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猛洞河上闻踏歌

作者:dqyanglian 发布时间:2012-05-06 21:41:32

猛洞河上闻踏歌

              德清一中 高一(1)班 杨镰

 

我们坐在橡皮筏子上,周身被一片绿色所包围。沿河两岸,尽是些陡峭而树木葱郁的山壁,在这个夏日里,极力向我们展示它们墨绿色的外衣,即便是近在咫尺的河水,也是一片碧透,在微风中泛起阵阵涟漪。这便是湘西猛洞河漂流,那个素有“天下第一漂“的地方。

船老大赤脚站在筏子尾,手执那细长的船篙从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一串晶莹的水珠被甩上半空,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旋即斜斜的落下,与河水融为一体。水很清,一眼可以望到水底高低散乱的石头,让人不禁想到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水,与此间的河水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行至瀑布,一片水汽氤氲,空气中微小的水珠顺着气流被吸入肺中,一瞬间卷走了夏日的燥热。幽深的环境,更是营造了一种人间仙境之感,高处飞落下的瀑布溅起白色的水花,犹如一位仙女舞着水袖,蹁跹起舞。

两边蔓延而上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山壁上,完全被树海所掩盖,这里环境之静谧,草木之繁茂,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卷轴,随着我们的前行而缓缓展开。林中不时还传出长远的蝉鸣,以及清脆的鸟啼,宛转悠扬,此起彼伏,为这山间增添了不少生气。山壁上,偶尔还能见到一种名为“龙虾花“的红色野花,万绿丛中兀自绽放,十分奇特。

船老大名叫“彭大艳“, 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土家族男子,个子较高,偏瘦,皮肤古铜色。他说,已在这猛洞河漂流了十七年,可谓一个正宗的“水上漂“了。一路上,他凭借着精湛的撑船技术,在一处处险滩上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水流趋于平缓,我们紧张的心情也轻松起来,与船老大相互说笑,他也兴致很好,便提议为我们唱一曲土家族的山歌助兴。他挺直了腰杆,扯开嗓子唱了起来:

“韭菜开花细绒绒

有心恋郎莫怕穷

只要我俩情意好

冷水泡茶慢慢浓……“

短短四句的山歌,却听得我们都醉了。他的歌声在河谷中飘荡开去,清亮而悠长,动人心弦,此时此刻,河谷便是那自然的音响,把他的声音衬托得更为醇厚。我静静地听着他的歌,他的歌声与轻缓的水流声应和着,与河谷上的凉爽的清风协和着,在这奇夺天工的风景里,绽放出浑然天成的完美。

从没想过,如此简单的调子,如此朴素的歌词,具有如此摄人心魄的能力。一曲毕,耳边依旧萦绕着他的歌声。他的嗓音或许没有阿宝的高亢,或许没有宋祖英的圆润,但这却是真正的乡土之音啊!没有半点的雕琢,没有任何的做作,只是即兴而发,这是何等的美妙!我们和邻船上的漂流者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欢呼。

听他说,他们土家族的习俗以这种方式来对唱情歌的,而他与老婆正是通过对唱情歌认识的,后渐渐产生情意才结的婚。只是如今土家族年轻人恋爱已不再对歌,学唱情歌的少了,也就没有从前那种浪漫气息了。他的歌声在河面上飘荡,在潺潺水流声中,在我们的鼓掌声中,依旧不免有些孤寂,毕竟少了远远近近船老大们的应和声。我们问他为何不走出大山,以他的本事完全可以像阿宝一样成名,但他却只是憨厚的笑着摇了摇头,说自己没机会出去,况且这原汁原味的山歌也只有在这河谷中才能更显韵味。

筏子依旧在前行,转过最后一个险滩,猛洞河漂流便接近尾声了。靠岸后,我们一一向船老大告别,每个人眼中都有一种不舍之意。三个多小时的漂流,在此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猛洞河之游,真是不虚此行,我终于体会到了它的美丽与独特。

景美,人美,歌美,这就是我记忆中的猛洞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