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要如何认识一座城市呢?

夏天
本期大咖
朱文瀚
建筑师
当我作为一名建筑师了解城市的时候,它是一张大大的地图,被挂在墙上。图上的城市空间被道路分割成一块一块。我们这些建筑师赋予它们不同的功能。城市也确实是依据这种规划和设计铺展的,这是设计的力量。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城市是无数个体的集合。每个人在面对城市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正是一个个鲜活个体的生活,构成了城市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是没有办法被设计出来的。建筑师可以规划道路、设计商场和店铺、引导商业区和居住区的比例,但是无法设计出城市中的每一处细节和扰动,没办法设计每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在这时,感知比控制更重要。
单单是走在街道上,就可以感知到无数的信息。一条街道是热闹还是冷清,是宜人还是凋敝,并不是被一些指标所框定的。即便是很熟练的建筑师,在面对具体的设计时,还是要依赖于感受。敏锐是做好设计的重要前提。这种对城市的敏锐可以帮我很多忙,比如在陌生的城市迅速建立起一套生活秩序。即便是旅游,伸出触角去感知一座城市也是必要的。你会选择直奔景点,还是会选择通过一个半径为三千米的圆认知城市呢?我会选择后者。

在旅游时,我不排斥每座城市都有的商场和便利店。便利店里从没听过名字的饮料、冰柜里没见过的雪糕牌子,还有学校门口似曾相识但又很陌生的小零食……这些才是当地人生活最直接的体现,它们构成了一座城市真实的生活。记得第一次去昆明的时候,我没有去景点,只是在市区订了一家青年旅舍。以住处为中心,我用双脚画出一个半径三千米的圆。单单是逛菜市场,就花掉了我半天的时间。有什么比餐桌上的新鲜食物更能帮助你了解一座城市的呢?第一次去太原的时候,在一所小学门口吃到了令我惊艳的“上帝炸鸡”,后来与太原的朋友聊起,知道那是独属于他们的童年记忆。
如果要我说有什么探索城市和建筑的捷径的话,那就是去生活。人类建造起坚固的建筑,把自己的居所层叠垒造成巨大的城市,似乎是希望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某种超然的属性,以挣脱尘世的束缚。但想要去认识这些石头垒就的建筑,还是得从生活出发。无论是我们居住的城市,还是旅游目的地,都是生活的一个角落。对生活的敏锐和热爱可以帮助我们凑近观看这一切。从端上餐桌的一餐饭,到街区里一道半掩的门,都是“生活中的另一种可能”在向你招手。
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这些都可以成为探索的起点。
END
本文刊登于《中学生天地》(初中版)2024年78月合刊
设计排版:郑璐瑶
责任编辑:沈怡清
审 核:徐寅超

点亮【在看】分享给你最好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