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3题】再寒冷的冬季也有暖意(朱雨荷)
再寒冷的冬季也有暖意
朱雨荷
包利民曾经写道:“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冬季里,大自然偶尔会“小任性”一下,让这个季节略显温柔一些,寒冷不会达到极致,把凛冽刺骨演绎成了柔情似水,幻化成一种明朗的情调。清晨,一轮橘红色的冬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一层霞光涂抹在氤氲迷雾的大地上。人们在冬阳下眯着眼,沐浴着阳光的绵绵温意,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会相互念叨,哦,今年的冬天不冷或许会是个暖冬。阴冷了一段时日的冬天,终于洋溢着暖暖的日光,几乎家家户户皆趁着这明媚的暖光争先恐后地洗衣搓被单,翻晒被褥,仿佛要借阳光抹去冬季夜晚的寒意。晚上躺在接受了紫外线抚摸的被窝里,连做的梦都是那般的甜。我想,那时候熟睡中的人们应该是在感恩这大自然,感恩这冬季里的暖意吧!就如法国作家儒勒·米什莱曾这样说到:“阳光使在黑暗中追逐我们的恐怖却步,使梦幻的烦恼和痛苦消失,使困扰灵魂的骚乱思绪逃遁得无影无踪。”的确,任何人在阳光下都会有一种毛毯般厚实的安全感,会让人倍感踏实,暖意满满。
小的时候,妈妈做的小花棉袄是暖的,条绒面的小棉鞋是暖的,那是妈妈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它包含着妈妈的爱,妈妈的温情。一件粗棉布的小花袄,一双花棉鞋,再寒冷的天气,穿在身上都觉得倍感温暖。我穿着它在雪后凛冽的低温下,堆雪人,打雪仗,或许手脚早已冰冷,被寒冷侵袭得刺刺地发疼,可就不觉得冷,因为身上有妈妈亲手做的厚衣,有浓浓的亲情温暖着我,当然,还有一颗对妈妈的感恩之心在抵御着风寒。其实,寒冬里真正的温暖,是人间里纷纷点点的情与爱所营造出的安暖,我们与这些深情厚意里,走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日,那暖意诗意了整个季节。我们会说,那些落雪的光阴都是暖的。
记得林清玄先生曾写过一篇《木鱼馄饨》。那也是冬季里的一天,天空中飘落着丝丝小雨,沉重着力的木鱼声随着道路的颠簸,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着,老人之所以选择木鱼是想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老人在他岁月中沉静地敲打着一串云淡风轻的声音,这是在寒冬黑夜里对朴素生活的感恩,是对熟睡者心灵的温暖。这样在各自的小摊位上的人们,每天辛苦劳作,只为收获那微薄的希望。夜幕降临时,一家人粗茶淡饭,却吃得有滋有味,小日子经营得顺风顺水,这又何尝不是一份寒冬里的温暖。他们的温暖情愫来自心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向往,是一份对生活的感恩,在温暖着他们。
这世间的暖意是可以听得到的,若心静时,万声皆如天籁,流淌成脉脉轻暖,濯风尘,涤旧绪,感恩和希望便焕发出一种新的生机,再寒冷的冬季也会有暖意,那暖意自然是妙不可言。
作者姓名:朱雨荷
学校: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9班
指导老师:周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