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着光的平凡 倪敏
老家隔壁,是一栋不高不矮的房子,白色的砖块因为岁月的冲刷染上了淡淡的青色,新刷的蓝色铁门上贴着一块鲜红的标志,上面镶着七个金色的字“共产党员家庭户”。
这是一户并不起眼的人家,因为每到清晨或傍晚,它的烟囱一样会升起缕缕炊烟,屋子里一样会响起锅勺相互摩擦的声音,只是那烟傍着橘黄色的山头靠了一会便又淡下去了。小的时候听奶奶说,那里头住着一个比爷爷年纪还要大的人,年轻的时候身形魁梧,一头浓密的寸发和乌黑的一字眉,眉间透露着温和却又有着一股阳刚之气。那老人走起路来有些一坡一坡的,天刚亮不久,就会抱着一把竹扫帚出现在家门口的小道上,一点一点地沿着这条路扫下去。微风徐徐吹起,一面鲜红色的镶着四颗小星拱卫着一颗大星的五星红旗便随着风飘荡。这街上的每个人遇上他,都会熟稔地唤一声“张老伯”。
我曾到张老伯的家里做坐过一阵子,那个时候的他已不再如奶奶所描绘的那般高大与年轻,岁月花白了他的胡子与眉毛,黝黑的脸庞上一对陷进眼眶的眼睛眼白略微泛黄,包着层薄薄的水雾却又深邃明亮,眼角的皱纹也一并陷入了眼眶。那双生着老茧的粗糙的手,有的是一条条刀痕状的触目惊心的伤疤。那是冬天,他套着厚厚的羽绒服,解开的拉链下是青布的棉袄棉裤。尽管年迈至此,他依然把身上整得干练清爽。夏天的时候,那庭院里一墙的爬山虎多得可以遮阴,屋后的一块小田种满着南瓜、韭菜、土豆……屋子里,大多数的东西都是橡木做的,高高的墙上,挂着一幅江上飘着数几只帆船,鼓起的船帆向着与家乡相反的方向,那画上有四个大字“一路顺风”。
记得那个时候,张老伯坐在嘎吱嘎吱响的竹椅上,用着很轻快的,带着家乡口音的声音和我讲五星红旗的故事。他还很年轻的时候,走路很稳健,加入共产党后,他是炊事员,他满足于那时的生活,满足于清晨的鸟鸣,满足于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也听过一箩筐五星红旗的故事。“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这是《史记》里的话。五星红旗,是令人敬仰的,是神圣的。是传奇,亦是精神的寄托。
记忆里,他的声音轻轻的,却铿锵有力,足以震撼人心。他的神情是坚定的,毫无动摇的,是所有中国人都该有的。他说:“我很自豪,我是中国人。”
如今啊,张老伯老了,走路都是颤颤巍巍的,但他依稀记着那面鲜红的旗帜正在随风飘荡。黄昏时走过张大伯家门口,那个老人的背影总显得十分消瘦,但他站得很稳,像是一幅画一样,白发老人仰着头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视野里模糊的红色,庄严而又肃静,总有人问为什么,因为那面红旗是他全部的生命。
这便是传奇,平凡却也不乏光芒,追寻自我实现,照亮自己实则也照亮了世界。