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背后刻着一道孤独
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当下,我们越来越容易被各种道听途说所裹挟,越来越倾向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各种观点的堆砌中、在大众理想的掩盖下,我们似乎忘记了更深层的自我思考与自我审视。
赫尔曼·黑塞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坚实的自我是精神坐标,为迷航的我们指明方向;饱满的内心是精神堡垒,为才智的发展提供保障。
世界上最难的事,是做自己的主人,只有找到自我、认识自我,才能真正地悠游于纷繁世间。所以,你可曾想过,看似平凡的你就是传奇。
世界冠军张继科让我知道,原来真的有人活得张扬肆意到耀眼的程度。他创造了史上最快大满贯传奇,意气风发的少年。张继科曾说:“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一支球拍一个小小的球,基本构成了我的生活,很枯燥也很让人容易厌倦,作为运动员不仅仅要有强大的体魄还要精神强大要享受孤独。”的确追逐成功的路并不总是令人激情澎湃、惊心动魄的,反而是一个个枯燥的重复的日常组成了我们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守本心耐得寂寞。相信脚踏实地的力量,日积月累,终有所成。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仅15岁就进入国家一队,与孔令辉等偶像朝夕相处,彼时的张继科意气风发,甚至因此而目空一切。然而自古英雄也多磨难。2004年,张继科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付出了惨重代价,因为违反队纪,他被退回山东队。虽然深受打击,但张继科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很快振作精神。因为他深知,只要自己洗心革面,就一定能用出色的成绩再度敲开国家队的大门。那段时间,除了每天三练,张继科深居简出,就算是出门,也往往戴着一顶棒球帽,不想让别人认出他来。更令主管教练尹霄担忧的是,彼时的张继科沉默寡言,好像随时都会憋疯一样。为了帮助弟子将心中的压抑情绪完全释放出来,一天,尹霄突然开车带着张继科来到训练馆的后山,从车上搬下来几十个瓷质盘子,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张继科:“把这些盘子都给我摔碎了!”见一头雾水的张继科有所迟疑,尹霄趁机因势利导:“你必须跟以前的自己彻底决裂,如果有决心,就一口气把它们都给我摔碎了!”在张继科把盘子一一摔碎后,尹霄还不算完,连续几天都带着他到后山摔盘子,直到张继科彻底走出这段阴影。是孤独成就了自我,成就了这个双圈大满贯男乒选手。
三十而立,过去的成为过去。三十岁的张继科还在努力,未来可期。
2018年日本公开赛1/4决赛继科打上田仁。前四局大比分1:3落后,第五局打到10:11,如果输一个球就止步于此。可是哥没有放弃,他还是一个一个球地打,一分一分地争,最后4:3逆转上田任。
他就是这种男孩,30岁的cool guy。
喜欢他,喜欢他身上镶满的荣耀,喜欢他背后的孤独。或许更多是因为在他身上能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我们也曾跌入谷底,迷失自我,也曾饱受非议,但我们心中始终有个声音告诉我们:不认输!或者说他活成了我们想成为的样子,一个通透的自身!因为他最终能够咬着牙,跟从心底的声音,一心一意朝着目标走去。那一路上充满荆棘,但是他却有那股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坚韧意志与狠劲,甘愿付出一切的汗水与拼搏并且感悟人生!
孤独的尽头就是一簇荣耀,传奇的经历与感悟自我密不可分。
嘉善县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11)班
刘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