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0题】人在创新中书写进步(程冬)
人在创新中书写进步
程冬
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可见,在人生中,创新是身旁的路灯,照亮前进的道路;创新是眼前的大海,汇集万涓的细流。所以,只有不断创新,世界才能进步。
马云懂得创新。因此从一个“阿甘”般的义气少年到一个“铁嘴”的大学老师,从大洋彼岸“触网”到创办中国第一家网站,中国电子商务之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用他的睿智与汗水演绎了如好莱坞大片般平步青云的传奇人生。在马云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突然宣布卸任CEO一职。人们惋惜时,他又退而复出,组建网络科技公司,重出江湖……他不断超越自己,其中这就是创新的力量。他实现了很多最初的梦想,并且一直都在追梦的路上。他说,成功不可复制,但其实,梦想的路总有雷同,就看你是否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村上春树懂得创新。村上春树如今是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但是在他默默无闻之时,面对文学的岔路口——一条传统之路与一条鲜少有人走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之路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他曾说自己想写别人写不出的作品,在文学路上孤独前行。幸而,他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恰恰是村上作品的特点,那就是他的现代性。对他来说,能创造这种都市化的真实,已经是弥足珍贵的了。正是这种对于父辈文学近乎拒斥的独立人格,为村上春树走出属于自己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而对牛顿来说,晚年的他不懂得创新。年轻时因一个苹果发现了地心引力,之后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惊人成就。而晚年的牛顿除了升官发财再无其他骄傲之处,而且官迷心窍,没退休一直干到85岁退休。期间,写了150万字的神学著作跟上帝掏心窝子。并且沉迷于研究炼金术,花费十多年''潜心''研究上帝,在迷信中一点一点''浪费''黑发,将自己的创新精神丢入大海,赔上了自己的大好时光。由此看来,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会因为不创新而黯淡无光。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必需的一种精神。因为创新,才会有莱特兄弟的冲上云霄;因为创新,才会有打破权威的量子力学;因为创新,才会有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因为创新,才会有海尔企业发展的不断动力……为你自己插上一双翅膀,可以在创新中书写进步。
作者姓名:程冬
学校:浙江省德清求是高级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16班
指导老师:陶锦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