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6题】 创新从需要中来(吴思齐)
高中组第6题
创新从需要中来
仙居城峰中学 高二(1)班 吴思齐
古往今来,我们阅览人类历史,作为人类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我们每一次回头,不难发现:历史上不乏创新,但真正体现价值的又有几个?
有了创新,却毫无作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永动机,一个曾经被无数人研究过的课题,这当中包括了不少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尽管他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结果是残酷的:永动机不可能存在。
永动机不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其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另一方面在于:其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一种实际需要。无论在哪个年代,不管人类发展到何种程度,与永动机所创造的“无限大”能量相比,人类的实际需要永远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永动机完全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它的内在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任何创新的出现,必定出于实际的需要,不存在脱离实际社会需要的创新。否则,这类创新只能像永动机一样,只讲求理论,现实中毫无价值可言。
一九零三年,一个值得被铭记的年份——就在这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首架飞机,这是个极其有用的科学成果,而其发挥作用的前提,便是符合了人类社会的实际需要。
飞机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那是个历史上人类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的铁路等陆路及船等水运的方式已经开始显现他们固有的缺陷。出于进取,人类必须在交通运输上做出革命。而飞机的出现,正好尽可能地补全了当时交通方式的空缺。所以飞机的诞生,这一创新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存在实际需要的必然结果。
当然创新的存在,更是社会发展需要中的必然,是实际需要在不断明显中的主要结果。
试想,假使当初莱特兄弟发明的不是飞机,而是航天火箭,暂且不说当时科技的发展可能,在当时人类的实际需要还未如此超前的情况下,火箭有用武之地吗?
如果当时采用火箭作为运输工具,那么结果将是无法想像的:成本过高、危险性太大等一系列威胁当时社会有限生产条件的问题,都将影响社会的稳步发展,这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了。
所以,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创新,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超越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创新是无用的,甚至会阻碍人类的发展。
创新对于人类的影响是极大的,可我们也不该忽视:一切生命的存在,都必须有创新的支持。而这种创新所针对的根本性实际需要,便是维系某一创新存在的根本社会条件。
宏观生命的发展历程,无数的物种由于不同的不利条件而灭绝了。这便是其无法在实际需要中通过创新来改变现状的结果。
猛犸象是更新世时期的强大物种,因逐渐失去了原本适应的环境,数量大大减少,直至灭绝。
在那个年代,猛犸象的实际需要已经改变,而它们却不知及时变通,导致这一物种必将被自然所淘汰。
生命对于实际需要的创新,是必要的。创新要有时代性,一切创新都必须随着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即便在当今,物种的分布仍是不均匀的,也不会均匀。拿老虎的例子来讲:中国东北部有东北虎,孟加拉地区有孟加拉虎,美洲地区有美洲虎。同样属于老虎这一类,可它们任意一种的分布地区都是不可以随意更换的。
可见,不同物种各自的发展创新,总是符合各自的实际需要,一种实际需要只能有一种或几种差别不大的最适宜的创新。生命对同一实际需要的创新能力必然是有限的。
综合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创新从需要中来,有需要,才有创新的必要。
现在,人类的发展也遇到了空前难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环、环境污染、、、、、、
的人类,又会如何去创新发展,以适应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呢?
作者姓名:吴思齐
学校:仙居城峰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2班
指导老师: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