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传奇 你是传奇 王子愉
女排精神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而何为女排?中国女排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女排精神,中国女排在经历了低谷,战胜了困难之后,最终在里约赛场拿下金牌。中国女排精神是什么?无畏前行,愈战愈勇.
所有精神在今天的延续都是建立在历史的积淀上.只不过随着时代更迭会不断附加上“当代视野”的标签,被赋予新的内涵.总之,没有过去也就没有现在。
现在的捷径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过去的人帮我们试错试出来的,虽然老一辈的体育精神在当下的竞技比赛中不能带来什么物质性的改变,但体育竞技中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纯粹比拼体能的数据并不是让我们真正热爱比赛的原因,有时恰好就是某些精神成为了灵魂。
国运兴,则棋运兴。这句话放在女排身上也同样如此:国运兴,则球运兴。
现代竞技体育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人员选拔、场馆建设、医疗后勤、队员福利等等这些都需要钱。国家困难的时候,需要靠队员们用身体去突破极限去拼。
正如《夺冠》中有一幕,国家体委的工作人员告知当时的女排主教练袁伟民,美国有计算机,可以算出每一个队员的进攻模式。袁伟民二话没说在训练时把拦网升高了15厘米,回头说:这个计算机能算到吗?基础设施不好,训练更似“玩命”。主教练袁伟民站在高台上,把一筐球不间断地扣向对面,女排姑娘以最快速度飞身救球,一个滚翻后立刻爬起来接下一个球。她们在地上摸爬滚打,摔得遍体鳞伤,咬着牙含着泪继续训练。而国家富强的时候,我们靠钱就能砸出冠军了吗?距1986年17年后,中国女排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夺冠,然后夺冠后又陷入沉寂,这一消沉就是11年。或许有人会说你是不是把冠军看得太重了,中国已经不需要一个女排冠军来证明自己了。
对此,我想说的是,中国女排的意义并不只是冠军。在当代中国人的记忆中,有几样类似图腾一样的东西:比如大年三十的春晚,虽然越来越不好看,但没了它就好像没了年味;比如中国乒乓球队,不逼真演技“让球”,不升起两面以上国旗,就好像没拿冠军,就好像没参加比赛;比如中国基建速度,10天建成一座方舱医院,世界惊叹中国速度,我们还要谦虚一下:习以为常;再比如中国女排,她是中国人在三大球中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且是创历史的五连冠。在那个急需扬眉吐气的年代,承载了亿万中国人的期望,也可以说是涨了中国人的志气。
还由此延伸出一个词——“女排精神”。那么什么是女排精神?在1981年,女排精神是奉献,是牺牲;在今天,女排精神,我认为应该是顽强拼搏、永不放弃。中国女排从来就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队伍,姑娘们心高气傲。我们说的五连冠,那指的是世界级的比赛。就算是所谓“衰落期”的中国女排,比的也是世界水平,在此期间咱们还拿过不少亚洲锦标赛、亚运会冠军。要比就和世界最强比,这才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傲气和志气。
我只确定一句话,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就像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队长惠若琪心脏不适,接应杨方旭膝韧带撕裂,副攻徐云丽软骨碎裂,二传魏秋月膝关节手术后恢复不佳...... 在赛前状况百出的中国队竟然在正式比赛中力挽狂澜,击败了八年十八连胜中国的巴西队,最后拿下了奥运会世界冠军。 因为她们不放弃,只尽力拼搏,尽情的享受比赛,不在乎结果反而赢得了比赛。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今天,我们正需要重新叫响“女排精神”。从个人看,有机会、有舞台,但也只有一步步地往前走,才能收获梦想;从国家看,发展不易,前行维艰,中流击水之时,更需要鼓起精神、振奋意志。无论我们走了多远,无论我们怎样改变,那种理想主义不能丢,那种创造历史的精气神不能变。正因此,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赞美这精神、弘扬这精神,因为只有有了宝贵的“精神力”,才能写下更灿烂的诗篇。
岁月流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扬我国威和提振信心的方式和渠道日趋多元。但时至今日,女排夺冠依然令举国上下心潮澎湃、激情迸发。不仅仅在于金牌,更重要的在于几十年传承的女排精神。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还在奏响着时代最强音,仍在激励着当代中国人。
始终有一种感动,叫女排精神。
始终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
始终有一种告白,叫祖国万岁!
气宇轩昂,女排精神烁今朝。欲振中华之魂,当看此人之志。三十八年的协作,形成了她们团结互助、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虽是知道不会赢,但也要抖抖身上的尘土,咬牙拼到底。”这无疑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体现。赛场上精准配合是团结协作之态;赛场下永不言弃是顽强拼搏之勇。任凭乱云飞渡、风吹浪打,她们岿然不动,却能决胜千里,靠的就是这震人心魄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时代领路人如是说。女排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期,身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背景,国家的发展、中华的复兴,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依旧需要团结一致,汇聚时代伟力,依旧需要顽强拼搏,使蓝图变为实景。
丹心寸意,皆为有情;和衷共济,以报家国。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经历时间沉淀,才能看清历史的坐标;站在高山之巅,更能领略河流的奔腾。
我们经常在说命运,但我觉得,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历史的洪流滚起,即便微如沙粒,也能奔腾入海,也能汇成史诗。
没有一场胜利可以唾手而得,没有一个冠军无需风雨洗礼,恰如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而是会“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但是,挫折中前行、不磨灭初心,未来再远、梦想再大,也终将抵达。
王子愉 江山中学 高二(7) 指导老师 王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