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永远的向往--第三届新锐写手评选征文
背靠着已经些许染上她体温的墙壁,看着被栏杆分成一块一块的暗色天空。夏天的晚上安静的像刚刚熨烫过的衬衣,且绣着月光的纹路。月光,安逸而温柔,笼罩着一层乳色的昏黄。就连树叶也开始朦朦胧胧,忽然想听点什么小调,但是燥热的空气却让她失去了任何欲望。
“这次文章没有审核通过。”脑子里回荡着母亲干涩的声音。“哦。”她也木然地点了点头,意料之中。从小到大,有多少人曾经厌恶她文笔中的黑暗特质,认为那是虚伪,那是颓废,她不想去解释,也不用去解释什么。有多少老师曾经夸过她文笔的华美,但又有多少老师话锋一转批评她的思想。每一次她总是微笑的应下来,转身的瞬间,继续漠然,如果你们不懂,那我也没必要跟你们废话了。我行我素的她,也因此在考试或者比赛上一次次的被他人否定。似乎于我的梦越来越远了。。她看着桌上一摞又一摞的文字手稿,莫名的有些颓废。忽然想起来韩寒书中的一段话“中国所谓的文学,是不允许出现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的,我当年看了许多高考零分作文,哪篇不是文笔极佳?但为什么是零分,因为他们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被改卷老师所不认同。”记得当时看这段话的时候,她感触颇深,这也就是她傲然的坚持着自己的笔调,从未改变的原因之一。每次考试前都要像韩寒所说一样用迂腐的思想将自己净化一遍,将心中的想法变得积极向上起来,才会开始动笔。好啊,既然你们不喜欢我的思想,那么你们喜欢什么?我编给你们看。
桌上一届届的新概念,一届届的文学之新,真实的文字,纯粹的音符。她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拼搏,她对物质看的很淡,她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像颗旋转着的篮球。被无法选择的生向着无法选择的死缓慢而坚定地前进。只是每个人的不同取决于被投出时的力度。无论抛物线的焦点在哪,抛物线的p值是多少,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生与死的两个端点,人固有一死,她不想自己的一生被红色的分数所束缚,真希望踩着江南水乡那破旧的石板路,唱着那古老的歌谣,去看阳光被那屋顶遮住,只能在瓦片的缝隙间,渗漏下来的安静的光影,切割昏暗的时光,所以她选择了文学,选择了用文学展现自己的光辉。文学之新,高不可攀的山峰,试问,她还有多少时间去努力呢?全世界的征稿,二十多万篇文字的厮杀,她到底又有什么能力坚持到最后。我是一个疯子,她曾经在文章中这样概括自己,磅礴的野心,普通的实力,到底有什么能让自己那么傲?她不懂。完整的存在即是毁灭,她从小坚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凝视月亮的双眸多了几分莫名的情绪。
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她眼眸中的月亮跟前滑翔而过,斑驳的光影洒在她的脸上,让她有些失魂。
“姐姐。”思绪戛然而止,一个家伙奶声奶气的爬到她腿上,拽着她的衬衫,问她窗外那一闪一闪的是什么。
“那是星空。”她看着外面的天空发呆了许久,才缓缓答道。
她似乎很竟然的样子,又指着一个地方问:“那颗星星好大,叫什么?”
我顺着她的手看去,果然好大
“宝贝,那是月亮。”她忍俊不禁
孩子搂着她的脖子,若有所思了一会儿,然后孩子说:“我不喜欢月亮”嘟着小嘴的样子,煞是可爱
她问孩子为什么
她说为什么有那么多星星不喜欢,非要去喜欢月亮呢,月亮只有一个啊
真是个贪心的孩子。她轻轻抚着她的脊梁,不语。
是啊,为了一个月亮放弃了众多星星,看似糊涂的举措,又体现了太多太多的情。
为了自己所追求的,失去了太多太多,她抬头看着月亮,眼神露出一丝向往意。
可是至今无悔,毕竟月亮只有一个,而且是最最明亮的,是我最最想要的。她收回目光,低笑。
“姐姐在笑什么?”她茫然的睁着大眼睛,肥肥的手掌拍了拍她的脸颊。
“笑宝贝太傻太傻。”她笑着抱起她,简单的在地上划出了一个舞步。
是啊,太傻太傻,傻到现在也不愿意回头,坚持着最初最想要的渴望,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