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传奇】闯一番静好岁月-叶贝蓓
闯一番静好岁月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父亲兴致来的时候,总爱用一口川味普通话唱起这首抗战老歌。他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一片红色的英雄的土地,那里走出过朱德、张思德等优秀革命战士,也走出过一篇论文致谢感动无数网友的自强博士黄国平。相比之下,我的父亲只是走出大山的千万人中的普通一份子,也许正是故乡的英雄气质相随,他才能毅然孤身跨越两千公里到浙江闯荡。他以勇气和奋斗书写的人生,平凡但也称得上传奇。
童年时的父亲,是个放牛喂猪打柴样样精通的山里娃,父亲家境普通,一次打猪草时意外从山坡滚落,磕伤脑袋却没钱治疗,后脑落下一块凸出的骨痕。所幸上得起学。然而升学之路多艰,尚且懵懂,就要面临命运一次次毫不留情的筛选。两个伯伯仅仅念完小学,父亲却一路考上镇上的初中,再到仪陇县中学,最终通过高考考入大专,几乎碰上了村里学历的天花板。通向镇上的山路,父亲初中三年每日来回不知踏过了多少遍。山路清晨时幽静,雨后泥泞,下晚自习后走夜路则是漆黑一片,仅有手电筒的微光相伴,面向大山呐喊,只剩空谷回响。我五岁时第一次回乡,是父亲身披雨衣背我上山,到家时天色已晚,满身泥泞狼狈。山村房屋老旧,田地撂荒,虽因过年气氛还算热闹,但衰败不可避免。几年后听闻爷爷奶奶下山定居镇上的消息,高兴之余有着无可挽回的无奈。
求学是孤独的,大山里的生活是单调的,然而只有学历能叩开外面世界的大门。父亲一度感慨自己并非没有上升空间。县中重点班最优秀的同学考上北航,自己若非高考发挥失常,还有机会读本科。父亲永远是这样,对自己有着向上走的期待。
父亲没有赶上工作包分配年代的末班车。从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只身来杭的他蹬一辆自行车,四处找工作、租房。身为有一技之长、工作勤恳踏实的大学生,父亲顺利找到工作,又辗转跳槽到了本地最大的汽车配件厂家,拿到了不错的薪酬。工作近二十年来,父亲光是重要的零件图纸就塞满了好几个厚文件夹,随之被母亲一同珍藏的还有年度劳动模范的奖杯与一张张专利奖励证书。历历数来,都是对一个技术人员、一个在自己所长领域奉献的劳动者的满满认可。
父母结婚后搬入公司宿舍,不久迎接了我的诞生。有了妻女,也意味着肩负起更多责任。平日烧饭洗碗洗衣,两人共同分担,半夜喂奶换尿布则是父亲一手揽下。母亲谈起父亲的顾家,总洋溢着幸福的笑。父亲尚不满足于当时的条件,像勤劳的工蚁营筑我们仨的温馨小家。十余年来,摩托车变成了小汽车,公司宿舍换成了三居室的商品房,工资单从三位数变为四位甚至五位数。物质条件好了,父亲在家庭生活中也从不缺席。母亲行事偶尔随性,于是父亲总扮演着兜底的角色。买来的花花草草总是父亲惦记着浇水,为做新菜买好的食材最后掌勺的却是父亲……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父亲与我如今更似良友,我们可以在熬夜看世界杯时共嗦一碗泡面,可以一同谈论新闻时事,甚至父亲依然能教我做题——当他扫一眼我的通用技术作业就能得出答案时,我莫名忆起小时对父亲傻乎乎的崇拜感,心想着他是无所不会的超级英雄。
父亲,是长情的陪伴,贴心的守护,奋斗的榜样……今日之岁月静好、人间烟火,原来来之不易,亦可绚烂传奇。
叶贝蓓
浙江省萧山中学
高二
2304班
指导老师: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