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你就是传奇】+世易时迁少年砥砺+黄家桐

作者:黄家桐 投稿时间:2021-08-30 23:21:44

黄家桐  萧山中学 新高二 2302

亲爱的学弟学妺们:

大家早上好!

回首过往,我也如你们一样,如新芽如朝阳,扬青春之帆,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这样的你就是传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不再年轻。可当我看着你们,我似乎看到当年的自己,借此我想与你们共负少年感。

少年感不只是年纪轻的外表,更在于内在的精神,少年感是一种有知而无畏的品质,一种迎难而上的魄力,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具有少年感的你就是传奇。

少年感,源自于有知而无畏的品质。常常有些人因无知而无畏,但心怀所知,知其难而倾力为之的品质更是如同冰雪般稀少的纯洁高贵。在中化民族面临危机时,正是夏明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勇气。以血肉之躯献身革命,才激发万千革命志士前仆后继。他知道面对强大反动势力的后果却依旧从容就义,扬起精神上的风帆,心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情怀在革命的海洋中前行。用生命栓释少年感那种有知而无畏的品质。当代张桂梅更是有知而无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这就是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的张桂梅,明知难为,努力为之并且卓有成效。

少年感,活跃于那种迎难而上的魄力。少年感者,当如毛泽东笔下书生单据,挥斥方求的青春少年。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之际,纷纷寄心于天下。坚守偏远山村43年的毛相林带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2005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带大家走上致富路。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下庄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一万两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面对艰苦环境和残疾身躯仍还有钢铁般与病魔和困难搏斗而为革命挑战自己的毅力和气魄;如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傲视强权和高位,与妖魔和险阻斗智斗勇化险为夷的气概。在快节奏的生活面对各种琐碎信息飞来,各项事件发生,任务下达的情形下,吾辈少年当有魄力发起挑战,在繁忙和紧迫中做事井井有条,化繁复为简易。这才是心中有热诚之火的少年感。

少年感,永不言败,当暴风雨一次次击打海燕时,它们依旧讴歌战斗精神。生活再难再累,也要踮起脚尖盈舞,因为不服输是我的个性,永不言败是我的座右铭。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她用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张海迪。钟南山年近八十前赴抗疫战场,袁隆平不顾年老仍劳作于田间,屠呦呦数十年寻找药方,他们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历史的画卷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少年感,这种千磨万南还坚韧的永不言败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那么怎样才能具有少年感?

少年感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立下指引自己人生境界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壮口号,回荡在神州大地上已有一百多年了。它穿越历史烟云,震撼着雄阔的时空,至今仍有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报效祖国而奋发畅游学海,砥励前行,一代又一代国之英才于是脱颖而出。喊出这句口号的周恩来当时只有13岁。面对列强的瓜分掠夺,周恩来感触万分.那是1911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课堂上,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呀? 13岁,一般这么大的孩子还只会在父母亲面前撒娇,周恩来却胸怀这样宏大的格局,具有这种昂扬向上的志向,非同一般。日后,坚定不移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为中华民族振兴崛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世人景仰的伟人。

少年感就是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的一种能力。把创造力限制在少数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多产创作上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创造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都具有天赋潜能,它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出创造性。”因此,我们少年人应该满怀热情投入学习,对事物抱有好奇心,对生活拥有清新感。因为热爱,所以在经历中尝试,在尝试中收获,在收获中创新将是我们少年的生活常态。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

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少年感就是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 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自己身体力行着这一主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天中所写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的修改上,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当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但他仍坚持修改,在这篇最终未能完成的仅有 2600多字的短短文稿中,修改的痕迹竟达53处之多。这就是责任感,一种对自己作品的责任,更是对于太炎先生的负责。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那么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积极创造,因为你就是传奇!一切皆有可能。

对此我呼吁有知无畏,迎难而上,永不言败。成为我们少年感之不可或缺的组方。唯有不断挑战,才能焕发如新。唯有立常志,才能让少年容光焕发,唯有创新,才能让少年神采奕奕。让我们用百倍的责任去拥抱这个时代!

愿少年感永存。愿我是少年,愿你是传奇!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活动简介

为了激励广大青少年怀揣关切之心,发掘身边人的故事,用我笔写我见、我闻、我心,谱写传奇人物,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在全省组织开展“你就是传奇”浙江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本次比赛为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进入中小学校的14个全省性竞赛项目之一。

开始时间:2021-06-01

结束时间: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