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你就是传奇】重起炉灶,燃文化之薪 吴涛

作者:坂田一涛 投稿时间:2021-09-09 23:18:59

        齐美尔在《大都市与心理生活》中写道:“都市人总是忍不住要用最古怪的方式、反复无常的癖性和矫揉造作的华贵来标榜自己。”于今而言,可谓意蕴深长,振聋发聩。

        我无法描述思念是怎样一个意象,它太过于纯粹。我坐在图书馆的窗边,时常会望向窗外,盯着那片空阔的树林。望着飘落一地的树叶,我会恍惚会惊异。问我思念多重,不重的,像一座秋山的落叶。漫山遍野,找不到出口。儿时外公慈祥的面容与他厨房里那满是七彩涂鸦的炉灶又浮现在眼前……

        外公孩童时就酷爱画画,常跑出去看那些民间艺人作画,也不知何时,偷学了一门手艺——灶头画。这可是个精细活,外公经常跟在一旁看着他创作的我侃侃其中的奥妙,比如草刷怎么画才能画出绵密之感,在颜料中加些白酒能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勾边框的讲究等等。每逢过春节,外公都会将前一年的炉灶拆掉,重新用青砖、纸筋、石灰砌上新灶。拿上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草刷、斗笔、直笔,开始埋头创作。内容大多是些历史故事,比如“八仙过海”、“赵云救阿斗”、“古城会”,有时还会加上一些花边和吉祥语。外公时常抱着儿时的我,讲述着一幅幅画作的故事,我也深陷其中好似看连环画一般。我曾问过外公为什么这些灶头画的框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他说这是寓意做人要方方正正、堂堂正正,警醒人们即使在做饭这件小事上,也不能偷懒。虽然当时的我在一些事情上也是听的一知半解,但外公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及教诲我一直记在心头,也正是他的那股热情与不懈,一路上鼓舞着我不要放弃,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外公,就是我儿时记忆中的传奇。

        我从记忆的鸿沟爬出,年迈的外公早已经离开了我,儿时望着外公在灶头旁“捣鼓”,欣赏着那一幅幅令我眼前闪光的画作的日子一去不返,后悔着当时为什么没能向外公认真学习这门手艺,不禁抽泣。

        瞭望当今,生逢信息时代的人们总是忍不住沉浸在软红十丈和声色犬马之中,迷恋在醉生梦死和肆意求欢之下。于无声之处,于悄然之中,信息时代的藤蔓渐渐得到了依附,威胁着传统文化的根基。一些人的盲目崇拜,追逐的仅仅是眼前的浮华与利益,却抛弃了远方的诗歌和繁荣。真可谓“小学而大遗”。

        我擦掉泪珠,内心坚定了起来,如今灶头画已经是故乡的非遗了,也有新的传奇在续写外公的传奇。但中华文明五千年,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已经遗失,老一辈传奇的逝世,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痛创,更是中国人朴素大方、端正处事精气神的丢失。那我们青年一辈需要做的究竟是什么?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不曾忘,抗战时期林徽因和梁思成为尽快保护唐代建筑不惜日夜兼顾跋涉千里;不曾忘,“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重焕千古壁画的魅力日思夜想焚膏继晷;不曾忘,董卿为再现古典诗词之美广邀贤士共襄文化盛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于传统继承的执着坚守深深地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也是因为先辈们不懈的努力,后之览者才能体味氤氲在古老书卷里的无限韵味。

        著名作家龙应台曾侃侃而言:“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软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传承是光辉女郎环身的飘带,绵延不绝;传承是大浪淘沙细拣的鎏金,去粕取精;传承是昔时今朝熔铸的瑰宝,推陈出新。所以,莫舍弃先辈呕心沥血的结晶,莫挥霍生命历久弥新的宝藏,莫玷损时光日夜凝成的琉璃。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当我们断绝流量浮华之感,点燃文化传承之薪,经典便不会流浪,人民得以消受无穷,国家得以富强昌盛。我们青年们若是戮力同心,文化之草便会葳蕤神州大地,到那时,山河壮丽,海清河晏。重起先辈的“炉灶”,你我就是传奇,眼前终是一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壮美图景!



浙江省嘉善县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三班

吴涛

指导老师:印春娟


活动简介

为了激励广大青少年怀揣关切之心,发掘身边人的故事,用我笔写我见、我闻、我心,谱写传奇人物,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在全省组织开展“你就是传奇”浙江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本次比赛为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进入中小学校的14个全省性竞赛项目之一。

开始时间:2021-06-01

结束时间: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