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的瞬间--第三届新锐写手评选征文
定格的瞬间
我们可以看穿谁?泛黄的旧照片,怎么仔细看、也看不出来。那定格的瞬间,或许能勾起脑海深处对它的怀念,记忆、是不会骗人的;感情、是不会被看穿的;那它,记录的又是什么呢?
去年过年,我回老家了。走在羊肠小道上,雪花静静的飘着,却仍能瞥见在远处山顶上有一点红。记忆里,妈妈告诉我,那是外公曾住过的地方。我存有怀疑,再那么高的山上,不管是交通,通信,还是买一些日常用品,都是十分麻烦的。而且在外公的那个时代里,或许,路还是自己走出来的……
我不相信,可是又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信呢?
忽然,有了一缕思绪,我记得,在外公家里,有一本相册,那是妈妈20岁生日时,朋友送的礼物,那里面好想放着……我跑回外公家,翻箱倒柜,最后在衣柜的最上层找到了。
我翻开那本厚厚的相册,沉甸甸的,然后在里面看到了那张照片: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赫然屹立着一栋两层楼高的房子,结构简单,但确实粉红色的,我想那是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吧。再往前几米处,有一个简陋的、方形的坑,我想,是外公自己造起来的小水沟,在地的下面,不,不是,是在山上的泥土下面40公分,然后高出15公分左右。
外公直挺挺站在房子面前,手里拿着对讲机,嘴角微微上扬,在随着相机“咔”的一下,那一瞬间,相片保存了下来,时间也定格了吧。
我问妈妈:为什么外公要住在那么高的地方,出行多不方便啊,而且,在山顶上,刮风下雨打雷肯定很恐怖吧?妈妈告诉我说:那是你外公的工作,他的职责就是看山护林……(左手边的)
外公年轻的时候当过兵,退伍分到了林场里,有了这个职务。那时候,外婆带着妈妈和舅舅就过日子,外公就在远远的山上,一年回来2、3次,在多少个日日夜夜里,他思念着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然后含着泪睡着?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有一天,他回来了,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过着幸福的日子,给妻儿好的生活。谁知……
外婆和别人跑了,家里空了,留下了妈妈和舅舅……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个人默默的承担着,因为他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他可以很幸苦的工作,但不可以苦了孩子。他挑水,砍柴,卖柴,种菜,买菜,山上不去了,天天往田里奔……而妈妈就在这时长大了。
妈妈6岁就开始做饭洗衣服,她好好地、努力的学习,她告诉过外公:爸,你放心,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她是好学生,语文老师是他的小学班主任,相册里的所有照片,只要是她小时候的,就全是那位老师拍的。那次,她刚把米淘好,准备烧饭,老师就找到了她,给她照相。
相片上,那个可爱的小女孩,裤脚因为淘米而没有放下来,一只挽起很大的裤脚,而另一只却只有一点点,小女孩最矮,穿着那时最潮的凉鞋,在相机面前不哭也不笑,我想,她不是不会笑,而是无法在相片面前笑起来吧。
而在这时,外公也把房子造好了,使用大块的鹅软石砌起来的,1米左右。然后上面是水泥吧,刷上白漆,满气派的,妈妈,就在房子侧面,那一瞬间,相片保存下来了,时间也定格了。
再后来,外公一家子,三个人,因为社会的发展,农民有了保障,政府安排的住房,搬到了林场里,有了分配的房子,外公也老了,而妈妈却没有考上高中。因为,外公说,不要读了,去学裁缝吧。妈妈说,他本来去报考实用军学校的,现在在种蘑菇什么的。听到这,我笑了。妈妈很严肃的看着我,有什么好笑的,如果那时候我上了高中,日子就不会过得这样的,会好很多的。我想也是的,但却说了一句:那就没有我了。……
……
有一天,我再次翻了那本相册,我看见在妈妈的相册上,有一张照片,是妈妈看了以后笑得很开心的,妈妈问我:这个男的帅吗。我说不帅,她说,他是我的语文老师,对我很好的,他和师母住在我们本来想买的那套房子里……
现在,妈妈和爸爸在杭州打工,外公在老家的房子很大很大,有100多个平方,但只有他一个人。外公一个人在老家,妈妈也在老家的镇上买了一套房子,也把旧房子重新翻新了,而我就在那房子前笑着。她说,舅舅没结婚,以后我们老了,就坐在这,陪陪你外公,新房子买来了,外公也可以住过来了,你想我们的时候就回来看看……
科技发展了,时代进步了,生活的水平越来越好了,那些奋斗了一辈子的人们,最后有了自己的归宿。外公在林场里有一个家,陪着他的有邻里街坊,有时我们可以回回老家,去看看他;妈妈在镇上有一个家,陪伴她的是爸爸,有过外公愿意的话,可以住在我的房间里,和爸爸妈妈一个家;我在长大后有一个家,我希望那里有爸爸、妈妈和外公,一个属于杭州的房子,一个属于我的家……
相册里泛黄的旧照片,保存了那定格一刹那,有思念,有努力,有快乐。它勾起了回忆,带来了想念,我想,它一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埋得很深,但是,如果一经触发,就像黄河水那样,不可收拾。是是我们的情感,是我们的根基,是我们的岁月,是我们的童年。
杭州市景华中学
八(8)班
江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