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颜君羽所阅之书

作者:颜君羽 发布时间:2012-05-21 21:57:15

《苏菲世界》:起初看这本书的本意是装B。结果看着看着自己陷了进去,成就一个B,两个B。就是这本书造就了我的2B人生,是我的一切起点。

《许三观卖血记》:屌毛生的比眉毛晚,长的却比眉毛长。许三观都在追求平等,最后发现自己追求的就是个屁。说不出的感受,整本书不压抑只有淡淡的悲伤与幽默下的爪牙。淡淡的。属于余华特殊的悲伤。

《兄弟(全)》余华的书当中,最让我震撼难受的还是这本。文革时期的生活与兄弟分离。余华的书都有一种……荒谬的幽默?词穷。上半部可以独算作经典,我想,《塞万提斯》也不过如此。

《活着》小学三年级看了曹文轩的所有作品,挺感动的。现在初三看看余华的,有一种悲伤,不属于悲观的悲伤。挺悲怆,这本《活着》,告诉了我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活命。就跟苏格拉底说的,有的认为吃饭而活,有的人活着为了吃饭。 伟大在这本书面前,也不值一提,显得卑微。

《黄金时代》不穿短裤,走在大街上,发现自已的阴囊就这样吊着;穿着短裤,走在大街上,发现自己的阴囊被内裤勒着。男人活的样子无非就是穿着内裤与没穿内裤。在吊死与勒死之间徘徊,没有蕾丝。 流氓的语言文字,深受感染啊……文革风的都这样吗?独特的魅力与文字。哦,是先锋文学!

《世事如烟》词穷了。

韩寒诸多书籍除了啥洪水猛兽跟《零下一度》没看之外,别的都看了,《像少年啦飞驰》没啥感觉吧,《他的国》是最值得推敲的,《长安乱》是符合我口味的,《1988》淡淡的悲伤,《三重门》越看越乏味,《青春》唯一让我激动的就是封面的“这一代年轻的希望在哪”妈的,希望肯定是我……口粗了。《毒》《草》是蹲坑书。

《李可乐系列》,这是真正的流氓文字了,荒唐,荒唐的现实人心,照兔子叔说,这看似经典实则粗鄙的文字,实在不属于黑幽默。本我一直认为李承鹏跟韩寒都是黑幽默作家……现在想来,半径八两吧。

《秦腔》平平淡淡的,很吸引人,引生。

《浮士德》只记得那句“啊!生活!是多么美好!”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生存空虚说》《论道德体系》《小逻辑》《法哲学原理》都只是被憋慌的时候看的,我想说,哲学这东西,他妈高雅了,我这种粗俗的人,粗俗的灵魂,深入不了。

《中国文人俏皮话》任何一句话都能让我浮想联翩,很经典!

《围城》钱老作品,不多说!

《胡适文存》,《一念一笑》至今还放在床头柜!

《史铁生精选》(印象深刻的就什么残疾女人的那篇,还有《我与地坛》《昼信基督夜信佛》)必读系列,说不出的伟大。

应当是我看书过于草率,草草的翻阅,对于自己有兴趣的则是慢慢翻(流氓文字那种),一年前看的李可乐系列仍记忆犹存,正儿八经的我实在是受不了……咳咳。

《第二十二条军规》,看了这本书有点……迷茫了?兔子叔说的黑幽默,跟韩寒的不是挺相似的吗?韩寒的又跟李承鹏挺接近的嘛……咳咳,翻得有点快了,还得继续细细评味啊!

《了不起的盖茨比》《情人》《洛丽塔》《挪威的森林》《伊豆的舞女》《雪国》《麦田里的守望者》《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都不是很符合我的口味……恩,认真的翻过几页,而后就罢了。

《徐志摩文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猛虎集》,当年……其实也不过半年前,刚开始写作,就老看揣摩徐志摩还有林徽因的诗句,然后写下来……

早期被学长说诗人,我一直纳闷,然后了然:我写的都是抒情啊!

《沉思录》床头柜丛书,不过挺久没看了,记得只看到“理性的灵魂”开头那章……

《西棒槌》 杨葵的散文真是让人舒服。
《野性的呼唤》《小狼小狼》娘的,曾经都让我感动到流鼻涕……
《白鹿原》“任他世道如何变换,我还是挺直了腰做人,老老实实种地。粮食才是根本!”就这一句!足够了!
《大方 No.1》勉勉强强还行吧,但是村上的访谈就半本了,其余的没多少内容,当然周作人和贾樟柯的还不错。作为自称文艺的杂志,就这么点内容真是让人失望。
《百年孤独》很奇幻的家族史,读着有点吃力,然后没到一半就压箱底了……咳咳,不过我想,整个家族透露的意思,就是孤独。
《退步集》《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陈丹青和白岩松的作品,天朝……你懂得。
《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糟粕与精华并存,若不是余华是我较喜欢的作家,我真没耐心看下去。
另外分出来《长安乱》,我喜欢韩寒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包含的是韩寒早期的思想,也是我现阶段的思想……两个党派,很好理解。还有江湖人士为了兔子贵还是瓜贵而杀了起来,可以理解是围观群众闲的蛋疼……怎么说呢,很值得推敲,敲着敲着,就敲出一大堆道理来,特别是和尚的话……咳咳,还有《他的国》,由于看了余华长篇四部曲之后再看《他的国》,闲的黯然失色不少,我就完全当做是快餐文来看。《他的国》我是吃饭时翻阅,或者蹲坑是翻阅的- -,这的确是韩寒巅峰的作品,包含的思想非常之多,简单明了。但在我觉得吧……这些思想都是……幼稚蛋疼的,远不如感悟人生来的精彩。我也许就该像个老头一样,说,
年轻就是好。
《河流的秘密》图书馆借的,就看了前面几篇,觉得非常好。至于后面么……让老师缴了- -。我也因此没再去图书馆借书过……
《二十四史精华》里面没怎么多,就只有几部本纪罢了,"读史使人明智",这话我是半赞同的,应当是:成大事者,必读史。
《莱根谭》《围炉夜话》《厚黑学》教人生活做人,很不错,都是语录啊!相比之下第一部语录《论语》我倒认为并不是很出彩,只是理学的思想在人脑子里都深根固蒂了,看完《论语》,我就觉得:君子是站在山顶对着泉眼撒尿的人,常人是在山腰或者山底喝水的人。 那把扇子朝瘦弱的身躯扇扇,便是风骨。 糟粕精华都有,坏的并不是书,而是现在的人,对它太过执狂,搞的我也有偏见了……不过钱钟书先生说得好啊,偏见就是一小房~
《艾默生全集》分析啥人的,没怎么多看。
《蓝房子》看中封面才买的……
《午夜之门》流浪啊……流浪。搬砖的未来……
《打翻铅字架》?是这名字?有点无聊……
《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本书教导我该怎样写情书……咳咳,徐志摩?写的情书、情诗哪及得了王小波真传的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