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长安--第三届新锐写手评选征文
作者:Lynes
发布时间:2012-06-24 02:28:00
鹊起莺飞,天明水秀,柳沂坞就这样安详地躺在俏美的江南一隅,然而近些时日一向平静的小村庄与往有所不同,原来村中才俊薛律高中状元的消息点燃了整个柳沂坞,当其他同去长安赶考的当地青衫将此消息带给薛律的结发之妻妘娘,她自然是喜笑颜开,还没准备怎么庆祝,倏然之间薛府便门庭若市,众多前来道喜的村民一下子让妘娘不知所措。妘娘脸上扑着淡淡的水粉,着一身白素裙衣,轻盈的步伐宛若垂柳摇曳,在客厅招待着宾客,若不是薛律的当家大哥薛齐见过世面,否则妘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薛家在当地稍有名望,更何况现在又出了个状元郎,面对贺喜,此时此刻的妘娘对状元夫人的头衔无太多盼头,只是希望薛律能早日归来,却然这一切只是一场漫长守候的伊始,相思的烟罗徐徐萦绕起妘娘周身。
一年秋
科举后,再无长安贵客,薛律却似悠悠白云,杳无音讯,村中开始传言他贪图富贵抛弃糟糠,而薛家苦于多余人手可以去长安一探究竟。妘娘一双秋水望断相思,原以为彼此可以死生契阔执子之手的人,却成了梦中的一点嫣红。新婚的喜联还未撕去,妘娘仍记得自己当晚的缡红妆,如出水朱莲靓丽明人,对寻常女子来说,如此之遇,甚是优渥。可俄顷之间,那连理被下如今只留一人温存,白衣苍狗,偏到鸳鸯两字冷,叫人梦里花落知多少,思量,思量,焉得不思量?
夜晚,萧瑟秋风在妘娘耳边呢喃着什么,她恍然拿起针线,赶制秋衣,生怕薛律归来无衣可添,。阵阵砧声犹如细碎零落一地,年年秋日为他添制寒衣,如斯为常,也总念年年秋日应是此番情景,可当下疏窗未改,人也不在,她心意暗淡。房门被人轻轻推开,发出木头与木头摩擦的“叽啦”声,妘娘心头砰然一动,可定睛一看原来是薛母,她放下手中针线赶忙上去恭迎:“娘,这么完了,您怎么来了?”
“我见你房灯亮着就进来看看。”薛母看见枕边的针线,“还在为律儿缝制寒衣吗?这些交给下人做就行了。”妘娘低头默然,半晌才开口说话:“相公说过他喜欢穿我做的衣服。”薛母摇头叹气:“律儿能娶你为妻,是他三生修来的福啊。”此时薛母的言语中夹杂着些许咳嗽。“娘,我扶你回房吧,秋夜以凉,还是身体为重。”“也好,也好。”薛母在妘娘的扶持下挪步回房。
一个月后,秋衣制成,是一件白色的厚长衫,妘娘无数次痴想,薛律身着此衣,跨一匹骕骦疾驰而归,而她正伫立在村口等待。夕阳迟暮下,他含情脉脉地端详她的逆光侧脸、睫羽和脸上细微的痣记,随即他一把搂住她,却没看见她笑起来,眼角有细小的纹。
“少夫人,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妘娘沉浸在幻想中,恍惚醒来发现自己仍站在村口怀抱长衫,今日他依旧是人影未归,她略带幽怨地对着身边的丫环说:“回去吧,不等了。”
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夜雨敲打着檐下的铃铛,银铃声声像极了女子的哭诉。
两年夏
“王车夫,停一下。”妘娘从寺庙为薛律祈福而归,途经她与薛律初次邂逅的桑田,桑田边还有丝丝杨柳。妘娘静坐在车轩中,望着陌上嬉戏的孩童,心中怅然若失,若薛律不离,她与他也应膝下有子,然而待得两年光阴流尽,薛律依然只是妘娘心头那断线的纸鸢,飞越了千山万水也始终觅不到一点音信,正所谓思念无凭据,愁情如春草。
妘娘故地重游,徒生万般滋味,她走下车一步一步靠近桑田,眼神中充满着思慕,仿佛薛律就在那不离不弃。
“少夫人,天这么热,还是上车吧。”王车夫想到妘娘近日身体欠安,生怕她热出病来,“府中还熬着药呢。”
六月的天如孩子的脸,王车夫话音刚落,乌云便似波涛一般翻涌而至,如一层绸布遮盖在天穹,闷热的环境让妘娘喘不过气来,突然就昏倒在桑田。
梦中,还是那片桑田,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书生在她面前作揖问路,“鄙才薛律,敢问姑娘家住何方?”“在那山花烂漫处。”她笑靥如花。梦醒,妘娘见自己已身处家中,她背靠床榻,轻柔太阳穴,以消去昏迷带来的些微头疼,她不由自主地下床走到偏室书房,看着曾经薛律用过的笔墨纸砚,竟无语凝噎。那时她为他泼茶香墨,他为她临行书帖,手把手教她识字读文,她浅笑安然的脸,新阳熠熠,一如她的人温暖和煦,她爱他爱得那般静好,似是甘心陪衬,为他隐没在那山花烂漫处。
窗外细雨婆娑,他离去的静谧时光中,总会下一些莫名的雨,或滂沱,或微茫,或短骤,或缠绵。雨丝飘进房内,落在临窗的茶几上,茶几上有一本布满尘埃的书,她拿起,原来是《诗经》……
“薛郎,这句诗写的是什么呀?”“让我看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薛律笑着说,“妘娘是文静而美好的女子,我呢非常喜欢你。”妘娘面扉微红,低头说:“我去看看汤煲好了没有。”然后一脸笑意地蹜蹜离房。
如今书房徒留伊人,窗外那霏微的细雨也不再沙沙作响,妘娘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歌谣:“桑外烟柳影杳然,相思难散,相思难散,盼君归期空传雁。雨歇微凉云霏栏,不见长安,不见长安,秋水望穿泪阑干。”忽有人推门进房。歌声戛然而止,丫环碧儿端着碗说:“少夫人,请服药。”
那天的药好苦,而她有无处可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五年冬
腊月廿八,年关期至,家家户户准备聚首团圆。妘娘孤立雪中,不知在想什么。寒风中似乎藏着绵针,吹在人脸上扎得生疼,可这全然敌不过心中的那道疤。五年时间像是把她对他的思念稀释,将情感洗得发白,只是每天清晨醒来,她望着孤枕会莫名地失神,或者说在淡烟软月之下,她觉得他就像那月山桂花,在面前杳不可触。
“妘娘,不要站在外面了,小心受寒,”薛母坐在大堂呼唤着妘娘,“你去叫下齐儿和赵员外,可以用膳了。”“是,娘。”
客房之中,薛齐从赵员外口中得知从长安来了位回乡省亲的包大人,忙不迭地作揖感谢:“多谢赵兄,明日我便敢去县城,若真得我弟音讯,他日更将登门拜谢。”“薛兄,言重了。”而妘娘在房门外无意间听得一清二楚。
次日,天蒙亮,还下着鹅毛大雪,薛齐匆忙跑到后院马厩,而王车夫早已等候多时。
“怎么样?”“老爷,按你昨天的吩咐,马车已备好了。”“那快带我去县城。”薛齐说道。“是,老爷。”
随着一声马嘶撕破寂静,车冲薛家马厩驶出。“吁。”车还未出后院,王车夫便停下了车,“老爷您看。”
薛齐从轩中探出头来,,看见妘娘头上顶着积雪,如一树梨花站在雪中。“大哥,昨天……我不小心……听……听见你和赵员外的谈话,你……能不能带上我。”妘娘已冻得瑟瑟发抖,薛齐怕捱下去她的身子会受不了,便勉强让她上了车,“王车夫,去拿条棉被来给少夫人取暖。”
自从昨天听说长安来了位包大人,妘娘心中的所有思念都从尘封的书房中一涌而出,她原以为用一把锈迹斑斑地铜锁锁住书房,便可以放下所有痴缠,让思念搁浅,直到昨天,她才知道,姻缘似一把坚如磬石的同心锁,生生地将她和薛律永远地锁在了一起。
到达县城,已是晌午。王车夫在包府宅邸勒马停车说:“老爷,到了。”妘娘一听急蹿下车,一点都听不见薛齐在后面喊“妘娘别急。”妘娘想冲进包府,却被府衙拦住,“官差大爷求你行行好,放我进去吧。”府衙全然不懂怜香惜玉,像看门恶犬一样把妘娘推倒在地,“哪来的疯女人,包大人岂是你想见就见的。”“妘娘,没事吧。”薛齐赶来扶起倒地抽泣的妘娘,然后走向府衙作揖问候,“这位官差,麻烦通融一下,我们真找包大人有急事。”府衙面露不屑:“包大人今个不在府中。”薛齐从袖中掏出一锭白银塞到府衙手中:这点小钱,给官差大爷买酒御寒吧。”“这个好说,这个好说,你们等着我就去通报包大人。”
在包府偏厅等候近一个时辰,包大人才带着一位少年前来。“本官就是包禄,这位是犬子包览。”包大人坐下向两位说道,“说吧,找我何事?”“禀大人,草民柳沂坞薛齐,这是鄙人弟妹妘娘。”薛齐和妘娘一起向包大人鞠躬行礼,“在下有一弟,名唤薛律,五年前高中状元,可至今尚未归家,据说大人是从长安回来的,可否知道一二?”
“什么薛律,什么状元,本官没听过。”
“可是,大人……”“好了好了,你们回去吧,本官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薛律还未把话说完,便当场吃了闭门羹。
“扑通”一声,只见妘娘双膝跪地。
“你这是干嘛啊?”包大人诧异地望着眼前这个女子。
“包大人,我夫君已五年未归,望大人行行好,告诉我们薛律下落吧,以便让我夫妻二人早日团聚啊。”
“这干我何事。”包大人俨然不耐烦了,“来人啊,送客。”
“妘娘,咱们走吧。”薛齐扶着泣不成声的妘娘不舍而去。
“爹。”包览走到包大人面前说,“他们所说的薛律不就是那个拒做驸马,而被皇上赐其出家的落魄状元吗。这个满朝百官人人皆知,爹怎么说不知道啊。?”
“孩儿,这人已惹得龙颜大怒,如果今日我将此事说出去,让皇上知道,我这乌纱帽可就不保了。”
“可是……”
“孩儿,官场之道,你还不懂。”
雪花在空中彷徨弥漫,模糊了妘娘眼际,她始终觉得她与他只差一庹的距离,可惜这距离太短,放不下太多思念。她坐在车轩中一言不发,泪眼婆娑。五年的思念在四季中泼墨挥毫,然又无法勾勒出她此刻那厮惆怅,五年,与其说是在等薛律归来,倒不如说是她在等自己死心。
“大哥,”妘娘开口说。“我有事想和你说。”“什么事?”
“我要去长安。”
十年春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十年又是一个轮回,十年寒窗,只为一日金榜,就是十年前的这个时候,薛律为了一纸功名别了妘娘,倘若当时她知道一切会是今时今日情形,她断然不会放他离去。然而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新皇帝的登基才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听说了吗,新皇帝登基了。”“嗯,据说还是个女的,叫武什么来着?”“不过还说,新皇帝登基后,已经大赦天下了。”“真的吗,那太好了,我那因为偷鸡被抓的发小可以提前回来了。”
正当满大街的人都在讨论新皇帝的时候,薛府则在准备践行宴。寺院内,妘娘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菩萨,愿保佑我此去长安,一路平安,保佑薛郎安然无恙。”
“少夫人,该回去了,府中践行宴应该准备好了。”“嗯”
宴席上,薛齐对着赵员外之子赵宁说:“赵侄儿,薛家苦于无多余男丁可以陪妘娘上路,那么一路上妘娘就麻烦你和赵员外照顾了。”
“伯父,言重了。伯父和家父深交,薛家有事相托,我和家父定义不容辞。”赵宁说,赵员外也在一旁点头。
“齐儿啊,净知道叫人家帮忙,也不祝赵秀才金榜题名。”薛母说
“娘说的是,那老夫就敬侄儿一杯,祝你高中。”
“不敢当,不敢当。”
此时,李管家行色匆匆跑上来,说:“薛老夫人,老爷,赵员外,赵秀才,少夫人,好。”
薛母一脸愠色,“李管家,怎么回事,没看见我们正在和赵员外用膳吗?”
“老夫人,二少爷他回来了。”李管家顾不得赔罪。
“在哪里?”妘娘一听激动得将手中的筷子摔落在地。
“就在大门外。”
妘娘拼了命地快步跑去,脑海里不断地想象薛律的容貌,生怕自己已经忘了他。在府外,妘娘看见一人身着白衫,却是一个光头,没有她想象中的那头青丝,但从那熟悉的双眸中,她确信薛律回来了。
“妘娘。”薛律望见她。
妘娘冲上去一把抱住他,言语都在发颤,说不出一句话。“妘娘,别哭了。”薛律看着妘娘双眼已是泪光斑斑,不免心疼。
众人此时也赶了出来。薛母上来也已泣不成声:“律儿,你终于回来了。”薛齐则说,弟弟你的头发呢?”
回到府中,薛律将自己被皇帝罚去当和尚的事告诉了大家,正当大家吁叹不已的时候,李管家又上来了,“老爷,知府大人来了。”
“有请。”
在礼节性的问候之后,知府大人也坐进了宴席,他首先向薛律敬酒,“薛状元,下官敬你一杯。”在薛齐的眼神示意下,薛律不情愿地拿起酒杯:“知府大人,有礼了,可是在下已经不是状元了。”
“对,对,对,下官记性不好。”知府大人略有失态地笑道,“忘了您已经是薛侍郎了。”
大家听得是一头雾水,薛律则不动声色饮酒,任凭知府大人在一旁溜须拍马,“薛侍郎年少有为,才华出众,望以后在长安可以为下官多多美言。”
“这恐怕在下要辜负大人的期望了。”薛律放下酒杯说,“这次回来之前,我已经向武帝辞去了侍郎一职,只想一直带着柳沂坞。”
“为什么?”知府大人问道。
薛律转头望着妘娘,看见她眸中有些许疲惫,还有那十年来因执着等候而留在眼角的细微皱纹,然后深情地说,“因为在这里望不见长安。”
一年秋
科举后,再无长安贵客,薛律却似悠悠白云,杳无音讯,村中开始传言他贪图富贵抛弃糟糠,而薛家苦于多余人手可以去长安一探究竟。妘娘一双秋水望断相思,原以为彼此可以死生契阔执子之手的人,却成了梦中的一点嫣红。新婚的喜联还未撕去,妘娘仍记得自己当晚的缡红妆,如出水朱莲靓丽明人,对寻常女子来说,如此之遇,甚是优渥。可俄顷之间,那连理被下如今只留一人温存,白衣苍狗,偏到鸳鸯两字冷,叫人梦里花落知多少,思量,思量,焉得不思量?
夜晚,萧瑟秋风在妘娘耳边呢喃着什么,她恍然拿起针线,赶制秋衣,生怕薛律归来无衣可添,。阵阵砧声犹如细碎零落一地,年年秋日为他添制寒衣,如斯为常,也总念年年秋日应是此番情景,可当下疏窗未改,人也不在,她心意暗淡。房门被人轻轻推开,发出木头与木头摩擦的“叽啦”声,妘娘心头砰然一动,可定睛一看原来是薛母,她放下手中针线赶忙上去恭迎:“娘,这么完了,您怎么来了?”
“我见你房灯亮着就进来看看。”薛母看见枕边的针线,“还在为律儿缝制寒衣吗?这些交给下人做就行了。”妘娘低头默然,半晌才开口说话:“相公说过他喜欢穿我做的衣服。”薛母摇头叹气:“律儿能娶你为妻,是他三生修来的福啊。”此时薛母的言语中夹杂着些许咳嗽。“娘,我扶你回房吧,秋夜以凉,还是身体为重。”“也好,也好。”薛母在妘娘的扶持下挪步回房。
一个月后,秋衣制成,是一件白色的厚长衫,妘娘无数次痴想,薛律身着此衣,跨一匹骕骦疾驰而归,而她正伫立在村口等待。夕阳迟暮下,他含情脉脉地端详她的逆光侧脸、睫羽和脸上细微的痣记,随即他一把搂住她,却没看见她笑起来,眼角有细小的纹。
“少夫人,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妘娘沉浸在幻想中,恍惚醒来发现自己仍站在村口怀抱长衫,今日他依旧是人影未归,她略带幽怨地对着身边的丫环说:“回去吧,不等了。”
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夜雨敲打着檐下的铃铛,银铃声声像极了女子的哭诉。
两年夏
“王车夫,停一下。”妘娘从寺庙为薛律祈福而归,途经她与薛律初次邂逅的桑田,桑田边还有丝丝杨柳。妘娘静坐在车轩中,望着陌上嬉戏的孩童,心中怅然若失,若薛律不离,她与他也应膝下有子,然而待得两年光阴流尽,薛律依然只是妘娘心头那断线的纸鸢,飞越了千山万水也始终觅不到一点音信,正所谓思念无凭据,愁情如春草。
妘娘故地重游,徒生万般滋味,她走下车一步一步靠近桑田,眼神中充满着思慕,仿佛薛律就在那不离不弃。
“少夫人,天这么热,还是上车吧。”王车夫想到妘娘近日身体欠安,生怕她热出病来,“府中还熬着药呢。”
六月的天如孩子的脸,王车夫话音刚落,乌云便似波涛一般翻涌而至,如一层绸布遮盖在天穹,闷热的环境让妘娘喘不过气来,突然就昏倒在桑田。
梦中,还是那片桑田,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书生在她面前作揖问路,“鄙才薛律,敢问姑娘家住何方?”“在那山花烂漫处。”她笑靥如花。梦醒,妘娘见自己已身处家中,她背靠床榻,轻柔太阳穴,以消去昏迷带来的些微头疼,她不由自主地下床走到偏室书房,看着曾经薛律用过的笔墨纸砚,竟无语凝噎。那时她为他泼茶香墨,他为她临行书帖,手把手教她识字读文,她浅笑安然的脸,新阳熠熠,一如她的人温暖和煦,她爱他爱得那般静好,似是甘心陪衬,为他隐没在那山花烂漫处。
窗外细雨婆娑,他离去的静谧时光中,总会下一些莫名的雨,或滂沱,或微茫,或短骤,或缠绵。雨丝飘进房内,落在临窗的茶几上,茶几上有一本布满尘埃的书,她拿起,原来是《诗经》……
“薛郎,这句诗写的是什么呀?”“让我看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薛律笑着说,“妘娘是文静而美好的女子,我呢非常喜欢你。”妘娘面扉微红,低头说:“我去看看汤煲好了没有。”然后一脸笑意地蹜蹜离房。
如今书房徒留伊人,窗外那霏微的细雨也不再沙沙作响,妘娘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歌谣:“桑外烟柳影杳然,相思难散,相思难散,盼君归期空传雁。雨歇微凉云霏栏,不见长安,不见长安,秋水望穿泪阑干。”忽有人推门进房。歌声戛然而止,丫环碧儿端着碗说:“少夫人,请服药。”
那天的药好苦,而她有无处可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五年冬
腊月廿八,年关期至,家家户户准备聚首团圆。妘娘孤立雪中,不知在想什么。寒风中似乎藏着绵针,吹在人脸上扎得生疼,可这全然敌不过心中的那道疤。五年时间像是把她对他的思念稀释,将情感洗得发白,只是每天清晨醒来,她望着孤枕会莫名地失神,或者说在淡烟软月之下,她觉得他就像那月山桂花,在面前杳不可触。
“妘娘,不要站在外面了,小心受寒,”薛母坐在大堂呼唤着妘娘,“你去叫下齐儿和赵员外,可以用膳了。”“是,娘。”
客房之中,薛齐从赵员外口中得知从长安来了位回乡省亲的包大人,忙不迭地作揖感谢:“多谢赵兄,明日我便敢去县城,若真得我弟音讯,他日更将登门拜谢。”“薛兄,言重了。”而妘娘在房门外无意间听得一清二楚。
次日,天蒙亮,还下着鹅毛大雪,薛齐匆忙跑到后院马厩,而王车夫早已等候多时。
“怎么样?”“老爷,按你昨天的吩咐,马车已备好了。”“那快带我去县城。”薛齐说道。“是,老爷。”
随着一声马嘶撕破寂静,车冲薛家马厩驶出。“吁。”车还未出后院,王车夫便停下了车,“老爷您看。”
薛齐从轩中探出头来,,看见妘娘头上顶着积雪,如一树梨花站在雪中。“大哥,昨天……我不小心……听……听见你和赵员外的谈话,你……能不能带上我。”妘娘已冻得瑟瑟发抖,薛齐怕捱下去她的身子会受不了,便勉强让她上了车,“王车夫,去拿条棉被来给少夫人取暖。”
自从昨天听说长安来了位包大人,妘娘心中的所有思念都从尘封的书房中一涌而出,她原以为用一把锈迹斑斑地铜锁锁住书房,便可以放下所有痴缠,让思念搁浅,直到昨天,她才知道,姻缘似一把坚如磬石的同心锁,生生地将她和薛律永远地锁在了一起。
到达县城,已是晌午。王车夫在包府宅邸勒马停车说:“老爷,到了。”妘娘一听急蹿下车,一点都听不见薛齐在后面喊“妘娘别急。”妘娘想冲进包府,却被府衙拦住,“官差大爷求你行行好,放我进去吧。”府衙全然不懂怜香惜玉,像看门恶犬一样把妘娘推倒在地,“哪来的疯女人,包大人岂是你想见就见的。”“妘娘,没事吧。”薛齐赶来扶起倒地抽泣的妘娘,然后走向府衙作揖问候,“这位官差,麻烦通融一下,我们真找包大人有急事。”府衙面露不屑:“包大人今个不在府中。”薛齐从袖中掏出一锭白银塞到府衙手中:这点小钱,给官差大爷买酒御寒吧。”“这个好说,这个好说,你们等着我就去通报包大人。”
在包府偏厅等候近一个时辰,包大人才带着一位少年前来。“本官就是包禄,这位是犬子包览。”包大人坐下向两位说道,“说吧,找我何事?”“禀大人,草民柳沂坞薛齐,这是鄙人弟妹妘娘。”薛齐和妘娘一起向包大人鞠躬行礼,“在下有一弟,名唤薛律,五年前高中状元,可至今尚未归家,据说大人是从长安回来的,可否知道一二?”
“什么薛律,什么状元,本官没听过。”
“可是,大人……”“好了好了,你们回去吧,本官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薛律还未把话说完,便当场吃了闭门羹。
“扑通”一声,只见妘娘双膝跪地。
“你这是干嘛啊?”包大人诧异地望着眼前这个女子。
“包大人,我夫君已五年未归,望大人行行好,告诉我们薛律下落吧,以便让我夫妻二人早日团聚啊。”
“这干我何事。”包大人俨然不耐烦了,“来人啊,送客。”
“妘娘,咱们走吧。”薛齐扶着泣不成声的妘娘不舍而去。
“爹。”包览走到包大人面前说,“他们所说的薛律不就是那个拒做驸马,而被皇上赐其出家的落魄状元吗。这个满朝百官人人皆知,爹怎么说不知道啊。?”
“孩儿,这人已惹得龙颜大怒,如果今日我将此事说出去,让皇上知道,我这乌纱帽可就不保了。”
“可是……”
“孩儿,官场之道,你还不懂。”
雪花在空中彷徨弥漫,模糊了妘娘眼际,她始终觉得她与他只差一庹的距离,可惜这距离太短,放不下太多思念。她坐在车轩中一言不发,泪眼婆娑。五年的思念在四季中泼墨挥毫,然又无法勾勒出她此刻那厮惆怅,五年,与其说是在等薛律归来,倒不如说是她在等自己死心。
“大哥,”妘娘开口说。“我有事想和你说。”“什么事?”
“我要去长安。”
十年春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十年又是一个轮回,十年寒窗,只为一日金榜,就是十年前的这个时候,薛律为了一纸功名别了妘娘,倘若当时她知道一切会是今时今日情形,她断然不会放他离去。然而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新皇帝的登基才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听说了吗,新皇帝登基了。”“嗯,据说还是个女的,叫武什么来着?”“不过还说,新皇帝登基后,已经大赦天下了。”“真的吗,那太好了,我那因为偷鸡被抓的发小可以提前回来了。”
正当满大街的人都在讨论新皇帝的时候,薛府则在准备践行宴。寺院内,妘娘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菩萨,愿保佑我此去长安,一路平安,保佑薛郎安然无恙。”
“少夫人,该回去了,府中践行宴应该准备好了。”“嗯”
宴席上,薛齐对着赵员外之子赵宁说:“赵侄儿,薛家苦于无多余男丁可以陪妘娘上路,那么一路上妘娘就麻烦你和赵员外照顾了。”
“伯父,言重了。伯父和家父深交,薛家有事相托,我和家父定义不容辞。”赵宁说,赵员外也在一旁点头。
“齐儿啊,净知道叫人家帮忙,也不祝赵秀才金榜题名。”薛母说
“娘说的是,那老夫就敬侄儿一杯,祝你高中。”
“不敢当,不敢当。”
此时,李管家行色匆匆跑上来,说:“薛老夫人,老爷,赵员外,赵秀才,少夫人,好。”
薛母一脸愠色,“李管家,怎么回事,没看见我们正在和赵员外用膳吗?”
“老夫人,二少爷他回来了。”李管家顾不得赔罪。
“在哪里?”妘娘一听激动得将手中的筷子摔落在地。
“就在大门外。”
妘娘拼了命地快步跑去,脑海里不断地想象薛律的容貌,生怕自己已经忘了他。在府外,妘娘看见一人身着白衫,却是一个光头,没有她想象中的那头青丝,但从那熟悉的双眸中,她确信薛律回来了。
“妘娘。”薛律望见她。
妘娘冲上去一把抱住他,言语都在发颤,说不出一句话。“妘娘,别哭了。”薛律看着妘娘双眼已是泪光斑斑,不免心疼。
众人此时也赶了出来。薛母上来也已泣不成声:“律儿,你终于回来了。”薛齐则说,弟弟你的头发呢?”
回到府中,薛律将自己被皇帝罚去当和尚的事告诉了大家,正当大家吁叹不已的时候,李管家又上来了,“老爷,知府大人来了。”
“有请。”
在礼节性的问候之后,知府大人也坐进了宴席,他首先向薛律敬酒,“薛状元,下官敬你一杯。”在薛齐的眼神示意下,薛律不情愿地拿起酒杯:“知府大人,有礼了,可是在下已经不是状元了。”
“对,对,对,下官记性不好。”知府大人略有失态地笑道,“忘了您已经是薛侍郎了。”
大家听得是一头雾水,薛律则不动声色饮酒,任凭知府大人在一旁溜须拍马,“薛侍郎年少有为,才华出众,望以后在长安可以为下官多多美言。”
“这恐怕在下要辜负大人的期望了。”薛律放下酒杯说,“这次回来之前,我已经向武帝辞去了侍郎一职,只想一直带着柳沂坞。”
“为什么?”知府大人问道。
薛律转头望着妘娘,看见她眸中有些许疲惫,还有那十年来因执着等候而留在眼角的细微皱纹,然后深情地说,“因为在这里望不见长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