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山亭--第三届新锐写手评选征文

作者:迂谦 发布时间:2012-06-02 13:09:00

                   山亭

                                           林根书

   夜似乎深了,没有了月光的嫣然一笑,天地悄无声息地披上了一件乌纱,朦朦胧胧的,不免夹杂着一丝沉息,寂寞的虫子们一遍又一遍的去演奏,交织,升华他们的作品。偶尔的一两声微风拂过竹枝的声音,“沙沙”地从你的耳畔穿过,又飘邈地回归到夜这个大涅盘中了,只留下了一丝萧瑟的气息。猛然抬头望着夜空,无边无际,不禁回忆起儿时的故乡。山峦,溪涧,莺啼,蛙鸣所勾勒的天堂,不知不觉中,竟又回忆起那山间凉亭里的欢笑声,多么拨动人的心弦。

故乡的山望不到尽头,村子就如同一只喜鹊的爱巢一般硬生生地搭建在巨人的脊梁上。世世代代的族人们都如同蚂蚁一般穿梭于沟壑山道之间,为了在漫长崎岖的山道里觅个荫凉处,不知是谁便在小道的要塞上—稍稍平整的山崖边上,建了个亭子。亭子并不大,如同一个被镂空了的木匣子用四根快要腐朽了的柱子支撑在那儿,显得突兀而脆弱,而在儿时,却一度在那青灰色的残瓦上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在爬过一座千仞的山崖后,踏上最高台阶的我们,绕过一个弯,绕过几株茶籽树便望见了他,衰老却令人感到他的坚强,残败却令人感到他的精美。我们立刻像牛一般使尽最后的力气向他奔去,将路上一刻没有停滞的压抑和对高不可攀的恐惧全部发泄在他的身上,踏上那富有规律性的凿印的青石板,,一望,正面是一排座位,两侧又是各一排,那座位就是横侧在四面柱子下部的横木,被人削得平整而有对称。随着那笔直粗壮的柱子上看,是一个复杂精致的坡式木制顶架,横木纵木交织着,错综复杂,却出乎意料的支撑起了这儿多变恶劣的环境,而且还支撑了那么久,纵是大暴雨还是下冰雹,接挺了过来但终究不敌岁月的蚕食,正中间一排座位的上方已有几片瓦破了,斑驳的斜光硬生生地打在长有苔藓的地上,所以那段座位异常破败,残缺,甚至长出了木耳,故那排座位前边的地上也鲜有人的脚印。

等我们把书包挂在柱上的铁钉时,便迫不及待地占据一个座位,然后将自己瘦小的躯体如同一只蜥蜴或蛇一般横躺在横栏上,整个身子都在上面,一动也不动,双手却颤抖着紧紧抱住头顶着的柱子,我们约定着看谁最先掉下来,“砰”的一声,终于有人撑不住掉了下来,我们便如同猴子一般地爬了起来,小老鼠般的聚集在一起,在将他扶起时,竟都忍不住冲破严肃的氛围,哈哈大笑起来了。他也站了起来,不好意思的憨笑,他用力地拍打身上的尘土,在那些尘埃都停下之后所显现出来的跟是叫人难以控制,只见平整的地上显现一个巨大的弧形,认真看如同一只蛤蟆,在真正的蛙鸣伴和下,竟也变得生动了起来,我们“哗”地一下,拽起书包便向外跑,不禁振落了一两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里面的挑花,以及一两只在屋檐上卿卿双栖的鸟儿,欢乐的歌声震荡在空旷的山谷间,引来一阵老水牛的凝视。我曾多次告诉父亲这些事,然而他却总是重复着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这有什么,我们那时才有意思呢,外乡回来天已黑时,讨来几束稻草,便一跟头栽到凉亭里睡了。”我顿时惊得不知该说什么。

夜依然深沉,望着这混沌的苍穹,我似乎开始有点明白父亲的话了,也似乎可以理解那响彻山谷的凉亭里的鼾声中所夹杂着的疲惫与幸福,也似乎可以想象那清晨人烟消退,直流一堆人有温暖的灰烬的凄清与不舍了。风依然如同鬼一般穿梭于各家各户之间,各山各水之间,各草各木之间,不禁感觉突然那么冷,冷中又有愁,令人不禁担心凉亭中那斑驳的斜光又多了几束,故土夜间人们鼾声是否又增添了几分辛劳与酸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