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2题】灵感的土壤(陈璐薇)
高中组第2题
灵感的土壤
陈璐薇
滴答,滴答,屋檐的雨滴拍打着树叶,我面对一张白纸,又是一片空白,飞快翻着泛黄的纸页,一张白鹅图缓缓掉落......
白鹅是从小学语文书里丰子恺的《白鹅》中描绘的。小小的纸页泛黄,生硬的线条依旧清晰,轮廓却有模有样地被描出来。细细看着,似在寻找灵感,又似在见证时光的印记。这是丰子恺的漫画,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华丽的人设。他的笔下,白鹅赋予了人的个性,步态从容,颇有领导者的风范;儿童在《瞻瞻底车》中自娱自乐,那是由两个薄扇拼接的脚踏车,看似寥寥,却反映了儿童独具的创造艺术;阿宝蹲着给凳子穿鞋,与凳子亲切交谈:“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而他如蝴蝶敛住翅膀同青虫一起爬行,从中孕育灵感,化为惊众一笔。
上海的《新闻报》曾评价“丰子凯画画不要脸”,丰子恺看后大吃一惊,心想:我与作者无冤无仇,竟遭此辱骂?待看完全文,却露出会心的微笑。原来他的漫画人物大都没有眼睛鼻子。略去人物面部描写,这种风格在当时颇受争议。在<我的漫画>中,丰子恺怎么说:”有的人看了我的画,惊骇地叫道:噫,这人的四只手指连成一块的,更有细心的人说:”眼镜玻璃后面怎么不见眼睛?”
他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文艺大师。他将生活和爱细细的描绘,细细捡拾,化为灵感,成为艺术的一笔,灵感的“土壤”,需要“阳光”温暖,需要“水源”滋养,需要“生物”添机。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情味,画里有诗,读画,才懂他的漫画中所含的意味。
丰子凯这些“不要脸”的漫画传到印度。泰戈尔这样说:“这几幅画,用寥寥几笔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脸上没有眼睛,却知道他在看什么;没有嘴巴,却知道他在说什么。’’因为他的创作灵感只源于生活的微小之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意识从此诞生,灵感便从生活中来。而并非在思考的延长线上产生。有人说天才不同于常人的一点,便在于他能珍惜,珍惜自己心灵的微光,而那一丝微光,便源于生活中的微笑之处,并用他浇灌灵感的土壤,使之开出独一无二的花。
丰子恺也正因为用其浇灌灵感的土壤,再加上“不要脸”的独特风格,产生意到笔不到的悠远意味。他在渐里写道:“一粒沙里看出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在你手中盛往无限,一时间里便是永结。”在一草一叶中捕捉灵感,一但有土壤,阳光,雨露,它就会拔节,开花,灿烂一片。
合上泛黄的纸页,我抬起头:雨过天晴的窗外,散发缕缕青草气息,丝丝鸟鸣花香。我走出门外,踏上那片灵感的土壤。
作者姓名:陈璐薇
学校:浙江省仙居县城峰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2班
指导老师: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