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风飘絮,雨如丝--第三届新锐写手评选征文

作者:浅浅 发布时间:2012-06-15 20:58: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却听阵阵梨花愁断肠。                                       ——题记

 

风,阵阵刮着,吹来了细如丝的雨,,吹来了淡淡的梨花香。空气中,弥漫着忧愁闭上眼也能觉察到闭上眼也能觉察到,清明来了。但这种感觉只限于清幽的小巷,和尚未被人们记起的大山。

为何要问酒家在哪里?是不是闻见了醉人的梨花白?牧童遥指的杏花村,是否飘出阵阵梨花香?是否也知道,梨花虽香,却让人愁断了肝肠,才愿饮上千杯梨花白。却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

今年的清明没有下雨,太阳也出来了,人们不会抱怨又是一个雨天。

一路上,车子很多,有些挤,隐约听到有人开始抱怨。过了一些时候,终于到了山脚。走了几步,便到了。山上时不时的传来嬉笑声。我有些烦躁。清明,似乎不应该这么热闹。可每年的清明也就只有如此。玩乐,吵闹,一个不少。

灰色的墓很符合清明的环境,却被那一阵阵鞭炮声破坏。守护着大山的树木,轻轻颤抖者。飘落的树叶仿佛是自责的眼泪,在空中飘了一会儿,轻轻落下。我伸出手去,接住一片,细细揣摩。

叶脉从最中心分出去,越分越密,越分越细。直到叶片边缘,再也看不到了。枯黄的叶片早已失去了水分,轻轻一捏,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我拿起树叶放在爷爷的脸边。果然,爷爷的脸跟树叶一样,满是皱纹。

爷爷慢慢地折着银纸,对我诉说着祖父的和蔼可亲,又可惜祖父来不及见我一面。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无奈与忧愁。将折好的银纸堆好,一丝火焰散开。通红的火舌舔噬着银纸和冥币,转眼化成了灰烬。

从山上下来,那阵阵谈论声,嬉笑声充斥我的耳朵。风中飘转着棉絮,我总觉得似乎有什么在叹息着,却又听得不太真切。

爷爷摇着头唠叨着,叹息着自己也老了,也许几年后的清明节,就该我们去为他扫墓了。不经意看见,那苍老的眼眶里满是泪水。他拍了拍我的头,就像我小时候那样。我没有移开他的手。我说:“爷爷,我已经长大了。”

“是啊,你们都长大了,我老头子已经老啦。”

散步一样来到另一座山上。山很高很高,我们慢慢地向上爬着。一路上的人,抱怨着、谈笑着,什么都有,却没有清明节的忧愁。我突然不太明白《清明》的含义了。

到了山上的墓地,周围人们一个个喊着累。背后已经细细密密的排了一层汗,还真是有些累。几个小孩哭闹喊累,身旁的大人马山扔下手中的事抱起孩子。一会儿掏出几颗糖,一会儿又拿出玩具。小孩也在被抱起的那一刻,止住了哭声。

大人哄着小孩,转身却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好了没啊,孩子都累了。”

“快了快了,一会就好。”

清明,原来不是用来怀念,而是一个用来休息的假日。

如果没有了清明,还有多少人愿意,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春天,带着想念,带着敬意,去祭奠一下先人,去怀念一下,长埋地下的灵魂。

风飘絮,雨如丝,梨花香,却感伤。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此祭,那个已逝去的清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