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新杭州城 - 只若初见--第三届新锐写手评选征文

作者:一米阳光 发布时间:2012-04-04 18:32:00

                                         我相信,这世上一定存在着什么,让我们在各自的路上默默地走着。


    “唉,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女三号微微张开双臂,在细柔的春雨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转身问我。
    “哦,是吗?难道不应该是谷雨吗?”我反问。
    女三号有点好笑地看着我,说:“那你知不知道,女一号也来杭州了?”
    我当然表现地很惊讶。“女一号也来杭州了?呵呵,还是头一次听说,现在你一说我就知道了。”这么算起来,女一号,女三号,临风和英俊,我的几个最资深的朋友都来杭州了,心里不得不暗叹,世界真小。
    我假装潇洒地一笑,说:“说起来,到杭州这么久,连钱塘江,北高峰都还没去过。”
    “嘻嘻,我不久前就爬了趟北高峰,还带上了《三毛全集》~”女三号说。
    “《三毛全集?,你找到了?”我问。
    “新版的。”女三号顿时表现得有点遗憾,说:“老版的找不到……但是……真的,很想要……”
    “唉~”我想了想,也只好跟着表示遗憾。
    我虽然书看的不多,但是三毛还是有所耳闻,当然,此三毛非彼三毛,记得读的最早的一本是《撒哈拉的故事》,是一次无意中在文潇的书柜里发掘到的,看完之后感觉一阵新奇,书中描写的生活不仅生动有趣,甚至还带着一点不可思议的色彩;后来又读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一共看了三遍,总共看了五章,最后遗憾地发现,我不会读那么细腻的文字,更不会欣赏如此饱满的情感。或许真的需要一个阳光的午后,一个人静静地体会,才能品味到个中滋味吧;清明节回去,又买了本粉红色的《滚滚红尘》,傍晚回家去小区球场打球的时候,遇到一个胖子,盯着我看了老半天,然后用标准的土话叫出了我的名字:“多阳!是你小子!”
    我承认,我被吓到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你是……”脑海中迅速地回忆,这个胖子到底在哪里见过。
    “你不认识我啦,难怪哦~我余浪啊~”说完,胖子还大有深意地一笑,上前拍了我肩膀一下。
    然后我也看了他半天,反应过来了。“是你小子!”
    我记得最后一次见他的时候,还是小学的时候,居然一隔就是这么多年。余浪是三峡移民,也许胆子生来就大,从来都不怕老师,尤其是英语老师。只要是英语课,他就准会出来捣乱,搞得老师郁闷地不得不哭。相对的,英语老师很年轻,面子薄,脸上还长了几颗痘痘,一看就知道没经历过多少大场面。双方就闹得不可开交,每次都要上演一场龙争虎斗。英语学的第一个单词是吉普车,jeep,记忆犹新。
    学年末的时候,我很意外地得知我的作业本被老师扣留了,还要亲自和老师会晤一番,心里顿时有点怦怦跳,看了一眼安然坐在一旁的余浪,心里更加疑惑。
    到了办公室,忐忑地走了进去,老师一脸语重心长地说:“你的作业本我留做纪念了,每一年我都会选几个好同学的作业本,你不介意吧?”呵呵,哪里哪里,原来老师有这种癖好,心下一阵惭愧,史老师果然慧眼独具。
    “是你啊~我都不认识了!”
    “呵呵,我也差点没认出你!”
    我慢慢地把视线移到余浪的肚子上,想当初余浪来的时候,这小子可是线条分明,要肌肉有肌肉的,导致班里的很多同学都有点怕他。
    “你小子,以前八块的腹肌怎么就练成一块了?”我开玩笑道。
    余浪笑着一拍肚子:“那是。唉?这是你买的书?《滚滚红尘》《C语言》……你还在读书啊?”
    “是啊~”我这才想起余浪初中有没有读完还有待确定,更不要说高中了。
    “看这些书……会不会看傻啊?!”他出人意料地来了这么一句。
    我顿时无话可说,也不知道他指的是读书还是“读书”,到底是谁傻谁不傻,我不知道。见到余浪实在意外,记得他还有个妹妹,也不知道现在过的怎么样?此去经年,许多人,都已经未见多年。
    后来,《滚滚红尘》一直定居在重飞兄的书架上,大有一去不复返的趋势。算了,想回来的,自然会回来。

    说起老版的《三毛全集》,女三号真是爱书之人。这年头,像我这种人一抱书就头疼,新书也就像是花姑娘,看过一遍之后,很少会再去看第二遍,更何况还想着去找小姑娘的妈,乃至是外婆。很早之前女三号就在信里提过一次,我就问了我们班最爱看书的同学——浩子师兄(尊称),老版的《三毛全集》有没有?
    师兄正和同桌打的火热,一边防守,一边笑道:“有,不过在我家楼顶很多年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嘿嘿,有就好,借来看看呗。”于是,好说歹说,和师兄一番艰难交涉之后,他终于答应,回家找找看。心中一阵大爽,功成身退,两位仁兄继续互攻上中下三路。
    这一对同桌当真十分地有意思,两个人都是爱书之人。像浩子师兄,薄薄的轻质眼镜一戴,就是一位富有气质的文学青年,班主任老马曾亲自提名曰:吾纵观吾班,惟文浩兼有文人学者之派也。某天,遇到师兄,见到他在研读《诗经》,所有人啧啧赞叹;又过了几天,《诗经》被休了,换成了一本大部头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所有人又大为惊叹,果然是文学好青年。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师兄在数理化的高新领域的造诣更是颇深,只是刷刷刷地几笔,一道解析几何便被斩于马下。
    周末回校补作业,拿着师兄的题目答案解析,一边抄一边恼火,悲愤,看不懂啊。去问他吧,显得我个人的智商和他不成正比。想来想去,还是自欺欺人地算了,凭我的聪明才智,早晚有一天会一通百通。继续抄,然后越抄越觉得师兄的智商和身高绝对不成正比。
    这家伙,初中的时候,早操排队还是后几排,到了毕业的时候,就顺位到了前几排。
    后来的后来。
    那一年,浩子师兄意外“落榜”,所有人都很意外,最不可能的事情居然成了可能。聚会的时候,又意外地得知他选择了高复,再次披挂上阵。现在想想,再过不久,又是年度惊悚悬疑大片《高考》的首映日,又将有百万学子倾情出演。到时候,不同的人又将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憧憬着远方。我不知道……
    那一天,余浪没来上课,书包却挂在座位上。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据说是早上的时候,余浪一个人单挑了一群初中生,谁知道呢,有真有假。一位胆子比较大的同学小心地拧开了余浪的书包拉链,我亲眼看到,从里面露出一截银光闪闪的铁质双截棍。
    一点点的青春,一点点地走开,一点点流浪起来;
    一朵朵的鲜花,一朵朵地盛开,一朵朵飘散很快。

    我相信,这世上一定存在着什么,让我们在各自的路上默默地走着,然后不期而遇。
-=阳 光 酱 油 出 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