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第三届新锐写手评选征文
她眉微蹙,嘴唇轻抿。乳白色耳机里面的声音带着磁性,歌里唱着:“在有生的瞬间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运气。”她看到黑夜弥漫了整个空间,边缘和着歌声开始凝固,细密的思绪温柔地覆盖上来。然后她想到了他和他。
第一个他,是她在那个培训班的第一位科学老师。
时间回到许多年前相识的那个酷暑。
她极不情愿地踏进培训班教室,低头,看表,指针定格在下午5点10分。离开始上课还有20分钟。她找了第一排坐下,书包一甩,慵懒地趴在冰凉的桌面上打瞌睡。
……喂!同学!浑厚的声音在天边响亮地传来。他第一次和她讲话。
她猛地一抬头,看见一个胖胖的老师笑眯眯地望着她。一旁的同学把厚厚一叠讲义递给她。一愣,背脊发凉。
这么多啊……她轻叹。
不多不多,同学你准备好了么?我们要开始上课了。他憨憨地一笑。旋开娃哈哈的矿泉水瓶抿了一口。
她若有所思地低下头,翻开讲义,倒吸一口凉气——什么!又学学过的内容?托着腮,她假想,接下来几天的科学课一定是无比无聊的吧。
于是上课的时候,她望着他手握粉笔在黑板上有力地挥动,盯着他胖胖身材上套着的黑色T恤发呆。上面有一只灰色的狼,眼神凌厉。
哈哈哈哈……同学的笑声打断思路。她别扭地别过头,疑惑地问自己:为什么性格这么
接下来的几十分钟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他手舞足蹈地讲课,心里暗自好笑——不过,他的课,还是挺生动有趣的,不是吗?
后面几天,她与他渐渐混熟,直到后来的天天和他打趣,在课堂上和同学开着他的玩笑,拿着他最爱喝的娃哈哈矿泉水瓶乱扔,在课间的时候拜托高个子的男生把粉笔盒放到门的顶上,想等他回来的时候,扑通一声砸他满身的粉笔灰。
那样肆无忌惮的快乐与放松。
铭记你爽朗的笑容。
平易近人的他就这样化解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她的世界。
她不会想到,无比讨厌上培训班的自己竟被他精心营造出的幽默诙谐的课堂给绊住了。
就像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漩涡,呼呼刮着令人好奇的风,把自己圈了进去。
13天的速成班。时间飞到第13天。
拿着试卷。鲜红的97分。他抛来一个赞许的微笑,继而她的脸微微一红。
最高分啊你!厉害!身旁的同学围拢过来。她却笑不出来。
越是长大,自己就在这方面越敏感。每次,总是在即将分别前优柔寡断。身旁的同学像小孩一样嘻嘻哈哈着,丝毫没有像她一样的压抑,这些分离的伤痛,对他们来说,难道真的是无关痛痒的么?或许,她只是太脆弱。
明明很不舍,却总是在分别时那样义无反顾地决绝。不敢和平常一样嬉皮笑脸地上去问他要手机号,只是因为想不出合适的借口。其实自己,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
她知道,他会和她一样,记得他。
她觉得,他就像一份礼物,在这个喧嚣而炎热的夏天,降临在了自己身上,温暖了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踽踽独行的,寂寥的她。
然后,他们就分别了。快得就像是一场梦,还没有睡着就醒了的梦。
遇见,不能幸免。这句话像一根细细的针,轻轻一挑,刺痛了她的心。
冬日午后,不是那样温暖,带着铅灰色的色彩。她走在去培训班的路上,侧着头想起去年夏天的他,将她一个被阳光灼成无色的夏天涂抹成彩色的他。不是偶然,一定是必然。
风撕扯着呼啸过脸颊,加紧步伐。
走进教室,她不是像去年夏天那样从容地坐在第一排,而是,匆匆地走向了最后一排。高高瘦瘦的身影挡住了她的视线,只好看向那张脸。淡然的神情,眉目间夹杂一丝如流云般的喜悦,而后消失,一点都不突兀。这分明就是许多年后,她想起的第二个他。
数学课什么的最讨厌了。轻声嘟囔,之后还有让人无奈的科学课啊。
她撑着脑袋,看着他开始点名。
点到自己的名字后,她含糊地喊到。他的目光从点名册上移开,抬起头,眸子里闪着些迷茫的色彩——到了吗?
她清楚地喊了一声,到了。然后心想,多么有磁性的声音啊。
于是,就因为这个声音,她的目光不再注视着厚厚的讲义,而是全神贯注地跟随了他的身影一节课。连下课拖堂都没有发现。原来,时间可以过得这样快。
一节课,她迷恋上了他有磁性的声音;迷恋上了他讲话时独特的吐字方式,可以神奇地赋予每一个音节炽热的温度;迷恋上了他讲课时粉笔敲击黑板动听的旋律,嗒、嗒、嗒……甚至,迷恋上了黑板上遒劲有力的好看的板书。但她想,最主要的还是,他讲课的方式,她很喜欢。他不讲每一道题,而是把每做的一道题都拓展开来,把想象力和思维拓宽到无限,他就像太阳,用自身庞大的引力吸引着太阳系里的每一颗星。
问人哪得暖如许。她找不到下一句的答案。
他走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上课的时候,她第一次沉浸数学的美妙中。若不是“他”的出现,她可能无法自拔——这里打引号的“他”,你知道是谁吗?
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憨厚的笑……
他就这样再次不可思议地走进了教室。她突然很想把自己藏起来。
当时分开的时候,再也没有想过再次见面。
遇见,不能幸免。
他拿起点名册的时候,她的心一颤。当原本那个他熟悉的音节经过秋冬两季风雨的洗礼后,她发现,读错不是他的错。
上课的时候,他那幽默诙谐的风格还是没有变,一边的同学笑着嘟囔“这么没有威
望着教室里满满当当坐着的35个人,她明白了。
曾经的肆无忌惮只限于有10个学生的小班化教育。
礼物终究还是不能打开。她想,在这种时候,也没有必要打开。
“我以为我害怕的是告别的时刻,原来,我同样害怕重逢。”
第二天,第三天,天天如此,两点一线。家,培训班。
第二个他走进来上数学课,她黯淡的眼神倏地明亮了起来。嘴角浅浅地盈着笑意。
自从第二天开始,她总是觉得,每次他点名点到她的名字时,会停顿一下再点下一个。每一个普通的音节在他读来是那样让人舒服,暖得彻头彻尾。其实这样一个连他自己也不会发现的小细节,在她看来就像是冬日里的缕缕阳光洒进来,照亮了她那不大也不丰满的世界,点缀了她的梦。
发现数学在他的带领下好像换了一张脸,不是苦瓜脸,而是,向日葵笑时的样子。
不期望有那么一天,他会知道她的名字,她会站在他面前笑着说“因为你我喜欢上了数学”。
然后每天会见到两个他,一个接着一个。第一次,她觉得上这样的培训班也挺幸福。
第一个他在第二节课走下讲台的时候才发现了坐在最后一排的自己。这让她有点小小的失落感。不过,能够相互认出来,不管能不能回到从前那样,还是挺好的吧。
她把两个他上的课在心里做过比较。第一个他,在上他的科学课时,她会很想笑,有时听得吃力了会私下问他题目,试图寻回以前的肆无忌惮;第二个他,在上他的数学课时,她会有种很想睡却并不是因为无聊才想睡的感觉,也许,他的声音有种催眠的效果。但是,她又无法入睡,只好跟着数字和图形魂牵梦萦。
细心敏感的她早早地知道,这寒假的13天过去后,又要和两个他分别。她也知道,再次遇见没那么容易,若只是擦肩而过,可能连招呼都不会打。于是她遐想和两个他告别时自己的心情。
结果,却让自己有些吃惊。
潜意识里,她对第二个他的留恋竟比第一个他深。难道,是因为时间将我们拉远?或是,我不喜欢那个保持着一点点威严的你,更喜欢那个和我打打闹闹的你?
她听着黑夜里自己绵长的呼吸,柔软的回忆一点点从脑海深处渗透。
但第二个他,还是真真实实地存在于自己的眼眸中,和第一个他的微笑与身影不协调地重叠。
又是第13天。每次都最讨厌这种时候了。
她自己不经意地发现,她真的很讨厌经历分别,那个时候的她内心会无比纠结、别扭与伤感。不是矫情,是真正的难受,连呼吸都变得有些不顺畅。
最后一堂数学课,第二个他喊她的名字上讲台拿前一节课考的考卷,声带发出的音节还是保留如此令人惊奇的温度。她考了一个马马虎虎的分数。心里不免有些难受。
走到他旁边的时候,他左手拿着她的考卷,右手在一堆蓝色的成绩单中寻找她的那一份。找到后,夹着考卷交给她。那么一瞬,她接他递过来的卷子的时候,恍若全世界都定格了。周围其实很喧嚣,她却还是觉得一旁的空气全都凝固了。阒静沉淀在空气中,随后被吵闹声搅浑,毫无声息地消散。她转身离去。可转身的那一刹那,她又分明瞟到他郑重地朝自己点了一下头。她的世界,再次定格,她无法回头,她知道自己没有勇气迎上他鼓励的目光。但无论如何,自己因为他迷上了数学。
错过,无法幸免。
很快。下课的铃声打响,他淡然中夹杂着笑意地说了一句“下课”,补充着“同学们回家可以再看看讲义”这样一句话,她想,不行啊他要走了,他却又因为帮一位同学解答未完成的题目而在她期盼而感伤的目光中驻足。她松口气。感觉他笑的时候,耳畔回响出风吹过的声音,是惹得满树叶子沙沙作响的好听音律。
那么,再见。
很不舍地,她与第二个他分别。那么第一个他呢?
138分,又是第一名。和那年夏天一样。她在他酣畅淋漓的教学的影响下,科学还是稳拿第一,无论她的身旁有多少人。他平静自若地报出她考了第一的时候,她没有抬头。
不想看他的脸庞,她细细揣摩,还会有和以前一样赞许的笑容吗?
身旁的好友拉她玩itouch上的迷你大富翁,平常一向认真听课的她不知怎的就同意了。最后一节课,你不在乎、不珍惜与他共处的最后时光了吗?她找不到答案。
上面,他在认真地讲评试卷,化学式密密麻麻地写了满黑板,下面,她操控着大富翁里的钱莉莉疯狂地买地产。
时间的轮盘再转,也转不回那年夏天,你陪我耐酷暑,你陪我听蝉鸣,你尽力消解了我一生也无法消散尽的寂寥。
临走的时候,她发现尽管岁月的流已将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远,自己还是对分别无能为力。她强忍着内心几乎无法抑制的伤感,轻轻地对他说了一声“老师再见”,1秒后声音穿越拥挤的人潮,振动耳膜,一个不愿听到的“好”回了过来。静止须臾,就再也没有声音。
还是要放下。不管在她离开时,目光是否失去了焦点,泪水是否差点夺眶而出。
或许,再见就是永别。
咫尺与天涯的距离,就一个转身,年少的你怎么会懂得。
多年之后,她回想起来,觉得和这两个他的遇见一定是上帝精心安排的。对她来说,这场如歌如雨的回忆,在她曾经不大的世界里,显得多么重要,神奇与不可思议。它给15岁独行在人生路上步履踉跄而迷茫的她带去了尤为多的温暖,把原本不苟言笑的她变得开朗起来,让她懂得了遇见的不易,也让她知道,并不是每个重要的人都会一直陪你看细水长流。而以前的那些珍贵而青涩的少女情怀,也就这样随着回声极大的时间流消解于云淡风轻。
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去解释这一场遇见。
最终,我们谁也不是谁的谁。
暮霭洒进窗棂,天像是被打翻了颜料的谁涂抹上了绯红与绛紫色,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她脸颊上。仿佛此时此刻,那些曾经因为遇见而流过的汗与泪,在夕阳的摩挲下接踵而至,那些真实存在过的年华,也在她灼热而明亮的目光中若隐若现……
太阳下山,月亮升了起来。她缓缓闭上眼,看到黑夜从整个空间渐渐消散,边缘和着歌声开始溶解,细密的思绪又再一次温柔地覆盖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