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Hokie的人间烟火。

作者:Hokie 发布时间:2012-05-12 19:55:28

【盛开的福尔马林】

关于音乐

个人偏爱英伦摇滚,流行朋克和重金属,我接受那些偏冷门东西,并怀有持久的坚持感。Linkin park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乐队,主唱的声线很嘶哑,像一只吊起来的苹果,总感觉会掉下来,然后果实中褐色粘稠的血液爆炸开来,他们的歌就是这种感觉。最近很迷《Faint》,意为晕倒,曾经听着这歌把耳机线扯断,因为兴奋。

Avril的才华像纱裙一样,一眼就能看到,而不只只限于感官享受,看着她有种冲上去和她一起唱的冲动,很强烈,失恋的时候听《innocence》,那句幽怅之极的I need you,now~~~唱到心里去了。

许嵩是一直关注的音乐人,我有一篇《降温》的灵感就是来自他的《降温》,很多人认为自从《苏格拉没有底》之后他就开始走下坡路,我始终持反对意见。

王啸坤的《北京下雨了》是在ST上听到了,那时候他的概念电子专辑《唱片》刚刚发行,戴上耳机就很震撼。

曲婉婷的《我的歌声里》大器晚成,在09年的ST上就高居榜首,彭浩翔把她拉出来放在《春娇与志明》,和电影一样红了。

五月天在进步,《第二人生》,最好的概念,最好的摄影,最好的音乐,他们瞄准的对象在于普众,所以受到共鸣也是绝对的。个人推荐《干杯》的Mv与歌词,很耐人寻味。

日韩的BIG BANG  和Aqua timez的Live很给力,是属于摇滚音乐节的那种忘我,汗水挥洒到你脸上。

 

关于电影

我一直以为电影是很文艺的需要糅杂情感的产物,但是这些年国产电影都普遍像懒得思考的老头子。

《我11》王小帅导演的新片,估计还没上映,看了预告觉得不错。

《入殓师》来自日本的有些悲哀的故事,却很动人,如同爱人睫毛上的泪光。

还有一些越狱题材的,美剧《越狱》很耐看,需要思考与逻辑推理。同理,电影版《肖申克的救赎》。

还有一些关于战争题材的《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

关于动漫

狂热爱上死神BLEACH,我追了三年的动漫,从一护到蓝染,从平子到银城,我坚信这个动漫始终在探讨人性,十刃的十种死亡方式:愤怒,孤独,衰老,牺牲,虚无,绝望,破坏,陶醉,疯狂,贪婪,感触很大。

海贼王OnePiece,尾田建立起一套完成的世界观,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野心很大。

另外喜欢治愈风的《夏目友人帐》。

 

【阿斯匹林】

我从南方来,背着自己的心脏,
和傻子一起生活。


顶着风雷雨电,顶着饥饿和寒冷,
从垃圾桶里捡出一个个头颅,
放进自己的背包,然后换取二毛钱,
去商铺里换一碗面或一把伞。


他是北方人。出生在黄河流域,
黄河没了,他被迫到南方来,
现在他要回北方去,背着沉重的背包,
里面装着信函,用方块字写的,
像一条龙,压着他的梦想。


他总能梦见跳江的诗人,或是之乎者也,
如果他说这些,没人听得懂,
当动物的吼叫声流行,人语又如何用得上?
谁都惧怕死亡,如果世界被打开,
那些记忆会让一切湮灭。


只有让火焚烧,或是被遗忘,或是不需要,
才会安静,履行动物的权力。

 

 

在中国,作家是个弱势群体,没有养老保险,没有没有公积金,连工资有时都不稳定。

难道这样一来,我到最后,对文字的追求和热爱,会让我没有饭吃?

 

如果这样,宁愿当个拾荒者。

 

我参加新锐也许是为了换一碗面或一把伞,但是过程中会有更多的角色加入队列,我无比庆幸的是,这个,越来越多的人举起阿斯匹林,呼啸着刺入皮肤,换取片刻的止疼。

 

 

【索多玛的悲哀棋子】

时至今日,好些年过去了,我还在过着平淡的日子,

听着同样的歌,写着某篇心情小记,几点一线的生活,

充实而满足。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

也许两年后,十年后,我的生活也依旧如此。


这就是我的人生,再简单不过的某个普通人的人生。

我很清楚我背负些什么,我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必须怎样努力。

我没有时间去理会那些拼命想撕扯住我的阴暗,那样做,

只会让我更脆弱,更加停滞不前,在理想的道路上,我才刚刚迈出脚步。


就像一座商场,我们去到那里,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各取所需,

然后各奔东西,回到自己的生命之中。

你不用问售货员的姓名,不用猜测商场的历史,不用追究衣服的产地。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喜欢,并且合适,
然后买下,带走它。

灵魂是有属性的,偌大的一个世界,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与你擦肩而过。

但依然很多很多的人觉得孤独,很多人觉得无处倾诉。

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和自己灵魂属性相同的人们。



我在《降温》里写过这一段话

“其实我真的想去找Enn

“我听懂了Enn的歌,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管是未来还是过去,此时此刻或是下一秒下一分,我也如此,我一直在尝试着寻找所有问题的答案,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未来。关于世界,关于灾难,关于痛苦,关于灵魂,关于精神,关于物质,关于一切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关于人性,关于时间,关于意义,不管怎样,我都希望自己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及不断学习的动力,我需要获知,我需要平衡,需要改善,需要反思,需要接受,需要镇静,需要真相,需要真理,需要感恩,需要美,需要爱,我无时无刻不在为我浅薄的认知和渺小的能力而感到愧疚,但我尚且年轻,我希望可以获得帮助。

 

“我厌倦并且恐惧现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奉承、猜忌、妒恨、欺诈、欲望、都让我觉得肮脏。不完整的童年,使我的性格缺陷很多。固执、任性、敏感。自卑、不会与别人相处,学不会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也不知道怎样对爱的人去表达自己的感情。经常是会把一切都弄得很糟糕。让别人对我失望。然后。自己也对自己失望。并且衍生出很多糟糕的情绪。逐日累积。到后来是终于把自己逼进了角落。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善良就不去欺骗你,不会因为你可怜就去同情你,不会因为你直率,你简单,你把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你不做作不虚伪不撒谎不在人背后谈论是非,大家就会喜欢你。反而你将是一个异类。他们会嘲笑你,打击你,排挤你,孤立你。

 

     “是不是到最后。我也会变成一个原来的我最瞧不起的那种人。冷漠。没有同情心。眼神混沌,脸上有虚伪的笑容,朝九晚五的工作,为生计而谄媚讨好,用卑劣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与不爱的男人做爱结婚生孩子,自此碌碌一生。呵。不过或许那也是好的。不再敏感。不再探寻对生命本真的追问。逐渐变得迟钝麻木。融于现实。安于世俗。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细微的感触和痛苦了。”

 

 

 

事物各有流派和属性,
人各有偏爱和立场。
所以,无需在观念各异中寻找理解。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天枰,
衡量着自己的世界,
与所接受的认识,
希望你的天枰,没有倾斜。
倾斜,即是坍塌的开始。


《索多玛的120天》

      影片所表现的背景是墨索里尼体制的最臭名昭著的一段史实——“萨罗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18个月中法西斯主义的最后堡垒,在这段统治期间,有72000人惨遭屠杀,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人被送入集中营,一大批妇女,少年被奸污或鸡奸。

 

      这部曾引起广泛争议的影片,改编自萨德侯爵的同名小说,但把时代背景搬到了二战期间的意大利,墨索里尼统治下的臭名昭著的“萨罗共和国”。导演帕索里尼利用萨德的色情描写与当时政治现实相结合,对代表统治阶级的四种权势神权、法权、政权和封建势力进行无情的嘲讽和揭露。该片以完整的结构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引起西方电影界的重视和争议,也反映出导演本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复杂性。这是帕索里尼的绝唱,他稍后被男妓杀害。

  全世界被禁十大影片之首的《索多玛120天》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变态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深刻剖析人性之恶和政治之恶的影片,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在影片中极力挖掘人内心的丑恶,电影的写实手法令许多镜头都难以容忍。

  在1975年,帕索里尼完成了自己最惊世骇俗的最后一部电影《索多玛120天》,将法国最"臭名昭著"的性作家萨德侯爵的作品搬上银幕。萨德侯爵在法国以致世界文学史上一向难登大雅之堂,他的作品以性风俗尤其是虐待狂的大肆描绘而著称。现代学术界在研究虐待狂这一现象和病例时,就采用萨德的姓氏命名。他的作品多年被各国禁止发行,直至本世纪初,一批法国和世界文学名家为之正名,萨德著作才得见天日。无数文学大师自称曾拜倒在他脚下,对他的现代文学鼻祖地位一再推崇。《索多玛120天》,就是萨德最著名、最遭非议,但名声也最为显赫的代表作。帕索里尼在影片中描绘的这个荒诞的、毫无人性的世界里,一切变态行为都以相应的名目出现,有着井井有条的各种制度。

 

 

 

 

我们应该庆贺,没有身在索多玛,但是记住,别做悲哀的棋子,随意摆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