却终究是没有机会了。如果不愿后悔,那么请你再有一颗所念之心的时候,在你没有落下最后一滴眼泪的时候,做你心中所想,让青春不留遗憾。
如果你要问我,怎么才算让自己不留遗憾,我说不清。但闭上眼念旧时,记忆深处总有两个熟悉的身影印在脑海中。他们是自己所念之始,自己也将成为他们一生牵绊。他们是我们的依赖,我们是他们的牵绊,他们为我们做的不计其数,而我们为他们的付出却是屈指可数。回想过去,因为自己的羞怯,我们从未袒露真心,因为自己的叛逆,我们从未让他们安心。他们不奢求我们的回报,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忘记付出。因为他们——父母,也是自己的一生牵绊。
在最初的谆谆教导中,就不断告诫我们,人要懂得感恩,而最先感谢的便是父母的恩情。我已记不清自己为此叙写了多少篇文章,写“父母是如何的艰苦,为自己默默付出,自己又应该如何回报他们”,千篇一律,不过尔尔。这些都不过是自己的内心在笔尖的跳跃,但真正为此付出的却寥寥无几。当见了他们额上日渐明显的皱纹,他们发间隐约的白发,内心有了一丝动容,可是,仍是怯于行动。所谓的“难堪”、“要面子”,便成了这之间的屏障。与其在这里为自己的内心做足思想工作,不如为他们做出一点实在。
观鸟雀有反哺之情,叹彼间缺回报之行。在以后的以后,我们可能会如李密般,“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而我们,享自身之福之日长,而报养父母之日短也。我也并不想与他人一般同你讲漫长的“心灵鸡汤”,我只想让你知晓,我们之所想,皆是始于心。报养父母之情,且不在于一朝一夕,但说多了“感恩”之言,那也该言行合一。所以,愿你终于行。
作者姓名:唐怡悦
学校: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第一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6
指导老师:张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