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传奇
【你就是传奇】
枫叶传奇
多年以后,枫叶会想起她在自习课看向窗外的那个下午。
在那个下午,云层开始变浓变密,高大的树木开始脱去夏衣,路灯在白天流露出忧郁的眼神。碧绿爽快的日子被雷雨的水汽裹挟而去了,留在空气中的,只剩下那时节看似无穷无尽的绿茵茵的分子。枫叶看着窗外,面对季节的更替嬗变无所适从。
云朵越来越肥硕,颜色逐渐变得像灰色的脏抹布,渐渐的膨胀到独自占领一整片秋日的天空。风经过树丛的声音,不再是清脆的“沙拉拉”欢快的低唱,而是患了重感冒,鼻音浓厚的老人的咳嗽。“从前我能在树丛间看到一簇簇的光线和夏天闪亮的绿叶,现在,我只感到他们全都困得闭上了眼。”枫叶说。“现在我看到了那个有百叶窗的房间,我曾经在那里面睡过午觉。当我躺在柔软的床单上,听着鸟啁啁鸣啭的时候,我看到柔嫩树枝的蓝色的阴影。它们穿过百叶窗的缝隙,照在我小小的手心里。”
“现在我想起那片水杉。夏天的时候他们曾是鹭鸟的巢穴。”枫叶说,“我喜欢坐在教室的靠窗位置。我把白色边框的窗户推开一个缝隙。我让夏天的热气和鹭鸟叽叽喳喳筑巢时候的争吵一起涌进来。但那个时候,我只听到了风经过水杉树叶的声音。我静静的听了一会儿,好像我心里有一汪湖水,又有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心。”
“现在我想起那时候的体育课。我走在操场上,热烘烘的水汽咝咝叫着冒了上来,沾湿了我的鼻子。昨天晚上下过雨。我踩到了水洼里。滚烫的水花溅到我的小腿上。接着,体育老师吹响了柠檬黄的哨子,哨声在空气里嘭嘭炸响。我们排队在操场上跑步。我们想快点跑到白梧桐树的阴影下面,因为那是狗尾巴草摇动绿绿的脑袋的地方。我们在树底下休息。我看到整片蔚蓝的天空,毫不羞涩地展现她热情奔放的身体。”枫叶说。“那时,我的眼角正承受着不断不断渗进来的夏日的强光。”
她似乎生活在一个缥缈虚幻的王国,面对历历在目的一切,她感到无动于衷。在那些如翡翠一般晶莹圆润的日子里,枫叶铸就了自己生命的根基。如同每一个鲜活如她的平凡生命,她植根于贫瘠的大地,却懵懵懂懂地成长蜕变,憧憬着与众不同的未来。九月的秋风,蟋蟀,课桌,太阳,这些物质都离她十分遥远,对她来说又如此生疏。
转眼已入秋了许久。
现在,教室外的水杉叶子变得如秋草一般孱弱。候鸟已经飞到更远更远的南方去,那是一处帝乡。它们张开白色的翅膀。那些宽阔丰满的羽翼,在潮湿的夏天密匝匝的林子里熏了很久,如今得以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甩洒干净。天空碧蓝如洗。闪闪发亮的翅膀在天上画出光滑的曲线。它们羽毛金色的光泽,如同珍珠的光华。鸟儿们如同白色的玉兰花瓣,它们的羽毛落下来,像张满的白帆。
候鸟的巢穴已经坍塌,它们飞往热带再筑新巢。在它们展翅飞往南方的时候,从来不必担心留在夏日的生活。“也许,它们会飞到湄公河的轮渡上,在暮色苍茫的时候抵达那里。”枫叶说。“但是它们只是一群漂亮的鸟类。我醉心于它们的美好,但只是驻足观望。我的心和它们的心相仿,但我的身体是笔直的树苗,它们是平滑的纺锤。它们负责传递诗意,而我在它们的身上解读出诗意,我因此拥有穿透物质的能力。所以如今,我与物质已经不再遥远。我在它们的身上读出了我未来的走向,我将终生根植于这片土壤,哪怕终归平凡寂寞。我明白它们在终生的迁徙,它们离开的时候,只有我会想念它们。现在,我的妈妈也在想念离开家的我。”
枫叶的衣服被微微的吹动。“我从来不是一只鸟。我还要在明年等它们再回来。”枫叶说。“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在它们白色的羽毛下,枫叶的眼神变得清澈明亮。
现在已经是深秋。是赏枫的时节。
光光在枫叶的校园里,那一片密密的枫叶之林早已引人驻足观望。枫树种在校园内地势较高的地方,在枫叶的教室里,远远看去,连成一片,鲜红欲滴,宛如羽毛鲜亮的雄鸡的鸡冠,在银杏的金黄和水杉的暗橙之间里。银杏和水杉举起它们的树枝,让阳光金黄的针脚织出细细密密的外套。晦暗的边缘金色闪亮。如今,橙红的水杉是灰雀的巢穴,它们的身形比鹭鸟娇小。一棵水杉树上可以让许许多多的小鸟雀安家。它们总是簇拥在一起,歪歪脑袋,在枝丫间跳跃,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一群灰黄可爱的鸟雀,常常从窗外掠影而过。枫叶突然觉得,鹭鸟们从来不该是这排水杉的主人。
天空澄明,云彩中贮满着光。枫叶在下课后急急地赶往这片斑斓之境。一路上,落叶已经铺满了厚厚一层,踩上去触感柔软,瑟瑟有声。转眼间,地上出现了红色的枫叶。抬头望去,天空竟已经是一片的红霞。密密的、火焰般的枫叶层层叠嶂,它的颜色宛如红色的墨水被打翻,深深地浸染进白色的宣纸。红于红梅,红于灯笼,红于彩虹的红光,却是如血一般的鲜红。成片的林子里,小小的铃铛在摇头晃脑。枫叶置身在这如火的一片枫叶之中。它低低向枫叶倾诉着赤子之心。
枫叶的生命力在秋日绽放。她在迷离之间感觉到自己幻化成了一张枝头的枫叶。她身处在万千枫叶之中,与它们拥有相似的面容,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独自傲然于枝头的娇艳。如今这是赏枫的时节。“我就是其中的一片枫叶。我们如此的相似,但我在其中拥有自己的美丽。”枫叶说,“我在这里生长。我从未离开过这里。但我见过的已经足够多。这是我的传奇。”
(衢州市博文中学高二(3)班 廖凝 指导老师:章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