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你觉得做好事需要让人知道吗?

作者:ucc 发布时间:2023-12-24 00:19:14


小秘同学:

从小我们就被师长教育:要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当你向别人伸出援手后,在得到快乐的同时,你是否有一刻期待过,让人知道这件好事是你做的呢?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对好人好事的回报,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地给予帮助吗?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会不会让我们的善心不纯粹了呢?





本期大咖

席 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

《奇葩说》辩手



这个问题探讨的是一个千百年来的经典道德哲学议题——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先请同学们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反观自己行善的动机,再逐层增减砝码:想象一种完全没有回报的行善,我们能接受吗?如果有回报,什么样的回报是可以接受的?被人记住、肯定或表扬?

好像还行,因为生活中就是这样。那发奖金呢?好像就没那么舒服了。

再直白一点,其实我们是在讨论:道德是纯粹的吗?不纯粹的道德还是不是道德?道德标准是定得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

对这些问题,历来都有两派在争论。



第一个阵营的道德哲学家比较简单干脆:必须对好人好事给予回报,哪怕只是记住名字,给予加分,甚至发放奖金。

这就是道德功利主义,道德只是工具,任何工具都指向目的,道德的目的就是让社会变好。

怎样做到呢?引导大家认识到做好事是有回报的,这样做好事的人自然就多了。这一派根本不关心好人、坏人,只在意行为本身带来的效果。“论迹不论心”,如果非得论心,有几个人能坚持纯粹地做好事?

道德标准定得越高,就越让人望尘莫及,让人觉得牺牲感很重,反而不利于它发挥实际的效果。这听起来很现实,也很难反驳,因为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场景下,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但给人感觉还是有点不舒服。



另一派的道德哲学家表示反对,他们持道德义务论,认为道德不是工具,自成目的

做一件好事,不是因为它有好报,而仅仅因为这是件好事。听起来是循环论证对不对?而且,功利主义者会问,这么理解道德有啥好处啊?

道德义务论者对这种提问是不屑一顾的,但如果试着解释一下,那可以说,是因为这样的道德才有崇高感。

功利条件下,人做好事,多正常啊,但这跟动物有啥区别?毕竟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天性。人的自由,就在于超越了功利支配的自由。

如果这件事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被帮助者都不知道是我帮助的,但我仍然去做,这才能证明我是自由的。

正是拥有这种明知什么也没有但仍然去做的自由,才让人格变得崇高,这种崇高不来自外界的认可,而纯粹是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很重要的,没有它,人类会陷入对自我的怀疑、对人生价值的困惑。



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希望借这场讨论,打开许多同学思辨的空间。很多问题都是从生活入手,再打开脑洞。但是要看破问题,需要剥离表象,追问更核心的本质。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中学生天地》(初中版)2022年10月刊

图片来源:pexels






0

文章评论

提交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