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绮贞——一个小众的歌手
“每个粉丝都盼望一次热闹非凡的盛会,在台下疯狂喝彩。可是对你,我宁愿不喝彩,不欢呼,我只静静地坐在那里,听你。“
我和绮贞,就我俩
我喜欢一个女歌手,叫陈绮贞,英文名是Cheer,这个单词有喝彩的意思,不过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让我近距离地听她歌唱,我宁愿不喝彩,不欢呼,无论慢歌快歌,都只求一份彻底的宁静,那不是窒息的压抑,而是一只躁动的猫也有的那样一天:躺在主人的怀里,任其温柔的抚摸也不会出声。
陈绮贞的歌声就是那样一双温柔的手,因为她于我而言是一个心灵深处的朋友。
我不知道哪个歌手还重复过她那样做唱片的方式,录好歌做好CD,自己捧着箱子到CD店给老板,从来没有考虑过销量,也没有更多的心思放在包装上,她做音乐的方式只是 “做音乐“而已——自己写好词曲,在自己的录音室里弹着吉他录音,做好后期。这是最简单的程序,却因为而显得纯粹自然。听她的《华丽的冒险》,你就会不自觉地置身在一个万花筒中,看着世界风景不停变换,想着自己的心路历程。旋律总是由此及彼地触发很多,所谓若即若离的未来,所谓懵懂决绝的青春。
就算她年近三十,听她唱“When I am after
前年在某本杂志上,我看到了某本人物杂志评选了港台大陆十大INDIE女歌手,他们将这个字幕清楚地登在了杂志的封面上,有趣的是,下面有一行更大的字:
“为何没有陈绮贞“
不知道此举是欲盖弥彰或是怕众怒难犯,总觉得特别好笑。这篇杂志花了好几页阐述了原因,归结了起来就是他们认为,陈绮贞十几年如一日的独立着,从小众慢慢走向大众,终于褪下了INDIE的光环。
也许他们不了解,就如陈绮贞一个人安静地唱着那样,她的听众也只有在一个人安静地听着的时候才会迸发最大的感动,那是一种听众与歌曲间的密语。哪怕成千上万的人们坐在台下,欣赏着陈绮贞的演唱的时候,每个人觉得这有如一次两人之间的愉快的对话,关于一个遥远但熟悉的朋友和你之间的罢了。
不过诚如所言,当我初中第一次和旁人提起陈绮贞时大家的不知所云到现在贴吧里来自各路的歌迷兴奋地交
离开你的我,不论过多久,还是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