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知灼见,还是中二病?
说实话,作为非评委一枚,我表示对此文在比赛中能走多远表示担忧……但可是,这篇文章提到的问题,作者的观点,以及文后的评论,个人感脚还是颇有值得讨论的价值,因此将此文以及相关的评论转贴如下,大伙儿来议一议呗。
-
《好的文章被强奸之语文阅读没必要存在!》
-
我对语文是很喜欢的,对好文章尤其如此,不过语文阅读理解特让我讨厌!
-
每次我做语文阅读的时候,一直是痛并快乐着,快乐是因为又见到了一篇好文章(能被选作阅读理解的文章一般都不错),痛是因为一篇好文章又被强奸了。我下次要是在课外再看到这篇文章,我肯定立马跳过,因为此文的题目已经恶心到了我。
-
我认为语文阅读理解这种东西是完全没必要存在的,不喜欢文学的人越做越讨厌文学,喜欢文学的人自己会去学,反而因为做阅读理解讨厌文学,这就有点得不偿失,违背教育的初衷了。而且在我看来,文学水平的提高在于一种对文章的感觉。一个人阅读完一篇文章,便会记住自己认为好的,也会去学习,被语文阅读理解一掺和,反而打乱了一个人原来的思维,扯了后退。其次,我认为一篇文章被用来出题,这本身就是对文章的一种亵渎!我不否认有些题目合情合理,但有些题目则全然不是,难道每道题目还能去问作者不成?要是作者不在了,你们还能跟他来个灵魂通话?所谓的标准答案根本就是一群人意淫了作者的本意,然后胡乱编出来的扯淡罢了!真正的答案,作者说了算!
-
再者,语文阅读理解真的很死板,出题一直是那么回事,写法,描写作用,情感,人物形象,你的感想···然后老师给你一个套路,让你那样这般答题。这种固定模式,也养成了学生的固定思维,便成了死板的阅读,死板的思考,在死板中毫无进步!
-
其中还有一点很可笑,那就是问一些环境描写作用,取题目有何深意之类的问题,有时候作者根本没那个意思,命题人却偏偏自作多情的强加深意,林天宏的那次爆料不就狠狠扇了教育界一个耳光吗?相信很多人疑惑。既然作者无此意图,那为何假答案读来挺对。其实那不过是代号入座罢了,如果大家知道李淳风和袁天罡的《推背图》就明白了,真以为那俩哥们能预测未来?其实都是后人的主观意识与对号入座。就如现在的语文阅读,命题人拼了命的往上凑,自然能凑出来,然后让我们习惯性的代号入座,自然看起来挺对,假的比真的还真。所以,那些标准答案,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
其实,在我看来,语文老师在这方面无疑是有点助纣为虐之嫌的。不过我也理解,教育如此,大势所趋罢了,他们也是无可奈何的。
-
可是我这人心里有事就是藏不住,我就要说出来。这事我就看不惯!不过我好像真挺多嘴的,一些作者本人都还没开口呢,我怎么可以替他们做主呢!说不定他们就是喜欢自己的文章被随意解剖呢?瞧!我这人就是嘴贱!我把他们的意愿也强奸了。
-
此文写到此,也快完了。这篇文章我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写的,我做不到客观了。如果有人跟我一样主观,那太棒了!咱们志同道合,缘分啊!若是有人想要客观,那你继续你的客观,去做你的语文阅读理解吧!道不同,不相为谋!
-
另外,有人想反驳的话,我只送你一句话: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谢谢!
-
-
文后的部分评论如下:
-
糖じ☆ve果<2012-05-01 13:17:00>评论说:
去看一篇博客”http://club.news.sohu.com/r-minjian-3619031-0-0-900.html 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 这就是语文老师,强悍,比作者还了解文章,作者做题目才的了1分,而且作者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呵呵,够讽刺了把,,,。。。。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啊,,加油
夏小扯<2012-05-01 12:55:00>评论说:
话说少年,乃中二了。。。
本子<2012-05-01 13:45:00>评论说:
To夏咩咩:人不中二枉少年o(≧v≦)o~~
To作者:不知道你是为了吸引眼球还是真的痛恨应试教育下的阅读理解,我只能说你没有韩寒的那个功力你别来这瞎搅和。中国的考试死板骂的人多了,但你现在却像是在哗众取宠,我们欣赏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但你的文明显是废话,道理大家都懂,谁没被这些试题给祸害过?但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么?你能保证在没了阅读理解之后学生会更好的理解各类文学作品么?阅读理解它就是存在了,你没有想出条路子代替它它绝不会简单消失。所以我很不理解你这篇文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就只是为了让大家喷你?
还有文章结尾:“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你自己行得正坐的直哪还需要管人家非议?如果不是心虚那是什么?
“谢谢”,不错,懂得基本礼貌但不会给你加印象分。
最后,何必这么较真,对于学生来说,考试越死板越容易找到答题规律越容易考高分提高升学率。你自己随心所欲的写让改卷老师没有标准答案改的多吃力。o(≧v≦)o~~
(本文作者)<2012-05-01 13:54:00>评论说:
回复本子 俺认为这是每一个人的见解 你可以不同意 我写文就是为了发表意见 你认为我在哗众取宠 ok啊 我认为你在意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另外 韩寒现在也不怎么样
还有送你一句话 有些人是让生活给弄糊涂了 有些人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而你明显属于后者 这个社会就是因为多了这么一批人才搞成这样 好了,我也不多说屁话 反正立场不同
夏小扯<2012-05-01 13:58:00>评论说:
http://www.ictruth.net/thread-44964-1-4.html 中二范文=。=
真的够了=。=
本子把咩想说的话已经说了,于是咩无用的再添一句,乃都高中组了,表中二了,怨天尤人没有好结果的=。=
-
-
友情提示: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但请尽量心平气和,请就事论事,在观点切磋和碰撞中共同思考,如出现貌似人身攻击的言论,将一概删之!
【名词解释:中二病(来自“百度百科”)】
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其实上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因为“中二病”并不是个严格的定义词,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它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并且褒贬皆有,争论不休。这类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成熟、理智、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平凡、内疚、无力感)。
比如:
——“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成熟。”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基本上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或正经历)的一种情况。甚至发展出“人不中二枉少年”的夸张说法。
也有机械化的说明:孩子与成人的过渡期、思春期特有的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观的总称,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热衷性的精神状态,被比喻成有类似于“发烧”的“病状”。因为“发病期”在日本的教育体制下大约是在初中二年级前后,所以被称为“中二病”。有这种症状的人被称为“中二病患者”。也可以说是抱怨现实却无所作为的人。
本文2012-5-1 17:18:39由圈管理员翁建平最新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